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志刚
战国诸子,以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言善辩著称。章沧授着力分析归纳了孟子“不同凡俗的论辩技巧”:一是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针锋相对地辩驳答难。二是引出话题,抓住要害,步步紧逼,势如风雷。三是对比论辩,尖锐深刻,淋漓痛快。从而形成了孟子“锋芒毕露、剜心入骨”的气势与风格。
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充分运用了对比论辩的方法。在对比论辩中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紧紧抓住齐宣王的心理活动,逐步加强他对王道与霸道两者的认识,既揭示了行霸道的危险后果,也指出了行王道的光明前景,使王道之利显而易见,霸道之害触目惊心。从而,最终以动之以义、晓之以理的说服,实现了“辨王霸之方,明治道之要”。
一、对比立论
“王道”和“霸道”是本文贯穿始终的相对论点。驳“霸道”立“王道”是孟子的行文主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文章开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的要求他讲述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面对急功近利,企图称霸的齐宣王,孟子避虚就实,迅速将话题转移到王道上来,将话语的主动权抢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并适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无以,则王乎?”
明知齐宣王是想实行“霸道”,孟子假托不知,避而不谈,接着便提出“王道”。使“王道”和“霸道”对比出现,形成对立。孟子既没有直接反驳齐宣王使谈话之初就造成紧张的气氛,又没有顺从齐宣王使他仍然抱有称霸的野心。这一瓢冷水可谓浇得合适、浇得恰当。
二、对比举证
面对着一个不愿听王道的人和他讲王道,而且要使他愿意听下去,必须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理,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引导对方;以充沛的气势,折服对方;以鲜明的事实,说服对方。在《齐桓晋文之事》中运用了三组举证对比,及时的纠正了齐宣王的怀疑心理,有力的扭转了齐宣王的称霸的侥幸思想。
1.齐王爱与齐王不忍。孟子举出对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的看法:“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而孟子“臣故知王之不忍也”。这样百姓与孟子对齐宣王的做法形成了不同的两种评价,“吝啬”与“不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种对比并不是否定吝啬或不忍,而是替齐宣王发现解决人们认识上的矛盾,通过这件事来举证齐宣王有不忍之心,肯定齐宣王有“保民而王”的基础,也就是具有了“合于王者”之心。
2.齐王恩及禽兽与齐王功不至于百姓。在肯定齐王有不忍之心的同时,孟子又提出了一组新的对比:在对待禽兽上齐王有不忍之心“以羊易牛”;然而在对待百姓上,齐王却“百姓之不见保”。这一对比彻底释疑了“有不忍之心可以行不忍之政”的道理。也揭示了齐王为何有不忍之心却没有实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原因。
3.明君的制民之产与如今的制民之产。实行仁政是孟子说服齐王的根本目的,而施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制民之产,在制民之产的实施上孟子又举证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明君的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如今实行的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理想的指引,残酷的现实,又一次给齐宣王有力的启示与深刻的思考。
三、对比辨析
从齐王的不忍之心到齐王行不忍之政这始终是他无法跨越的防线,也是孟子说服齐王行仁政的关键环节。有不忍之心就可以保民而王吗?面对齐宣王的思虑、怀疑、畏难,孟子连用四个比喻形成了“不能”与“不为”的鲜明的对比。“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老人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不能”,依照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原则顺序,仁民较易,爱物是难的。齐宣王既然做到了爱物,那么爱民、行仁政也就很容易做到了。
孟子认为,能否实行仁政不是“能”与“不能”的区别,而是“为”与“不为”的区别。巧妙而不露声色地把对方引入自己的论题中,在轻松愉快、充满体贴的谈话中,将“仁政”主张,水到渠成地和盘托出,真可谓举重若轻。
四、对比结论
在王道的实施上,齐宣王一直犹豫不决,虽然孟子积极引导与说服,但他始终绝不了霸道的欲望。为了彻底打破他霸道的幻想,使他理解王道胜于霸道。孟子在齐宣王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实现王道的基础上,给了他明确的指引。对比举出王道与霸道的不同结果。王道可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霸道却“危士臣、构怨于诸侯”。从而,真正揭示了霸道的危害、王道的光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