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英 林瑞红
福建漳州城内有家远近闻名的“蔡福美鼓铺”。据说,福建省各寺庙使用的鼓,八成以上都是这里制作的,在福建、广东、台湾及东南亚一带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00多年过去,如今,“蔡福美传统制鼓”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一代传人蔡志强、蔡志雄兄弟成立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在新时代发出了新的鼓点。薪火相传跨两岸
在漳州市区老街青年路屋檐下,长长的街道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其间有家古色古香的“蔡福美鼓铺”。店铺内不时传出的阵阵鼓声,应和着贴在店门上的春联和财神,给这家百年老店增添着喜气和吉祥。
鼓铺房陋,属竹竿型古老大厝。铺内两侧,摆放着大大小小规格不同、形状用途各异的鼓。掌门人蔡志强说起鼓铺的历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蔡福美鼓铺创业于清代乾隆年间,子孙相传已十多代。”
乾隆初年(公元1740年左右),蔡福美在漳州府龙溪县起家,自制自营各种皮鼓,并以自己的名字作为商号。“蔡福美”印在每只皮鼓上,作为独特标识。清光绪年间。为了拓展业务,蔡家子弟蔡心匏只身到台湾,另开家鼓铺,按蔡家祖传的工艺生产和经营,并挂上“蔡福美”商号。后来,蔡心匏在台湾成家立业,但他不忘祖训,将制鼓技术传给后代。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蔡福美鼓铺(正福美行)逐渐消失,最终与祖国大陆福建漳州蔡福美鼓铺失去联系。
两年前,在整理“申遗”文本时,漳州市文化部门得到一份来自台北师范学院音乐研究所的论文《台湾的鼓类乐器研究》。论文作者陈怡君的研究结论是:台湾制鼓业拥有两大传承脉络,其中之一是以蔡心匏为首的漳州派系统。根据陈怡君的调查,蔡家制鼓工艺在台湾由如今颇具名气的“响仁和钟鼓厂”传承。“响仁和”的创办人王阿涂30岁时,在台北遇见老师傅蔡心匏。由于他精通音律与伴奏,又天性聪颖,很快学会了制鼓方法,还进行改良,产量因此提高许多。王阿涂已去世20多年,但他制作的产品仍被广泛地使用。
专家说,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跨越两岸的曲折传承经历,是研究闽台文化传承变迁的活标本,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多元文化交融的活见证。
解放后,漳州蔡福美鼓铺也经历了和许多老字号相同的命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蔡福美鼓铺参加了漳州乐器社,仍使用“蔡福美”商标。1980年,改革开放后,已是古稀之年的蔡福美鼓铺第十一代掌门人蔡龙潭为重振祖业,带着儿子蔡文通、孙子蔡志强和蔡志雄,在青年路自家房子里,重新挂起“蔡福美”招牌,做起鼓来。他们为自己的鼓铺注册了“蔡福美”商标,保护和弘扬祖业。2003年,蔡文通的两个儿子在漳州石亭开发区买了一块10多亩的土地,建了厂房,成立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大儿子蔡志强主管销售,小儿子蔡志雄主管生产。他们引进机器设备,雇用80多名工人,从事皮鼓加工制作。为了保证鼓的质量,他们沿用传统的技术,还将一些制鼓工序分别教给工人。
传奇的制鼓技艺
蔡氏制鼓工艺极为独特,祖上留下来做鼓的工序有几十道,一些做鼓工序需要非常熟练高超的技巧。迄今为止,“蔡福美”皮鼓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制作,每一关都严格按照祖上规定,精心制作。
鼓身以百年松木、杉木为首选材料。按照所需的鼓面直径大“诹材,尺身小的鼓,住住可以用原木直接凿威鼓桶,共鸣效果很好。如果是鼓面较大的鼓桶,则先将木片加工成为内圆斜小、外宽较大的弯木,然后用剩余的碎牛皮熬成水牛胶,用以完成鼓身的粘贴,再由几个制鼓师傅合力扎成圆桶。这种扎桶的方法,是自古便传下来的,不用一根钉子,就可以扎成密不通风没有缝隙的鼓桶了。
旧时制鼓身以自然风干为主。现在为了防止鼓桶的木材被虫蛀或腐蚀,扎好的鼓身必须先送进熏烟室熏一个星期,这也可以将木材的水分蒸干,防止鼓身断裂。鼓身熏烤完之后,必须用圆规画出正确的圆弧度,并用电动刨刀将多余的鼓身刨除。当然电动刨刀只能做初步的削平动作,比较细腻的修圆工作还是要靠制鼓师傅用小刨刀一刀一刀地修圆。
在鼓膜的制作上,蔡福美鼓铺的师傅们经长期研制对比,确认唯有南方水牛皮特有的韧性最适合。虽说这样投入成本高,却有别于其他鼓铺。制皮师傅将收购回来的牛皮摊在地上,依着所需鼓皮的尺寸大小剪裁。剪裁好了之后,则要将牛皮浸在滚烫的热水中浸泡,再捞出来放人冷水中,便于剔除牛毛。通常,冬天摊在地上晾晒,夏天则披在墙上使其自然晾干。
