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舞奇葩

2009-06-15 03:13
贵阳文史 2009年3期
关键词:舅父芦笙苗族

李 菲

去年初秋,由贵州省文化厅组织,展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歌舞晚会一“山花烂漫”现身北京民族文化宫!此次展演主要通过地方专场的形式向世人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独特魅力。共由《侗族大歌》、《侗族琵琶歌》、《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苗族《锦鸡舞》、苗族《铜鼓舞》等12个业已入选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目组成,它们承载着借奥运大舞台向全世界展示贵州省原生态文化多样性的重大使命。在为期4天的专场展演期间,每一个节目都博得声声喝彩。其中,《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更是以其粗犷豪放的舞步和“搭桥”、“腹上倒栽桩”、“叠罗汉”、“双飞雁”等高难度技巧赢得了中外来宾的高度赞扬,演出期间,雷鸣般的掌声随着悠扬的芦笙响彻整个场馆。

芦笙舞,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因该舞蹈采用芦笙伴奏,表演者自吹自舞而得名,广泛流传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而“滚山珠”则是芦笙舞中较为特别的一种舞蹈,它原名“地龙滚荆”,又叫“滚地龙”,苗语称“子落夺”。传说远古时期,苗族祖先大迁徙,途中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乡亲们开辟一条通道,就用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名“地龙滚荆”。主要流传于今贵州毕节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一带,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滚山珠”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不断改进、逐渐完善而成。最初,苗族同胞称“滚山珠”为“地龙滚荆”,其表演动作单一且稚拙,主要以再现远古时期苗族青年披荆斩棘、征服自然的过程为主,多由一人表演,表演时,或用6支长约20厘米的铁制梭插入地下f铁镖头朝上),或以6只盛满清水的对顶饭碗摆成圆圈代替梭镖,围成一个直径约O.7米的圆圈,表演者则手持芦笙,围着梭镖或水碗边吹边跳。后来,“地龙滚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间艺术中精彩的表现手法,日趋完善,直至1989年,发展成为可由6至8人同时表演的民间舞蹈,后根据表演的技巧特性,又将“地龙滚荆”更名为“滚山珠”。如今的“滚山珠”在保留其苗族传统芦笙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增加了如“搭桥”、“腹上倒栽桩”、“叠罗汉”、“双飞雁”、“对脚掌”、“扣肩倒立”、“跪步”、“点将”、“刀丛滚身”等高难度技巧动作,并在借鉴京剧的表演艺术,加进了侧身翻、前后空翻等高难技巧的基础上创编了后仰空腰腹支撑二人立、三人立等高难造型,逐渐形成了其刚柔相济、动静结合、惊险奇绝的艺术特色。

历史上,“滚山珠”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名噪一时,其取得的不菲成绩为苗族民间艺术的发展烙下了一个个辉煌的印迹:1957年,“滚山珠”曾进京演出,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1984年,参加全国少儿歌舞大赛的7岁苗族儿童王景全凭借其表演的“滚山珠”摘取了全国少年儿童歌舞录像比赛桂冠;1989年,“滚山珠”表演队受邀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羊城中华博览会”,得到了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苗乡劈雳舞”;1990年,参加北京亚运会的“滚山珠”博得嘉评,1990年9月23日《中国文化报》的头版头条上刊登了题为《贵州演员格外引人注目》的文字报道和表演队剧照;1991年10月,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滚山珠”表演队为贵州代表队夺得了唯一的艺术表演金杯奖;1992年,“滚山珠”出演波兰,捧回了世界民族民间艺术的最高奖。

“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荣获第二批国家级传承人称号的民间艺人——王景才就是这样一个视艺术如生命的民间艺术传承人。作为“滚山珠”的创始人,王景才从小就跟随其舅父黄顺强学习苗族芦笙舞表演技艺,黄顺强是当地有名的芦笙师傅。舅父对他要求特别严格。在学“地龙滚荆”时,舅父要他在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训练翻滚,不允许有半点差错。如果滚得不好,就要重练几遍甚至几十遍,一直要练到动作准确、轻松自如才算过关。有时候,王景才的头都滚破了皮,还钻进了石沙子,但舅父却从不让用垫子来滚。在舅父严格的训教之下,王景才的芦笙舞技艺不断提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12岁时他就学会了“地龙滚荆”;1984年7月,王景才加入纳雍县民族杂技艺术团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把所学的杂技技巧融入到“地龙滚荆”中,在原有传统表演的基础上作新的创编,使其逐渐形成了现今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完整舞蹈。为了追求更高、更难的艺术表现形式,王景才更是毅然投身少林寺,操戈学艺,学成归来发展技艺,潜心带徒,为濒临失传的“滚山珠”注入了新的鲜活的血液。开始没有人肯来学,他就亲自到各家各户去动员。请求家长鼓励孩子们来学“滚山珠”。来找他学艺的人,王景才从来都不收学费,路程较远的学员,他还尽力为他们安排生活和住宿。在杂技团学习回来后,摸索出了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他先让学员们从基本功练起,基本功练扎实后再学芦笙舞,结果以往需要三至五年才能练成的芦笙舞,现在一年左右就可以上台表演了。他先后培养出了数批“滚山珠”表演队伍,将“滚山珠”分批送到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等处表演,既增加了演员收入,又使“滚山珠”艺术得到了发扬和传承。现在王景才的长子李飞龙已经继承了父亲的芦笙舞技艺,成为了新一代“滚山珠”剧组的主力队员,从2004年开始,李飞龙就连续参加了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开幕式;大型民族歌舞晚会“多彩贵州风”等演出,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有了新的接班人。二十多年来,“滚山珠”一直长演不衰,王景才为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如今仍在其家乡继续着“滚山珠”的传承活动。

猜你喜欢
舅父芦笙苗族
岜沙芦笙节
补妆
舅父若飞
你好,芦笙
舅父
甬江的来历
芦笙恋歌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根性文化的芦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