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正在飞速发展,我们现在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无孔不钻。今天的社会信息传播渠道丰富、形式多样,强烈震撼着人们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整个社会充满了形声光电文字画面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如果还是凭借一支粉笔—张嘴来教育学生,那喋喋不休的话语自然像一只蚊子的哼哼声,显得单调苍白呆板无力。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631(2009)12-0138-02
多媒体CAI是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也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严峻挑战。传统的语文教学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语文材料的容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广泛的涉猎,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一两天、一两次强化训练,一两篇优秀范文的讲解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而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信息社会的要求,没有一定的训练量,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很困难的。这个问题电脑便能解决。电脑不但能储存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还可以随时检索和显示,利用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得到我们所需的任何一种像“大海捞针”一样的信息,提取量大,显示质量高,可使语文教学做到大容量。这样,就可把学生直接带到训练的语境中,让学生经受一定广度、深度和难度的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敏捷、严谨、周密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很大。
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CAI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现与教学相关的画面、意境,也可适当地配以音乐,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器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生才能想作者之所想,感作者之所感。如在教学《听潮》时,由于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从未真正领略过海潮的景象,即使教师如何生动形象地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文中对海潮景象的描绘,很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更谈不上欣赏了,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克服这一不足,将潮起潮落的景象,以及海潮的声音真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对抽象的、模糊的“海潮”有了感性的认识,学生自然就能融进海睡、海醒、海怒的真实意境之中。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为他们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打下一定的现实基础。对于南方的孩子们来说,要学习《沁园春•雪》恐怕是不能很好地品味词句所展现的意境,自然就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多媒体将北国冬季广袤无垠的冰天雪地景观展现出来,那么,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到词人毛泽东的词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蕴含的豪迈情怀。
笔者在教《春》这一课时,运用多媒体先播放歌碟《春天在哪里》,师生同唱,入情入境,然后在屏幕上再现春来人间的一幅幅画面:风和日丽、山青水秀、土润草绿,柳条轻轻摆动,风筝高高飞起,孩子们尽情欢跳,鸟儿叽叽喳喳……配以音乐,这一切刺激着学生的视听觉器官,使学生产生愉悦之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兴致很高,就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配乐听读并学习这一课。学生眼看文字,耳听音乐,那鸟儿的鸣啾声,泉水的叮咚声……学生入情入境,陶醉于优美的文章中,就真切地感受到春来人间的美好景象,自然生发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动画展示,引导赏析,揣摩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如数据、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进而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抽象的图形、数字、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有利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真实地看到作者在文中所状之物,所写之景。例如教学说明文《松鼠》,同学们真正见松鼠的几乎没有,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松鼠的特征?我们不妨先放一段关于松鼠的影片,让学生从画面中去总结松鼠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追问:这些特点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学生有的从外形上总结其特点,有的从生活习性上去归纳,有的从其它方面去概括,这样自然就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翻开书本来,朗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松鼠的。文中写了松鼠的哪些特点?是从哪些方面去体现这些特点的?这样,学生在比较中读,在读中赏析,就自然学到了作者细致观察事物以及准确生动地说明,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为什么写松鼠“面容清秀,睛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也能揣摩“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用“衬”字为什么不用“配”字,还有“身子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这一“躲”字是怎样写出松鼠形体的奇特……学生学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了词语的准确,对于他们写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作用。
三、冲破时空,通过纵向横向联系,系统学习有关知识
由于计算机具有储存、自动编排归档和随时检索的功能,教学材料不再是相对固定而无法增补改变的了,而是以最快的速度,为教材编入新的语文信息,并随时以不同的形式提取和积累。多媒体CAI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信息的处理,组成图、文、声、像并茂的演播系统,可进行视听一体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不足,更能有效地扣击学生形象思维的发散收束提炼深化。
如教学《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所在的这一单元,我们可以在教学前搜集古今中外的、各种各样的一些桥,贮存于计算机中,到用时根据需要从计算机中调出,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不仅观察到了桥的外形及其构造特点,还能从不同桥的特点了解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等,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习这一单元奠定了基础。教学《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可利用多媒体投影有关历代书籍的一些画面,学生从其形状、材料及其使用就能从中获得知识,在比较中了解书籍的演变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历史,还受到了思想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笔者在教《愚公移山》一文时,就曾用多媒体引发学生兴趣,引入乐学之境,效果很好。在打开课本之前,先放歌碟《愚公移山》,把学生引入雄壮优美的音乐境界,激起心灵的求知欲望。在投影屏幕上,左边是歌碟中的画面及歌词,右边是课文文字滚动播出。这样,学生在欣赏歌词及画面的同时又初识了课文,视听结合,动感画面,充分调动情感,激发兴趣,先声夺人。在此基础上自然引入新课,投影“学习目标”,然后听录音朗读,熟悉课文,读书思考,再进一步逐层深入提问释疑。学习过程中又根据需要有步骤地投影有关知识图片,落实知识点,入乐学之境。在指导背诵时,将背诵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投影到屏幕上,学生按此方法去背诵,效果很好。小结时,再次用屏幕展示愚公石像,在石像上题“愚公精神”四个大字,以“新世纪更需学习愚公精神”自然进行德育渗透。这样通过形象教学,化无声语言为有形的形象和有声的乐曲,引发学生兴趣,把思维训练、创新能力训练熔为一炉,视听明理,开发智力,达到了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CAI,充分挖掘课文内涵,对于打开学生联想的闸门,启发积极的思维,把课文中“静止”的语言变成“活动”的形象,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崔彦清(1973-),男,甘肃秦安人,秦安县兴丰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