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模式的思考

2009-06-12 09:46张林兵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9期
关键词:可行性分析

张林兵

摘要:本文试图总结归纳出我国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的可行模式。首先研究事关开发区产业发展的重大切入点,然后构建开发区产业的“可能性”框架,同时建立针对特定产业的“可行性”基准,最终通过深度分析,比选出适合开发区发展的产业门类。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可能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1概述

1.1经济开发区定义与类型

以1984年我国第一批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为起点,中国开发区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不断深入,目前已形成了一个包括国家和地方不同级别的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类别的开发区大家族。

经济开发区的概念可理解为:为实现地方产业与经济发展目标,由政府或企业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有一定规模的区位环境。它具有如下特征:①是为实现地方产业与经济发展目标而建的区域,是一种区域发展政策工具;②是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区域,以城市为依托,具有自己的母城;③具有内部统一性的区域,体现为产业间具有联系;拥有生产、居住、游憩等多样化服务功能;统一由一个行政主管单位或公司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等;④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⑤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区域。

需要指出的是,从园区发展演进的角度考虑,可以认为世上诸多称谓的园区,均是各国产业园区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和阶段的产业内涵差别及其需求差异的反映,在此不做一一界定。只作两点说明:第一,国外众多研究均集中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园区(science parks)上,一般使用科学园区作为总概念来统筹诸多分类,而科学园区也代表了产业园区演进的较高形态。第二,国内目前最多的园区形态就是开发区。随着中国加入WTO,开发区政策区的概念将逐步淡化,可以认为今后开发区实质上就是各类产业园区。因此本文不特别说明是哪类产业园区,而是以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并选取九江开发区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1.2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的特殊性

1.2.1规划任务:为发展生产力导入目标产业

开发区的最根本任务是产业发展。各类城市开发区在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在产业发展上则存在着各自的侧重。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所采取的战略选择,其目的是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所采取的战略选择,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加速实现中国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从根本上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1.2.2规划立足点:立足当地,瞄准区域,构建“输出型产业”

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在于,通过满足区外需求,带动区内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即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是面向区外的输出型产业。这里,产品或服务的输出,不仅仅指区内厂商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移动到区外,从而交换回货币,还包括区外人口到区内消费当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输出”的经济含义,是指区域产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要供区外购买和消费,并获得区外的货币收人,“输出”的关键是要有区外货币的流人,而不是产品或服务的移动。

1.2.3规划对象:较为纯粹,偏重工业产业

根据我国所处的整体发展阶段,目前开发区产业规划的主要对象是工业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长珠三角区域各类开发区的主要对象为先进制造业,而中西部广大开发区的对象主要为一般制造业。

1.3当前产业规划的一般方法与理论

1.3.1产业规划的一般方法

通过对若干典型规划成果的分析,可知当前产业规划的一般做法:首先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分析,以明确当前产业问题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其次根据全球、区域或周边城市产业转移、区域政策和本地产业特征等,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优劣势;再次,针对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如结构升级、集群化、高技术化、区域协调分工等,并按一定标准确定优势(或主导)产业及其战略;最后,根据现状产业分布和“发展连片、企业进园”等原则,确定“点、轴、带、圈、片、区”的总体布局,或提出优势产业布局意向、明确各区区产业类型及规模:有些则将产业布局任务交给空间部分。

1.3.2产业规划的基础理论

经济、产业发展的理论主要是各种“发展阶段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经济空间分布理论主要是“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理论”等;在工业布局规划时,“产业结构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主导产业理论” 和“比较优势理论”。另外,许多学者都视“区位论”、“点一轴开发理论”、“增长极理论”为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

因而产业规划的基础理论主要有:发展阶段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导产业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全球化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各种不均衡发展理论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点一轴开发理论、梯度推移理论,以及一些优势产业相关理论等(如表1所示)。

1.3.3产业规划的不足之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规划市场进入了大发展,无论是项目数量还是收费总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大量的相关研究机构进入这一领域,并编制了一批成果。这些成果(尤其是产业规划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有规划中的空白,但它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针对性不强、逻辑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最终定位缺乏深入论证。

2产业规划创新思路与方法

2.1选择研究切入点

产业规划的第一步非常关键,即怎么找到切入点。

笔者认为切入点就在于选择关乎开发区发展的重大要素,通过对这些要素的集中分析,找出产业规划的突破口。根据相关研究文献及项目经验,笔者归纳了三种,分别是“问题导向式研究法”、“目标导向式研究法”和“特质导向式研究法”。这三种研究法得出的最终结论的合集,是开发区可能导入的产业集合。因此,这种研究方法也可称之为产业“可能性研究”。每一个“可能性”都表示了影响开发区的一种关键因素。

当然,每一种发展“可能性”的选择都需要对现状基础资料进行扎实、深入的汇总、梳理与分析。

2.1.1问题导向式研究法

以“问题——可能产业”为基本逻辑线索,在开发区与所在城市发展现状上归纳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可能产业)。这种方法一般基于现状开发区发展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或瓶颈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导向式研究的优点在于对开发区直接存在的经济与产业问题,提出对策,效率较高。

当然,对问题地挖掘并不能停留在表象的、细微的或次要的问题上,而应透过表象,看清深层次的问题,比如产业定位是否合理、产业政策是否奏效等核心问题上。否则,产业规划研究只会流于形式,抓不住主要问题。

一般的,这些问题包括:城市总体产值低,需要发展一些GDP效应显著的产业,如钢铁、汽车、化工等;城市就业问题突出,低层次劳动力严重过剩,就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鞋帽等;城市滨水,就应该研究是否有可能发展临港、临水产业,如石化、造船、钢铁、出口加工等;城市交通不便,首先应发展满足于本地市场的属地型产业。等。

