四川掀起城乡环境整治浪潮

2009-06-15 07:25邱祥吉
廉政瞭望 2009年6期
关键词:整治城乡环境

邱祥吉

洁净四川

不需要太多,但不能不要干净;

不需要太多,但不能不要卫生;

不需要太多,但不能不要健康;

环境治理,不只是一场战斗,甚至也不是一场战役;不只是面子的光鲜,更是发展的必需;不只是政府的事,而是关系到你我他……

3月初,正当民众的焦点都集中在全国“两会”时,一起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上百家媒体的广泛关注。2月26日,四川省合江县环境整治会上播放的电视短片中,一位白发老人质疑:“没人管,政府部门简直不像话!书记、县长在干什么?”

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对此亲笔批示,要求正视问题接受批评。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也发出“令箭”直击“脏乱差”。迅即,环境整治浪潮在全省掀起。

抓环境整治就是抓发展机遇

2008年10月8日,全省召开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成都市、松潘县、峨眉山市、什邡市等11个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市、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试点,用两年时间,分3个阶段,基本达到城乡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体系标准。

据了解,以省政府名义召开高规格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城乡环境工作,并不多见。实际上,在去年大约三四月份的时候,省委省政府就已谋划此事。省纪委效能监察室主任李利华介绍,因为“5·12”地震的发生被迫中断,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环境整治再次被提为工作重点。

今年,省委省政府更是频发“令箭”,整治力度升级。

3月上旬和中旬,省委书记刘奇葆对环境脏乱差问题两次作出批示。他强调,要敢于正视工作中的问题,勇于接受群众的批评,一个地方的城乡环境,涉及每一位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每一位城乡居民的健康安全,折射群众精神面貌,反映当地发展环境,体现党委政府治理水平。

“城乡环境是窗口,是名片,抓环境整治就是抓发展机遇。城乡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抓环境整治就是抓经济社会建设。”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后强认为,环境问题具有战略性意义。

整治浪潮不是形式,一系列指示很快化为具体的政策。3月20日,《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试行)》出台。标准涵盖了废弃物处置、建筑工地、临街店铺与摊点、市场监管等15项治理内容。点多面广,有许多的细节要求。

标准里就有这样的要求:公共厕所应设置冲洗设备、洗手盆和挂衣钩以及老人、残疾人专用蹲位和无障碍通道。据了解,这样的细则就是缘于不少市民,特别是携包女性深感不便的情况下制定的。

在实践中,类似措施迅速落实到了县(市、区)。记者一行在宜宾、眉山等地采访,就在多处建筑施工地上看到,拉建筑材料的货车清洁无灰地行驶在路上。据了解,这些车在工地上出发前进行了专门的清洗,每出一次车都清洗一次。

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是此次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省委领导要求:对这次环境整治不力的地方,媒体要公开曝光。相关部门和媒体设置曝光平台,公开暗污镜头,让群众、网民广泛参与监督。达州市通过报纸、电视,两天时间就连续曝光了160多辆乱停乱放车,其中近50辆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车。

李后强认为,进行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和统一行动,是环境整治工作推动的重要力量。“加强宣传教育,使环境整治工作由政府主导变为了群众自觉,”李利华也感叹道,“许多小摊小贩现在也意识到将街道弄脏不好意思。”

“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从3月25日到4月25日,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月活动,整治再掀高潮。3月20日召开的工作大会上,播放了督导组在各地暗访的录像,省委副书记李崇禧警告说:“今天没点名的城市,在后面的工作中如果不改进就要点名曝光。”治理“五乱”、加强环境保护等8项专项治理行动在全省全面展开。20多个省直部门通过协调服务,履行对口督导职责,“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建设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专项行动;监察厅切实加强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专项督察,严格效能问责;环保局加快流域和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研究步伐,建设一批基础示范工程……

四川21个市州分别由21个省直部门直接督导。如省纪委直接督导眉山市。这种一对一的方式使工作更有针对性、更直接、更有力度,省直部门和市州都有了实实在在的责任和压力。

