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法律与道德互动关系新探

2009-06-15 05:21穆晓霞
学理论·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法治社会

穆晓霞 马 燕

摘要:法律和道德的形成、发展,既遵循着共同的根本客观规律,又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所以,法律和道德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中包含道德,是道德的外在表现,道德又是法律的源泉。法律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教育和启迪公民的道德建设,加强道德社会作用的力度,同时,道德的教育和舆论作用,又有助于提高法律的功效和作用。

关键词:法治社会;法律与道德;冲突与平衡

中图分类号:D911.0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115—02

一、新视野下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新探

1.创制的区别,法是由国家按照一定的程序创制,即具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道德则是形成于约定俗成,即不具有确定表现形式而以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公共道德和日常生活道德等。法是有形的,通常以成文法等规范性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形式存在,表现为国家意志。道德首先是无形的,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社会意识,道德也可以有有形的形态,如一定的制度、契约、规则等,但是它的基础仍然是无形的。加强道德建设,不能仅仅着眼于制定一定规章制度,而是应该着重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2.内容的区别,法律以权利为本位。法是权利和义务的双向规定,既规定义务也规定权利,既约束自己也约束别人。遵守法律是人们的义务,而遵守法律的前提也是为了获得相应的法律权利,人们如果履行了法律义务,也就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人们如果享有了法律的权利,也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道德以义务为本位。道德义务不以获得个人权利和报偿相对应。履行道德上的义务,其目的不是为了从他人或社会中得到某种权利和报偿作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说,人们应该完全自觉的履行道德义务,其道德行为不应有获得某种权利和报偿的动机。道德义务是为义务而义务,是一种内心的自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牺牲自我,也就是把献身作为自己的义务。

3.范围的区别,法律是外部强制性的管束,只能制止已经发生的违法行为,法律难以触及人们的灵魂,只能解决“不敢”和“不准”的问题,却很难解决“不想”和“不愿”的问题。道德是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道德可以用来防范尚未发生的违法行为,尚未涉及安全、自然、利益、人权等严重利害关系的道德层面的问题,只能用道德手段来解决。道德规范作为调整人与社会、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现了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但这种约束是非强制性的,它通过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风俗等起作用。通过道德教育,能使人们不断强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规范,并使其成为具有约束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使人们把这些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信念,从而提高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人们遵守道德可能是基于内心信念,也可能是由于社会舆论和传统风俗的制约。如果缺乏道德驾驭,人们遵守道德只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被动的行为。

4.作用的区别,法律的力量在于国家的强制力,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着国家对其成员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的行为的要求,体现着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要求。法律既然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所依靠的手段就必然是带有强制性的国家机器,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必须受到法律所给予的相应的惩罚,国家依靠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等强力工具来保证法律的实施。道德的力量在于信念,在于舆论,道德同样是维护和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但道德的实施不是依靠强制性的手段,而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手段。首先以其说服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主要是通过启迪人们的道德觉悟、激励人们的道德情感、强化人们的道德意志、增强人们的荣辱观念,从而使人们在内心中形成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因。其次是以其劝导力来影响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主要是通过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使人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不能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义务,或者说违反了社会的道德要求,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人民大众的批评。因此,道德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启迪,舆论的赞扬和谴责、表扬和批评的方式来实现。

二、新视野下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新探

1.道德需要法律提出基本的评价标准和保障机制。一般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本身,都包含着相应的道德因素,而且许多法律法规是以道德价值判断为基础的,同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有些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经过历史的发展,转变为法律法规。因此,法律的实施,将惩罚违反道德的行为,弘扬提倡道德行为,虽然法律对思想没有强制作用,但法律可以通过权利与义务关系引导道德建设健康发展,法律既能通过直接作用的方式加强道德的威力,也能通过间接作用的方式引导公民的道德建设。

