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探索

2009-06-13 05:51王旭东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师生教学策略语文

王旭东

随着互联网技术成为人类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前的那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语文教学的新形势。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已经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要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师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是发挥互联网技术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教改的重要目标,同时促进语文教学朝着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本文试图从互联网环境下的语文教学为背景,探讨如何师生互动,探讨如何发挥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探索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首要出发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强,采用多种手段,营造生动形象,赋予学生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在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要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与教学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将两者能够协调有序。这种整合后的教学设计应与传统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充分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论,符合“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互联网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

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协调发展为基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这样学生的学习不仅可以依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内容,满足个人需要,还可以依据自身能力水平自订学习进度,选择适合学习者信息加工的信息呈现方式等。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网络学习的自我表现调控,能主动运用和调控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同时关注学生的自我导向,使其自主地为自己调整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等,使学习过程显现出个性化色彩,实现教学策略的多种多样、灵活的、因人而异的目标。

二、 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

网络上课程资源极其丰富,如何利用好,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鉴别有用的信息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改要求,筛选相关的网站,减轻学生在网络浏览的时间负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事先的教学设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向学生展示如何查阅和使用网络资料,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课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互联网收集、筛选、整合和应用课程资源,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积极构建人性化的学习环境,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教学资源收集和整理中要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为中心,使互联网教学和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三、 建立互联网技术下的师生互联网教学平台

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开展教育过程,教师可以多种教学媒介作为中介对学生进行非面对面的教学。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教学反馈主要是通过如论坛、E - mail、在线课堂、答疑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这一方面使得学生学习的自由与自主性有了空前的发挥余地,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对学校课堂教学,网络中师生的交流没有那么直接。通过设立本课程教师网页,家长交流区、网上课堂、课前材料阅读、课程背景知识、自由讨论区、网上答疑、网上作业和互联网资源库等栏目,搭建教学平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互联网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地收集信息、判断信息、加工信息、表现信息、创造信息等信息应用能力。就以我制作的“小学语文园地”网页中的“语文阅读训练”栏目为例,一个想提高阅读兴趣的学生可访问我的网站,点击“阅读训练教程”的页面,即可选择其中的文章进行阅读训练。学生阅读文章后,做后面的阅读问答题,自动阅卷评分,并给出正确答案。最后,学生还可以阅读相关的知识背景, 拓展知识面,达到阅读训练的训练目的。学生在网上就可以完成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我认为,这样一个互联网平台设计具有明显的转变课堂角色,实现主动化、个性化学习,实现多层次和多目标教学的优点,它既是一个动态的语文知识库,又是一个开放的学生可以自由进入、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可随时在网页中设立相应的练习,同时,在网络练习中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地在教学中改进。

(温泉县八十八团中学)

猜你喜欢
师生教学策略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