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化学“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2009-06-13 05:51李春霞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风景金属化学

李春霞

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我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让化学“活”起来,让课堂生成美丽的风景呢?我个人认为:应把课堂的舞台开放,让学生尽情发挥。下面我将从“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教学的两个片断来说一下我的做法。

一、知识源于生活,活化知识

知识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思维与知识的距离,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拓思路,进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讲“金属的化学性质”时,我首先创设情景:出示一条“金项链”,怎样来辨别它的真伪?(前面学习合金时,学生已经知道黄铜与金的外观极为相似)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的情绪立刻调动了起来,他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气氛非常热烈。班长刘长玉首先发言:“锌可以与酸反应制氢气,可以把项链放在稀硫酸中,如果有气泡冒出,那就可以说明是假的。”语文课代表段淑娟说:“俗语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而铜易与氧气反应变黑,我们可以把它放在火上烤烤就一目了然了。”她的精彩发言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机灵鬼刘赛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说:“电视剧中总是用牙咬的方法来鉴别金的真伪,我们能不能也用这种方法呀?”这一问题一提出,一场有秩序而又热烈的讨论开始了,同学们从物理性质上找依据,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课堂陷入了沉默。这与我估计的差不多,学生还没接触过金属与盐的反应,我刚要张口,“化学小博士”王卡不慌不忙地说:“前几天,我看‘探索与发现节目,讲的是古代青铜剑的冶炼和铸造。铁和硫酸铜能反应产生铜,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一原理来实验呢?但具体的方法我说不太清楚。”“化学博士”真是有心人,确实有学习的主动性。到底行不行呢?我把目光投向学生,“爱学习”的耿淼淼站起来说:“可以的,我已经预习过了,活泼的金属可以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中置换出来。”听到“活泼、盐”这几个新词,同学们向耿淼淼投以敬佩的目光,但面孔上也带出了疑问,这正是我想要的。生生智慧发出碰撞,必然会生成更美的风景。

知识源于生活,活化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是学好一门学科的动力之源。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畅所欲言,个性得到了张扬,知识得到了拓展,创新才能应运而生,学生敢想敢说,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二、探究未知,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首先要创设有利于动态生成的氛围。而化学教学中创设这种氛围最好的方法就是开放实验。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既起到验证所学知识的作用,也起到探究未知的桥梁作用,当然学生也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使课堂生成美丽的风景。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自己观察、自己思考、总结归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这一环节时,我就采用开放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学生热情高涨、兴趣十足。

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化学药品,你想通过哪些方法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我想利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来证明。”“也可以利用金属与酸冒气泡的多少来进行比较。”“我认为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液体药品在取用时,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学生非常兴奋的说出许多方法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由于时间关系,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方案,分组进行探究。

实施要求:

(1)先明确相关的化学知识。实验操作中要遵守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每四个组一个试验。(金属+氧气;金属+盐酸;金属+硫酸)组内同学团结协作,明确试验目的,选择药品进行试验。

(2)人人动手操作,相互合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

(3)试验完毕,每组推选一名选手站在讲台前汇报你们的方案,其他同学补充,并及时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提问,各小组在讨论和探究时如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交全班解决。

(4)最后根据展示选出一组最科学、合理的装置,对此设计的小组同学表扬奖励。

我的话音刚落,课堂立刻沸腾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画、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正所谓“有思则明,明则通,通能应变”。同学们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设计了多组实验,同时知道了试验的逆向思维,并养成废物利用的意识。

实验结束,各组学生代表你争我抢地冲上讲台。代表发言积极,学生讨论热烈。整体探究实验设计合理,结论准确,讲解清晰,这个过程中老师就是一个指导者,给予适当的点拨,就连平时不言不语的邵小飞同学也讲得头头是道。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给予任何提示,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设计出很多方案,然后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自我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平等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形成了精彩而美丽的风景,其收获已远远大于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知识本身。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随时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实验手段与原理和生产实际、日常生活问题相联系,让化学内容“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课堂也就必然会生成美丽的风景。

(邹平县新世纪中学)

猜你喜欢
风景金属化学
从发现金属到制造工具
致命金属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金属美甲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
让金属变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