2.法律需要道德形成普遍的法律共识和法律信仰。对于人类社会生活进行规范性调整,是任何一个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规范的必要性是一定的共同体正常生存与发展需要,对社会行为起调节作用的规范主要分为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原始社会,最初的规范并没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分,它是风俗习惯性规范,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利益的冲突导致阶级社会与国家的产生,从而需要将其中一部分规范以强力手段来强制社会成员去遵守,这种规范被称法律规范,而其余规范则被称为道德规范。文明时代的道德规范仍然依靠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方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从法律的起始性意义上来看,它本身与道德规范并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如果把被区分为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之前的规范看成是原始的道德规范,那么,我们可以说道德规范是逻辑的、先于法律规范的,因为风俗习惯本身至今仍被看作是道德领域。同时,由于法律规范来源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或者说,法律规范的实质合理性应从道德规范中去寻找。一般刑法所禁止的行为,不仅是非法的,在道德上通常也是错误的,法律所禁止的罪行通常是在道德上得不到辩护的严重错误。因此,非法性在一定意义上在于它的不合道德性。当然,并非所有不道德的行为都构成了犯罪,而只有触及刑法的程度才构成犯罪。表明刑事犯罪以存在道德的恶为前提。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丧失了道德合理性的法律规范,是没有实质合理性的法令,只有具有道德权威性的法律规范,才可获得它自身的实质合理性。

3.法律的道德权威性是法律规范存在的实质合理性的依据,法律可以创设特定的义务,却无法创设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一项要求服从法律的法律规范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合逻辑的,服从法律的一般义务,不在服从法律自身,人们不为服从法律而服从法律,这种义务是为服从的东西逻辑在先的,这种逻辑在先的义务性是必要的,也只能是道德性,只有在一个共同体之中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为承认服从现行成文法是他们的道德义务,并且愿意履行这些义务,法律规范才能具有真正的有效性,如果没有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那就没有可以称为法律义务的东西,法的实行只能唯一依靠暴力。

4.法律规范的合理性应从道德权威性中汲取自身存在的力量,这种道德权威性来自于何处?就人类社会的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而言,远古时代法的规范的本身就有很强的道德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以暴力来强化道德规范。由于日益深刻的阶级矛盾,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日益显著,同时,法律文化的发展,使得法律具有相对独立的特征,致使人们认为可以脱离道德来思考法的本性,但是,即使在阶级对抗的阶级社会,法所起的社会功能不仅在于保护统治阶级,还在于保护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保护社会共同体成员的最基本利益或权利不受任意侵犯。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只是维护少数统治者的根本利益而对大多数构成这一共同体成员的生命财产任意侵犯或欺凌,而普通大众时时处在危急之中,这样的社会是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也就没有统治者自身利益存在的前提。在这个意义上,法的最低限度的实质合理性就在于维护社会共同体的普遍成员的生命安全。这也是法的道德权威性的最深层次的根源所在。社会主义法律规范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社会主义的法律有着最深厚的道德根据。法与道德这种实质上的内在联系,使我们认识到,任何法律规范或履行法的实践都需要由道德来支持。

参考文献:

[1]蔡宝刚.论法德和谐与社会和谐[J].扬州大学学报,2005,(6).

[2]贺金瑞,王文东.以德治国与道德建设[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Law and Ethics New 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 Xiao xia,ma yin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Huai'an,Jiangsu 223003)

Abstract: Includes the moral law,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morality,morality is a source of law.Law,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rough the role of civic education and moral enlightenment,and strengthening the role of moral community,and at the same time,moral education and the role of public opinion,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role of the law.Legal and moral formation,development,and both follow the fundamental objective of the common law,but also to show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so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w and morality,each other,a mutual penetration,contained in the law is the minimum ethics,morality is an unwritten law.

Key Words: The rule of law;law and ethics;conflict and balance;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法治社会
对宪法之感,不应仅仅是敬畏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定位的思考
法制节目的发展策略探讨
律师在社会治理中的“当为”与“不为”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策略
刘茂林宪法思想述评
网络公共空间治理的法治原理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意义阐释
积极推进全民守法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