在各市州,整治浪潮迅速化为具有各自特色的具体措施。合江县成立青年卫生突击队,700余名青年志愿者清除“牛皮癣”,打扫路面,清运垃圾。泸州市4个区县的工商局长立下“军令状”,如整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领导班子成员将集体引咎辞职。攀枝花市组织发动各单位2000余人集中力量突击解决占道经营、非法广告、乱搭乱建、噪音扰民等重点问题。

此次整治力度之大,从各地投入的资金可见一斑。据了解,许多县投入在百万以上,甚至更多。李利华表示,投入如此大,已经不是打扫卫生这样简单的事,而是涉及到治污、农村沼气、厕所改造,农贸市场改造等民生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际上是民生工程。

与强劲的整治浪潮对应的是,和整治标准同时出台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也极为严厉,整治不力的将追究行政过错责任,严重的将被辞退、解聘。巴州区恩阳镇、柳林镇2名副镇长被停职反省;高县城管办执法中队长被免职并通报全县;利州区荣山镇党委书记被免职……从年初至4月中旬,全省各级监察机关共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效能监察668次,纠正问题971个,责任追究223人。

“逗硬,工作不力就要逗硬。”李利华说,省纪委督导组在暗访之前,地方上的有关同志开玩笑问他们何时去,去哪里。“我当然没告诉他们。督察的目的就是要求当地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作为督察暗访的成员,李利华参与了多次纠错与曝光行为,“暗访具有威慑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让各县、乡镇党委不重视也不行。”

李后强深入分析道,环境整治是与加强作风整顿紧密相连的。“机关的高效率和干部的好作风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保障,也是重要目的。”而让群众监督和媒体曝光,“是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他认为,把环境治理作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是衡量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在经过长期整治和攻坚月的活动后,成都、什邡、泸州、彭州、德阳等地的环境卫生在整治中大为改善。在采访中许多市民感叹,街道更干净了,果皮箱多了,垃圾堆少了,牛皮癣广告少了,小摊小贩进入农贸市场了。

成效为什么这么显著,李利华说:“因为这是一项民心工程。”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

“科学发展观”,在采访中,许多市县的干部都提到了这个词。李利华深表认同,“环境卫生看似硬环境,但更是软环境,关系到群众的精神面貌,城市和乡村的形象等。”体现的是持续与和谐的发展目标。

李后强也多次强调说,环境整治绝不是环境本身的问题,我们直接看到的是“有形的环境”,但更应该看到“无形的环境”。“城乡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更是发展问题。”而在整治上,也不能简单肤浅。“每个地方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历史、文化以及未来的发展,体现区域特色。”李后强还特别提到,在此次环境整治中,一个大背景是灾后重建,包括物质重建和精神重建。在此背景下,环境整治有更深的意义。

灾区在重建中同时注视环境。青川县黄坪乡枣树村利用援建的机会,请来园林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打造园林式环保型新农村。松潘城镇居住区修建了小型垃圾收集站,由村上保洁人员将垃圾运往指定垃圾处理池。德阳在新房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规格,做到生活用房与生产用房分开、沼气化粪池修建配套、集中供水或分户使用地下水设施齐备、集中居住点做到全日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灾后重建一定要体现新风貌,新气象,离开了优美干净的环境是不行的。”李后强表示,灾区环境整治要与灾后恢复重建,特别是城乡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重建紧密结合起来,搞好配套建设和管理,使灾区走在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前列。

记者注意到,在以往类似的整治中,往往更注重城市的街道、社区等环境,在这次整治中,一些乡村地区成了重点治理区。“现在农村大大发展了,农村群众的思想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有权享受到更好的环境卫生,也有更强烈的环境意识了。”李后强认为。

整治浪潮强劲,但环境整治是个长期的工程。李利华说,这涉及到对环境的认识,是观念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将向深层次推进。李后强也表示了环境工程的长期性,“开始肯定要做扯牛皮癣广告这样的事,但必将向更高层次,因为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部分。”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浪潮在继续,众人都拭目以待,翘首期盼更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猜你喜欢
整治城乡环境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专项整治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