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实践与探索

2009-06-13 05:51李海波
成才之路 2009年10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李海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课堂,给教育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给教师展示才华搭建了现代化的平台,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古老的黑板、粉笔对学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可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然而如果滥用多媒体,违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一、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1.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

在大屏幕前,教师将传统教学中无法展示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通过画面去欣赏“春”的千姿百态,聆听“潮”的汹涌澎湃,感受“莲”文化的无穷魅力。动静结合、声像俱佳,学生乐学,老师不累,语文课上其乐融融。如在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时,传统教学中,去过苏州的老师还好点儿,没身临其境的只能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真是老师心里犯嘀咕,学生课下真糊涂。如今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们边欣赏园林实景边聆听课文范读,耳闻目睹,真正是“游”了一番苏州,这一遍下来园林的美妙不用多说也明白了八九分,再看课文已是一目了然。最后请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老师提前按课文描述的内容制作好课件,让学生对着画面配解说词,学生们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绍,俨然一位当地的导游,此时的学生有新鲜感、成就感,因此个个兴趣盎然,整个课堂气氛热烈。

2. 创设情境,感染学生

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传统教学中通过精心准备导语或范读课文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现代教育我们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知到了美,就能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事实证明此种做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增大容量,长课短讲

传统的一节课紧紧巴巴,一篇课文至少要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的深一些的甚至要讲一个星期。多媒体在此则显示了其优越性,它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须再写,轻轻一点即可完成,问题也无须重复两遍三遍,已经摆在大屏幕上了,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须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下来时间节约不少,课的容量自然加大,长课短讲成为可能。如讲授传统篇目“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有关节选,学生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热火朝天地谈感受,贾雨村的忘恩负义、门子的阴险狡诈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甚至一节课就完成了。这时的多媒体就像是在学生和课文间架起的一条高速公路、一座立交桥。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

1. 不求实效,只玩花样

多媒体教学走进校园之后,我们看到一堂堂推优课、公开课无不采用这种形式,学校及有关部门也热火朝天地推出多媒体课件比赛,这些似乎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今的老师不采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于是语文课堂上出现了一轰而上把“好看”当做最高标准的现象,只要界面好看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课堂实效倒被放在一边了。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新生事物面前,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责任,守住我们的位置。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决不是我们的灵魂。语文教学要有自己独立的品格,可以迎接挑战,但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成为多媒体教学或网络教学的奴隶。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把实事求是作为最高标准,摒弃急功近利的做法,努力提高素质,充实自我,使讲出来的课内容丰实,条理清晰,这样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能实实在在给学生以收获,也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2. 忽视基础,舍本逐末

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四门功课,可有的老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后就忽视了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变成“听说读写”为“看”让路了。一节课学生主要在看屏幕,课本笔记反而给丢在一边,更不用提读文章了,如此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不读怎能感知课文内容,如何赏析作品语言,体会作者感情?违背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的做法是很有害的。

另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会受到限制。文章所表现的内容教师已明明白白展示出来了,学生不用动脑子,长此下去想象的翅膀会不会退化呢?尤其是在诗歌的讲授上,这一弊病就表现得更为突出了。诗歌是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丰富的内容,这种内容是需要自己去体会和添加的。恩格斯曾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有的老师图解诗文,让学生一览无余,将含蓄美的诗歌变成一杯白开水。学生的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

3. 师生交流,受到阻碍

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可多媒体一旦设计好了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师因为初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与学生的交流也就“省”了,师生的互动受到阻碍。师生情感交流产生隔膜,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三、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发展方向

1. 扬长避短,注重实效

钱梦龙先生曾评价现代教育技术有三种基本态度,一是拒绝,二是追风,三是勇于实践。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手段,用在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而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纯粹为运用多媒体技术而教学。利用语言能讲清讲透的,就不一定非用多媒体,切不可搞形式主义,使课堂教学变成各种电教手段的演示会。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和存在的误区,不去拒绝,不赶时髦,而是以教学效果为准绳,扬长避短,勇于实践,实实在在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一辈子负责。

2. 因“材”施教,灵活运用

制作和使用多媒体,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这篇教材适用多媒体则用,不适合则不用;用小黑板、投影仪、录音机能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多媒体;多是文字表述的不用多媒体;在空旷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师生交流不理想的不用多媒体。另外还可以根据文章体裁决定是否采用多媒体,如说明文,像介绍建筑物、工艺流程等内容,学生了解不多,学起来困难很大,如果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资料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清楚明白的效果。再如叙事、抒情一类文章,关键在揣摩、领悟上,用了多媒体反而会限制学生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本着实效的原则,灵活运用。

3. 互助互利,形成体系

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制作课件上,占去了潜心备课的时间,如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制作起来更是费时费力令人头疼,一旦做成只使用一次两次就束之高阁又实在让人心疼。教师等于把精力用偏了,课件是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的,只有备好课才能找准重点和难点,才能制作出相适应的课件,备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这就要求学校和教育部门能为老师们多提供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分门别类,使课件也形成一个体系。总之,应让这一高科技的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河南省电化教育馆)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