一个鼓的好坏,通常在处理牛皮时就已经决定了。生牛皮内侧有一层厚厚的脂肪,要进行削脂。牛皮要削得均匀,而目厚度要在1厘米左右,中间薄而四周厚。音色才会准确。制鼓师傅削牛皮的手法很熟练,好像很简单,却是累积了几十年的功夫。如果是新手,削得厚薄不一,鼓皮很容易破掉,用不了多久。要削好牛皮,得趁湿在鼓边上用铁制的副眼打洞,以便串上麻绳,在鼓桶上绞紧,待完全晒干,鼓膜才算完成。
蒙鼓也叫绷鼓、套皮。蒙鼓是制鼓中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因为要绷得好,鼓才能打得响亮并且耐用。制鼓师傅用钉锤将原来鼓皮上的洞眼变大,以便串上麻绳、短棍。将鼓膜绷紧的同时,制鼓师傅不时用鼓槌槌打鼓面,或者用水使牛皮软化,使干硬的鼓膜变松弛、变柔韧,同时也绷得更密实。有时一些较大的鼓,还要制鼓师傅爬到鼓面上跳鼓,制鼓师傅跳着一定的步伐与节奏,用脚的力道及全身的力量,使鼓面更柔韧。
一面鼓通常有上下两面鼓膜,当上层鼓膜绷好、调音完毕之后,制鼓师傅用铁钉将鼓膜固定在鼓身上,然后将多余的鼓膜和麻绳割除,并检查鼓身是否完全平滑,鼓身在绷鼓时是否失去其准确度。然后,制鼓师傅将鼓身的铁环装好,再绷下层鼓膜。
绷鼓完毕之后,要在鼓面拓上“蔡福美”的标号,有时应客户个别的需求,在鼓身上不同颜色的漆,上漆时还要做补土的工作,这样上完漆之后,鼓身才会又滑又亮。最后装上铜钉装饰,鼓的制作就算完成了。大鼓出厂时,还要有专人到鼓面上用脚踩磨,这样能尽量拉开牛皮,客户购买并使用一段时间后,仍能保持音色不变。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
90年后的声音
如今,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由第十三代传人蔡志强掌门。蔡志强不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时还是个眼界开阔、目标远大,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的企业家。
传子传媳不传女,这是蔡氏祖上定的规矩。到了1995年,这一规矩才被打破。蔡志强创办加禾鼓店,开始聘请工人,扩大生产规模,在制作中适当运用电动工具,同时加强管理,使质量更为稳定。当年为了请工人这件事,蔡志强跟爷爷吵了好几回。目前主要的技术工人多是蔡家的亲戚,一共30多道工序,每个人只学其中的一两种,只有蔡志强和他的母亲掌握制鼓的全套技艺。“但是,我现在已经打破了传统观念,只要碰到真正有志向、有恒心的人,即便不是亲戚也可以传授,关键是要把这一宝贵技艺传承下去。”
与时代同步、注重创新与发展,是蔡福美制鼓历经200多年仍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近年来,“蔡福美”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可以制作60多种规格的皮鼓,如庙鼓、狮鼓、龙船鼓、剧鼓、腰鼓、红鼓、小潮鼓等,从直径2.8米的巨鼓到直径3厘米的“迷你”鼓均有生产。这些皮鼓除了鼓面大小不同外,声音也有高低之别。目前,公司每年大约生产2万只鼓,其中主要销往中国台湾、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年创汇达数百万美元。
蔡志强制鼓坚持“好的技艺还要有好的心态”,光是晾干鼓身用的木材防蛀至少就要花一周时间。每一张鼓皮用脚踩踏弄软也要6小时。他说,做鼓要追求“190年后声音不变”。
蔡志强对未来充满了理想与抱负。他正着手一个新的构想——打造“海峡两岸传统制鼓博物馆”。由于常常有人来参观,他希望能够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做更详细的介绍,让下一代能吸取中国传统制鼓文化的精髓,也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制鼓的技艺。
当记者问及蔡福美制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市场前景时,蔡志强认为,国内精品鼓的潜在市场很大,但目前这块市场不可能很快扩展,因为许多人在乎价格而不在乎鼓的质量,只要能用就行。“蔡福美”在漳州很出名,但不少漳州人却买那些便宜的普通鼓。在国内,主要是剧团、寺庙等定制传统用鼓。相形之下,日本人重视传统,对工艺的要求极为苛刻。日本的鼓除了本土生产外。其余全部由蔡福美公司提供,占市场的70%到80%。
由于鼓的生命周期较长,一般一只鼓可用上三四年,所以,尽管蔡福美生产的鼓销售范围广,知名度高,销售量却并不是特别大。如今的蔡福美工艺品有限公司除了生产皮鼓以外,还兼营家具加工,以此努力将祖辈创立的老字号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