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几点看法

2009-06-13 05:52蒋珠铸
现代语文 2009年10期
关键词:规则

摘 要:本文就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提出了几点看法:一是克拉申输入假说作为二语习得理论提出的停留于语言习得现象的陈述,并未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机理做出的解释;二是在论证“无接口理论”时其反证和引文都有瑕疵;三是有关语言规则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的论述过于绝对,难以让人信服。

关键词:输入假说 无接口理论 规则 普遍语法

伴随着沉浸式教学法的成功,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语言监控模式)自提出以来,被认为是二语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同时也引起了诸多争议。以下是我们对这一理论的几点看法。

一、停留于现象陈述的理论

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所提出的五个假说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总结了所发现的语言习得现象①,其理论以假说的形式提出,对人们如何习得语言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较有信服力并自成体系的解释。但在总结语言习得现象时,该理论并未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做出解释,所以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只能被评价为一个停留在描述语言习得现象层面而未深入探索其原因的假说。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由五个假说构成,这五个假说各陈述了一种语言现象。

(一)存在无意识的习得和有意识的学习两种学习语言的不同状态,这是对学习语言的两种不同方式和状态的概括。

(二)通过学习获得的系统知识对言语行为只起监控作用(对输出的语形式进行检查和控制),并不形成语言能力。

(三)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是获取足量可理解输入②,这一假说是整个理论的核心,但是输入的可理解性和足量是语言习得的常识。作为二语习得理论真正需要解释的是为什么可理解输入导致了习得,这一点,克拉申并没有提及。

(四)人们习得语言规则有一个可以预测的共同顺序,这一顺序不受学习者的母语、年龄和课堂教学顺序的影响。这一假说作为实验调查得出的结果,对产生这一语言规则习得顺序的机制和缘由并未给出解释;

(五)强烈的情感过滤(如焦虑情绪)阻碍了言语输入到达用于语言习得的大脑区域③,作为对于消极情绪阻碍语言习得这一语言现象的解说,该假说未就情感对语言输入产生主观影响等核心问题做出解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输入假说在指出足量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后,对于“为什么可理解输入导致习得并同时作为充分和必要条件”这个关键问题未给予解释。作为语言习得理论的一部分,重点是给予解释,而不仅仅是指出现象。

虽然大多数学者把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定位于假说,只指出现象不给予深入解释无可厚非。但克拉申本人并不认为输入假说仅仅是个假说,而是将其作为二语习得理论来看待的,在《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一书中,克拉申明确地把输入假说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④。无可辩驳的是,输入假说理论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二、论证不充分的“无接口理论”(non-interface position)

克拉申认为,习得的知识与学得的知识是相互独立的两种知识,学得的知识无法转换成习得的知识。但在论证过程中,他的理论并不能让人信服。

作为一种反证,克拉申攻击了无接口理论的反面——“strong interface position”⑤, 认为如果这种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语言教学将成为真正的应用语言学,完全依靠语言学对语言的研究成果。语言学家发现规则,老师教授规则,学生则学习规则。⑥但是,语言学家的任务不至于琐碎到为英语的不规则动词归类或寻找包含特定句式的言语素材,也没有一位从事语言教学的老师会在课堂上大谈乔姆斯基的修正扩充标准理论(revised extended standard theory)。 因而这个反证是经不起推敲的。

克拉申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乔姆斯基的论述,“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rules learned from a book] could not be consciously applied,in real time,to‘guideperformance”,(Chomsky,1975:249),但这其中的“rules learned from a book”似乎并未忠于原著。原文是“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ese principles could not be consciously applied,in real time,to‘guideperformance.”“these principles”指的是抽象普遍语法(unconscious universal grammar),而非克拉申所理解的教科书上的语法规则和诸多不规则(irregularities)的集合。普遍语法作为语言共有的普遍现象,从一种语言的具体语法中略去,人们便不会在任何一种特定语言的语法书里看到类似specified subject condition(SSC)的抽象普遍语法规则。在此,克拉申似乎将自己的“规则”(具体语言的具体语法规则)和乔姆斯基的“规则”(从所有语言中抽象出的普遍原则)混为一谈了。

