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图书管理工作浅议

2009-06-13 05:51刘泽秀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高等院校数字化

刘泽秀

摘要:图书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强图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发展,对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高效图书管理工作作一介绍,并指明了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管理;数字化

图书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教育教学研究的信息机构,是广大师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图书是知识的载体,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图书的利用率,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 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任务和性质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的一种辅助设施。根据高校教育的需要搜集、整理和提供各种书刊资料,为教学服务,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其任务是:通过书刊资料的流通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 加强高校图书的管理工作

(1)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逐步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采购工作中,及时把好图书的质量关,同时科学地整理书刊,做好验收、登记、分类、入藏工作。①及时还架。加速图书的流通与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和缩短图书的还回、分捡、归架,到读者可以借阅的时间过程。②经常整架。图书在学生查阅的过程中经常被抽取,尤其是一些热门图书被读者抽取、翻阅、插还次数极为频繁,也势必会经常出现一些凹凸不齐,东倒西歪,甚至瘫倒的乱架现象。因此,管理人员应经常前来整理其图书架位,使专架上图书的排列始终保持整齐、有序,以利于众多读者的挑选和借阅。③缩短期限。为了加快图书的流通速度,提高其利用率,有必要缩短图书的借阅期限。通过缩短图书的借阅期限,促使读者抓紧时间阅读,阅读完毕及早来馆归还。倘若读者所借的图书超过此期限,按图书逾期规定处理,但应事先做好宣传,并明确告知读者关于图书的借阅期限。

(2)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人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因而在管理活动的每个环节和每项职能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创新的问题。①管理创新是图书馆发展的原动力。管理上的创新能使图书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能使图书馆以敏锐的观察力,密切关注未来变化的新趋势、新动向、新问题,从而能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②管理创新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外在需要。以往图书馆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设计,常常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不犯错误为出发点,有着过多的管制和约束,致使图书馆管理僵化,抑制了首创精神。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不断产生,强调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③管理创新是深化图书馆改革的内在需求。当今社会是各种知识迅速变革的时代,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行扬弃和取舍。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崭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传统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传统高校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文献借阅上,其借阅形式常常是读者带着希望到馆查目录、填索书单,工作人员根据索书单取书,然后再办理借阅手续。不仅程序烦琐,而且忙乎半天,却是竹篮打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化的图书馆,其借阅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或读者在自己的终端上自动完成,程序简便、快捷。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只是图书馆在发展阶段上的区别,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因为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Internet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资源共享、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是数字图书馆产生与发展的坚实基础,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技术融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

(1)高校图书管理服务将走向多元化、综合化。传统图书馆服务是以文献资源数量与品种的多少为基础的。但在网络时代,高校文献资源的服务将以网络的形式为实现,网络资源、电子出版物和印刷出版物相辅。网络与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为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单一高校图书馆所掌握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联成一个整体;反过来,这一连接起来的网络,又推动各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及信息资源建设,并与Internet及其他一些国际学术计算机网络互联,使其成为我国高校进入世界科技领域快捷方便的入口及我国高等高校与科研的基本文献信息服务保障。

(2)数字化图书馆对图书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许多图书馆工作人员将不再与图书打交道,而是与计算机和网络打交道,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能在庞大的信息流中筛选信息,对图书馆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素质要求。①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要熟知党的方针、政策,以正确的理论引导、教育读者;同时要有较强的政治辨别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图书馆人员敬业精神的重要体现。②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网上信息资源是由各种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多种数据库组成,图书资料人员除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之外,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包括综合知识与技能;必须拥有计算机、数据库、网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网络知识,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懂得常用的联机专业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等。③较强的外语知识是图书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外语(特别是英语)已显示出尤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较高英文水平将无法检索、浏览、分析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料,作为信息传播“中介”的图书馆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掌握网络技术英语,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④学习能力是图书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源泉。学习能力是图书馆员自身发展的基础。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接受和选择各种信息的能力,积极地参与到终身学习中,以拓展和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与专业素质,才能成为具有现代化意识、良好修养和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图书管理人才。⑤教育能力是图书管理功能的拓展。图书馆是学校继续教育的阵地,学生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图书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接触非常多,这就要求图书馆员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应该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知识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巩固所学的知识,吸收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正确引导学生查找、借阅优秀的书刊和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小惠.充分发挥职校图书管理员

的作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5

(1).

[2]胡丽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管理员

的信息素质及其培养[J].农业图书

情报学刊,2005(8).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高等院校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数字化制胜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