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

2009-06-13 05:51陈卫芳
成才之路 2009年12期
关键词:想象力作文教学

陈卫芳

摘要:小学生的习作普遍内容干巴巴、枯燥无味,说到底是缺乏一定想象力的结果。如果让孩子在习作中把见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文章语言就会更加生动活泼,内容就会更加充实,表达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

关键词:作文;教学;想象力

一、 创设情景,指导观察,激发学生想象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设相应的写作情景,创造适合写作的“大环境”“小环境”,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通过调动他们的感觉器官、思维器官,去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的灵感和激情。

(1)活动体会情境。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去实践,去亲自感受现实生活,积累真实生动的材料。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工厂,到农村去;参观家乡的青山绿水,名胜古迹;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朗读比赛等。让学生在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积累多姿多采的美的表象。

(2)实践感受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感受那些生动情境,并以此作为题材,精心指导他们写作。如走出校门,募捐赈灾,种树栽花,到农村帮农民收稻子、拔草、参观植物园、百鸟园、养鸡场。课外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这是课堂上无法比的,是挂图、电视教学无法感受的。只有让学生亲自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写出亲身感受,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3)语言描述情境。教师用形象谐趣,童真味情感味极浓的话语,去描述题材所需的特定情境,绘声绘色地烘托出那种特定的氛围,令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样,语言摹形,语言传神,语言激情,便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和词汇,发展了学生的语言。

(4)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为音乐能反映人的喜怒哀乐,能激发人们的丰富联想,能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可以尝试让学生在音乐中作文,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

(5)图画联想情境。因为每一幅图都是生活的缩影,看图作文就必须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捕捉,再由生活引起对画面的联想。学生有时对同一个图形可以想象出许许多多的形象。如对黑板上的“O”进行想象作文,学生趣味盎然,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汗水”“泪水”“滴水”等具体事物随口出。这样的作文课,学生有话想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二、 挖掘素材,启发思维,大胆想象,进行读写训练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假设变动,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以此为结合点进行深层次教学,有利于使读写训练深刻化。

(1)排除式。可排除课文中的某一条件,以引导推理事情的发展。如《东郭先生和狼》读后,可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农夫不出现,东郭先生和狼周旋,最后被吃,让学生顺着文章中间续写。

(2)添加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可引导想象:如果小女孩蜷缩在墙角时我们来到了她的身边,情景会如何?让学生以《她终于笑了》为题作文,具体叙述我们带小女孩来到中国,使她过上幸福生活的情景。

(3)变更式。可变换文中某一条件,引导想象条件变化对事情发展的影响。如《凡卡》阅读后引导想象:如果信封上地址详细且贴上邮票,事情将如何发展?让学生以《收信以后》为题作文,引导想象爷爷收信后千方百计去城里看望凡卡,正碰上凡卡被打,爷爷悲恸欲绝的情景。

(4)反向式。可逆反文中某一条件,引导推理事情的发展。如《跳水》阅读后这样引导:如果小孩遇险后船长惊惶失措,事情会如何发展?结果会如果?让学生以《孩子遇险后》为题作文。

(5)聚会式。让课文中的有关人物聚会于一个特定的背景中,以想象其情景。如《一夜的工作》读后,可引导学生回忆有关总理的课文,并着重回忆《千里长街送总理》中那催人泪下的情景。进而以《送别中的队伍》为题作文,让学生叙述清洁工(《温暖》)、护士(《周总理的睡衣》)、战士(《送雨衣》)于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情景。

(6)转换式。借用课文题材,转移叙述方式。如《海底世界》读后,教师可这样引导:如果你去海底“浏览”,回来后会怎样向伙伴们介绍?让学生以《海底归来》为题作文。

(7)实现式。抓住文中人物的希望点,引导想象希望实现的情景。如《粜米》读后,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旧毡帽朋友明天的希望是什么?如果米价不跌,情景会怎么样?让学生想象农民粜米后喜气洋洋上街购物,回家后全家欢乐的情景,这就与文章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学生明白,在旧中国,农民的美好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8)借用式。借用课文情景,引导想象作文。如《少年闰土》读后,可让学生借用月光下瓜地“清幽美妙”的画面,想象成趣,进而成文。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依赖想象。要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就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开始。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拓他们的写作思路,不断创意出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想要的而且能够写的东西,才能使作文教学成为创造性的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凌森泉.作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

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2]陈文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J].江西

教育,2001(3).

(贵港市港北区西江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想象力作文教学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