事实上,乔姆斯基不仅不赞同克拉申的无接口理论,甚至可以说是支持适度语法教学的。他把良好的传统语法教学看作是“a structured and organized version of the data presented to a child learning a language”(Chomsky,1985:15),并认为“people learn language from pedagogic grammars by the use of their unconscious universal grammar”(Chomsky,1975,引自克拉申,1985:249),甚而表示“the irregularities of language are learned”(Chomsky,1980:238)。在这一点上,乔姆斯基的论断未必是真理,我们认为克拉申似乎在寻找支撑其理论的引文时过于草率了。

三、过于自信的解释

输入假说理论的争议越来越多,克拉申曾在Applying the Comprehension Hypothesis:Some Suggestions一文中对很多争议和问题做了补充解释并谈到了该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涉及到学得的语法规则在应用时的三大限制⑦:

(一)语言学习者必须知道特定规则;

(二)语言学习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于语言形式和对形式的纠正;

(三)语言学习者必须有时间应用已知规则。

可拉申还断言,上述“三大限制”只能在语法测试的情境下同时应用,在语法测试中对语法学习的影响微乎其微。

不论克拉申此言是否有实验根据,根据一般人的语言学习经验,这一断言显得过于自信。中国和日本的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没有完全脱离语法教学,当有些语法规则在反复的例句操练和长期应用中得到巩固时,以上三个条件是可以达到的。语言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即使不专注于语法形式也可以做到流利表达。也就是说,学得的知识并非不能转化成语言能力。克拉申强调可理解输入的足量其实质是在强调熟练程度,而在语法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例句操练其实也是一种可理解输入,当这种输入的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转化成语言能力。

所以,无论从论证、论据和解释来看,无接口理论都不足以让人信服。

四、结语

尽管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存在诸多有争议的地方,但语言习得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作为描述这一过程的假说,输入假说仍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广的学术成果。

注 释:

①尽管部分假说概括过于绝对,争议颇多,但作为一个整体,克拉

申的输入假说理论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②“humans acquire language in only one way-by understanding

messages, or by receiving 'comprehensible input.'”(Stephen D.Krashen.1985:2)

③“A strong affective filter(e.g, high anxiety) will

prevent input from reaching those parts of the brain that do language acquisition.”(Stephen D.Krashen,2004)

④“what I call, perhaps audaciously, a theor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tephen D.Krashen.1985:vii).

⑤该观点认为学习永远先于习得。

⑥“language teaching[would be]truly‘applied linguistics,'

completely dependent on research in formal linguistics: linguists discover a rule……teachers teach it, and students learn it”(Stephen D.Krashen1985:39)

⑦“The Monitor Hypothesis claims that there are severe limits

to the application of consciously learned grammatical rules – learners need to know the rule(a formidable constraint) learners need to be focused on form or thinking about correction, and they need to have time to apply the rules.The only time all three conditions are met for most people is when they take a grammar test; even so, when we examine the impact of grammar study on grammar test performance, it is very modest(Krashen, 2002b).This confirms that our competence comes from comprehension of messages,not grammar study.”参考Stephen D.Krashen.(2004).Applying the Comprehension Hypothesis: Some Suggestions.Taipei: Presented at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Book Fair on Language Teaching(English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参考文献:

[1]Chomsky,N.Reflections on language[M].New York:Pantheon,

1975.

[2]Chomsky,N.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0.

[3]Chomsky,N.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origins,

and use[M].Unpublished manuscript,1985.

[4]Stephen D.Krashen.Applying the Comprehension Hypothesis:

Some Suggestions[M].Taipei:Presented at 13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Book Fair on Language Teaching[M].(English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2004.

[5]Stephen D.Krashen.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5.

[6]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7]王惠舟,邹灿,何雪.从克拉申的监控理论看语言输入调整策略

[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8]王丽萍.克拉申监控理论述评[J].学术交流,2007,(5).

(蒋珠铸 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5)

猜你喜欢
规则
规则越清晰就越好吗
拼音书写规则
什么是好规则
反规则
权威解读2018年F3A最新规则与动作(2)
权威解读2018年F3A最新规则与动作
“90岁”女人写下的20条人生规则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