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2009-06-15 05:21
学理论·下 2009年5期
关键词: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环境

蔡 岩

摘要: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把当代环境伦理学关于自然的价值和自然的权利作为伦理基础,形成的以发展为核心,以公平与和谐为前提的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想。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发展观,而且是一种新的伦理观,是一种立足于解决当代人与未来人所寻求的代际和谐的伦理,是一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思想,它需要生态伦理道德,而生态道德则促进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007—02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基于人类对于自然的不当态度和掠夺行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随着人类面临的环境日益恶化,并且逐渐发展为全球生态系统危机,这就迫切要求人们从多方位深层次寻求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的途径。于是人们注意到了造成生态环境危机更深层次的伦理道德原因,并提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和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来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因此,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既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应用和实践,也是当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是新型的环境伦理观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惜破坏生态的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阴影,环境污染的公害灾难把人类的生存推向了危险的边缘,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是没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在人类思想发展中对这两种关系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对立的观点。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人作为理性存在物,是唯一的道德代理,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其他存在物都无内在价值,只具有工具价值,它们存在于人类道德共同体范围之外。这样人类中心主义就高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而低估了自然界的有限性和自然规律的复杂性,从而把自然界看成人类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在利用自然界的浅层规律的时候违背了自然界深层规律。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并非只有人类才具有内在价值,动物、植物、生态系统及自然本身都具有内在价值,它们也是道德共同体的组成部分和成员,生物、物种在道德地位上是平等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只看到了人与生物、物种、自然之间的不平等,却未深入思考隐藏在这一不平等背后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都具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不足之处。而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是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环境伦理观,同时也是对这两种理论的扬弃与超越。它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又吸收和包容了二者的积极成分,因而从实践的可接受性上看,它比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都有着更广泛的认同基础。可持续发展环境观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承认其他生物、物种、自然和生态系统具有其内在价值,而人类中心主义则不承认生物、物种、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内在价值。它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主要在于,它强调人际公平,认为人类贫富对立所显示的不公平、不平等是导致当今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具有优先性;主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应共同承担有差别的责任。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伦理观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它既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也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因此,可持续发展环境观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整合。[1]

二、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实质上是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整体和谐,同步进化,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公平与和谐。公平包括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的代内公平,也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求人们调整好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这三对关系也是环境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相互关系的纽带,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从历史发展的总体上可以看到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矛盾对立的状态,不是人对自然的绝对服从就是人对自然的占有,人没有处理好同自然的关系。人在改造自然环境中必然对自然环境系统造成某种程度上的破坏,因此,人类为了自身的根本利益,在对环境自觉改造的同时要给破坏以有意识的必要的补偿,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贯穿于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全过程,它落实到每一代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部实践中。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讲,道德关怀扩展到自然范畴,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转变传统的征服自然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环境观的最精华的部分。

代际公平的道德原则强调代际之间的机会均等。是指当代人享有的正当环境权利,即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和拥有清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权利,后代人也同样享有这些权利,不能一味片面地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与消费的机会。这一代人要把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维护自身环境权利的同时,也要维护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现今,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还威胁着后代人的生存。在人类以往的历史中,由于人口的稀少以及人们所掌握的控制与破坏自然的力量非常有限,因而他们对自然的开发离自然的承载极限还非常遥远,人们无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毁灭后代人的生存家园。然而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因此,为了维护人类的长远利益,必须平等地对待代际间的人际关系,建立代际间的道德责任感,以使生态环境保持具有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惟有这样,才能使当代人的发展惠及后代或至少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利益,通过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每一代人都享有生存、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基本权利,他们对这些权利的行使不应危害其他世代人的类似权利,当代人应给未来世代留下足够的、实现这种机会所需的资源。

代内公平的道德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权利均等,它要求任何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我们生活空间的资源、能源、环境都是有限的,任何人和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人和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在处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上,都应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互不侵犯对方的合法利益,任何地区、国家以及任何人,都没有以自我为中心无限制发展的自由。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要求,不再允许一部分人的发展而危害和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的状况继续下去,原因是害人终必害已,而最终必危害整个人类。全球具有整体性、相互依赖性,而事实上,人类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国际化,贫困和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社会化、国际化,以邻为壑,损害他人,“趋利”而必“取害”,害及人类整体。所以,为了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创造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则必须确立代内平等的道德原则,即公平、平等地对待代内间的人际关系,注重维护弱者发展的要求,建立新的伦理秩序——“全球伙伴关系”,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患难与共,唇齿相依,以最终实现一国之内和全球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这些伦理原则及其所蕴涵的道德规范,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它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人在进行自己的行为时,会发自内心地自觉考虑和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社会、后人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这几者的和谐互惠共生。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产生将伦理学的视野从人与人之间扩展到了人与自然之间,不仅丰富了伦理学的基本思想,而且扩大了人的责任范围,为人类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尺度。

三、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在人类拥有干涉自然巨大能力的今天,要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节制人类的这种自私行为,就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和谐关系。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世界的自然资源应该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共同享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环境观不但具有伦理意义和道德价值,而且比其他领域更具有全民性和普遍性,这就使许多生态道德适用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中心,而是自然界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其他各种物种是人类的益友和伙伴。

因此,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正是建立在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互利共生的思想,它需要生态伦理道德,而生态道德同时又促进了人类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它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人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前与未来的协调,是一种全新的道德价值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我们必将越来越加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与理解,越来越自觉的及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南林.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N].光明日报,2002-01-22.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环境
环境清洁工
试论先秦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漫观环境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出路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探讨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