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淑萍,郑祖伟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首席讲座教授、“市场派”经济学家郎咸平在谈及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创业问题时说:“现在的大学生刚毕业就‘有幸遇到60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他们在这场危机中所能学到的,将是前所未有的经验和应对策略。今后经济一旦回暖,现在的这些大学生必定是创业者中走得最稳健的一代。”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将超过600万,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高频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进行鼓励。但有调查数据显示,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1%,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只有4%。如此看来,要想真正成为“创业者中走得最稳健的一代”,大学毕业生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创业需要天赋
与往年相比,如今不少大学毕业生们在求职之路上屡屡“碰壁”后,开始大胆地选择创业。近日,大学生上海创业的准入门槛和成本进一步降低,毕业两年内的上海高校毕业生投资建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即可。目前在上海,平均每天有200多名大学生对此项利好政策进行咨询。
对此,中国中小企业协会顾问、中国战略学研究会企业发展战略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瑞通四方职业能力训练中心主任张其新认为,此举只是暂时解决了注册资本问题。
一般情况下,创业过程要持续一两年的时间,最开始创业时的资金虽然并不是很多,但还是需要个人筹措。“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呢?如果一两年之后发现不适合创业,再去选择就业,就会发现和自己同年毕业的同学已经从一般员工成长为总监或者主管了。这种差距比资金浪费更可怕。”张其新说。
张其新认为,应该对大部分学生进行就业方面的引导,创业可以鼓励,但一定要有针对性。“只有在校园里就显示出极强的创业天赋的学生,我们才应该鼓励其创业。”
提升竞争力是根本
随着今年大学生毕业时间的逼近,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近日,天津出台新政策允许高校毕业生零出资创业。放宽学籍管理,在校生自主创业的,两年内保留学籍。提高贷款额度。对此,有关教育专家认为,此举并没有从长远出发,考虑到这部分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后果。
北京师范大学黄元河教授认为,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抱着功利化的心态,对大学生的发展都有百害而无一利。令他深有体会的是,现在很多学生急功近利,平时涉猎不广,考试时临阵磨枪。“很多以前难以发现的问题在经济危机中一下子暴露出来,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不是需要提高等问题。”
真正的危机不是金融海啸,而是对危机的无知和低估。一位教育专家建议,“还不如给大学生发几百块钱的补助金,让他们想办法去学习,给自己充电,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了解,上海首个“大学生创业见习资助项目”已正式启动,首批266名来自高校的创业见习生,将进入120家创业企业实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将对创业见习人员和见习企业给予经费支持,提供见习学生每人每月1 000元的补贴,而企业将视情况给予见习学生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的补贴。大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将接受一系列创业培训,提升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竞争力。
先调研再行动
大学生创业,梦长路更长,创业绝非“拍拍脑门”那么简单,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千头万绪,“一窝蜂”地忙着创业,效果未必好。
陕西省西安市对该市大学生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7.46%的西安高校毕业生考虑过自主创业。但另据不完全统计,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以上,而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
对此,张其新说:“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生,就是在社会上打拼多年的人,创业成功率也非常低,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还是就业问题上应该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从长远出发,为自己定位。”
“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也可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创业。”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说。他建议大学生平时要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创业前,可以先到相关行业领域工作一段时间,为自己日后的创业积累经验和人脉。
大学生本身的创业意识如果不及早培育,毕业后的创业必将是无源之水。在冯军看来,大学生创业者一般资金实力较弱,选择启动资金不多、人手配备要求不高的项目,从小本经营做起才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