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09-06-13 05:51叶人祯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参照物概念物理

叶人祯

一、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一开始就产生极大的兴趣,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1)故事导入。物理知识的很多内容都有相关的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或趣闻笑话。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从中选出精彩部分用于教学,对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2)实验导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来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思索的欲望,使课堂教学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如:学习惯性概念时,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拿一装水杯竖立在讲台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抽去纸条而杯子不落地?做法是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迅速打击纸条。这样,能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使兴趣因诱导而产生,使学生在终身难忘的小实验中获取知识。

(3)悬念导入。“疑”是深入研究知识的起点。巧妙地铺设悬念来引入新课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如在讲“光的反射”时,老师可以这样设悬念:在上节课我们学过,人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是由于有光线进到人的眼睛里。但是人又为什么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时进到我们眼睛里的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提问之后,同学们就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问题的答案。接着老师引入新课: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学习光的反射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复习了上一节课的内容,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疑问来学习新课。

二、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连,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因此,课堂教学精心创设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

(1)娱乐中激发兴趣。在课堂教学上,适当地插入一些诗词、歌词或引用一些电影镜头,设置悬念,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如讲参照物时,参照物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觉得乏味。老师可以引用诗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解释参照物的概念。青山怎么会走呢,是不是作者写错了?如此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竹排游”和“青山走”各以什么为参照物。又如讲了液体蒸发要吸热的知识后,让学生分析诗句“桥下有水桥面凉”的原因。这种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消除疲劳,轻松地学习物理,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2)运用比喻法,让学生带着情感学习。比喻法是一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选用恰当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原理或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可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的作用。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或现象与物理概念等作对比,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例如,在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向学生打比方:“这好比同学们上操,同学们从不同的楼道汇总到操场。”

(3)质疑求知,激发兴趣。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才能质疑求知呢?应遵循思维“有疑”到“无疑”的规律,紧扣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疑和释疑,设疑是物理教学中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重要手段。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情感。布卢姆指出,学习结果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并达到规定的标准,在心理上会有一种成就感,那么他们会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想继续学习下一个学习任务。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促动,增加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进而增加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针对问题的难易度,叫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稍微简单一点的问题,可以叫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来回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从而稳住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中学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规律的探索实验不能重现。多媒体计算机使图、文、声、像集于一体,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和规律。如宇宙大爆炸、宇宙的形成。又如分子的扩散现象,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展示给学生看,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现象。

(大城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参照物概念物理
只因是物理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利用参照物计算
幾樣概念店
我不是教物理的
爱是爱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