2.1.2 目标导向式研究法

一般以“目标——可能产业”为基本逻辑线索,根据城市或园区提出的发展目标,进而提出为实现城市目标所需导入的产业(因为开发区是城市产业发展的主基地)。

这些设定的目标一般具有纲领性、战略性等属性,大多由政府提出,或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或规划”中,也可体现在政府出台的涉及社会经济重大发展内涵的“战略性文件”中。

如中部某市毗邻南京,该市提出“东向战略”,其政策意图无非是接轨南京都市圈,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对这一目标的解读就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南京城市经济、大力承接南京市的产业转移、融入南京主导产业的配套体系,那么该市经济开发区就应将南京市正待、亟待转移的产业纳入优先考虑的范畴,这些产业也是该市“可能”发展的重点产业。

又如有些城市,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就应该将金融业作为“可能”产业加以研究。

2.1.3特质导向式研究法

特质,即,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而值得特殊关注的软性资源或物化资源。如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产品品牌,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甚至是地理区位条件等。

如河北曹妃甸港口所在地唐海县,由于先天的深水港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县域经济迅速进入快车道,一批临港产业(重点是航运、钢铁、石化)蓬勃待发。因此,当地开发区“可能”发展的就是临港产业(重点是航运、钢铁、石化)。

又如深圳,在特区设立之际,其最大特质即为毗邻香港,如何有针对性的利用香港的资源和条件是深圳

的最大发展课题,当地开发区利用本地低廉的成本,承接香港产业转移,“可能”发展的产业就是香港亟待转移的产业。

当然,发展特质也是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需要时刻总结、归纳。

2.2构建“可行性”框架

产业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实施性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产业规划的成败。笔者认为,产业发展”可能性“与“可行性“的“一对一“研究,有助于定位目标产业,“可能性”是开发区最可能发展的产业类别,提供选择的最大框架;而“可行性”则是对每一可能产业进行甄别,比选出符合开发区实际需要的产业。这一步骤通过“特定产业深度比选”来完成。

在“可行性”分析阶段,笔者借鉴了5力模型 的做法,构建了“可行性分析的5力框架”(如图1),该5力分别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属性、资源供给、竞争威胁和市场因素,具体阐述如下:

基础条件。指的是产业现实基础、劳动力供给、研发,以及基于产业协作的产业集群状况。

产业属性。指的是产业具有的自然属性(密集型)、空间依赖条件;产业经济效益与关联作用(平均利润水平)。如按照国际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的直接收入与带动的间接收入之比为1:4;又如万吨TEU对腹地经济一定比例的带动作用;载入石化工业对临港地带的特殊偏好。

资源供给。指的是产业所需的自然资源,以及获取资源的能力;

竞争威胁。指的是竞争对手的实力与能力;

市场因素。指的是产业所针对基础市场的规模,以及该市场的成长性。

2.3深度比选产业

对“可能”发展的所有产业门类,按照“可行性”分析的要求,逐一比选,进而确定经济开发区的目标产业。

2.4九江案例解析

2.4.1九江开发区“可能性研究”

在九江开发区产业研究中,笔者从上述三个研究切入点展开分析:

1)问题导向式。根据:江西省经贸委网站统计分析,2006年江西省30个重点园区中九江开发区从业人员的人均工业增加值排在第15位,仅为3.19万/人,总体偏低。

因此,产业上的“可能性”就是大力增强开发区实力,积极发展工业,特别是那些GDP和利税效应明显的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

2)目标导向式。九江市被定位为江西经济中心城市,所以江西省的产业目标是九江的“可能”产业。江西省提出十一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如下所列:

支柱产业。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造业、中药和生物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业。

特色产业。生物制药、造纸、矿产;

3)特质导向式。区位特质,发展市场指向性型产业。在我国中部地区,九江的区域地位非同一般。九江位于江西省北部,毗邻三省(湖南、湖北、安徽),其市场范围可辐射包括江西在内的四省(初步估计腹地人口上亿),这一区域地位赋予了九江可资发展的特殊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以九江为例,可以将九江以外的产业投资称作外源型经济,这种经济一般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是成本指向型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生产环节为主,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参与周边市场竞争的能力并不强。第二类是市场指向型企业,企业落户九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占有本地及中部省份市场,通常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品牌优势。九江周边区域尽是人口密集区,且交通便捷,有利于市场指向型企业的布局(如图2)。

市场指向型产业主要是一些生产终端型产品的产业,这些产品被直接用于消费,如食品饮料、消费类电子、汽车及零部件等(主要是与住和行密切相关的终端型产业)。

港口特质,临港型产业。九江市开发区临江而居,可用沿江岸线超过10公里,水深条件满足5000吨级船停泊,是发展临港(临江)的理想区位。

从国际和国内的临港工业产业发展模式来看,临港地区大都发展以下几类产业(大进大出型产业):

石油化工产业,比如上海南部、杭州湾畔的上海化工产业区(奉贤和金山),以及浙江省环杭州湾各市,也在或多或少的发展石化产业;因为水运单位运费较低,一次性运输量大。

钢铁产业,比如上海宝钢,以及搬迁后的首钢(位于河北曹妃甸);这类产业主要考虑原材料的低成本运入(大批量铁矿石的运输),以及燃料、辅料(大批量煤炭的运输)的运输便利性。

修造船产业,比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厂、浙江舟山的造船基地等,还有长江岸线江苏段大量的修造船基地。船舶作为水上运输工具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是临港产业。

物流,港区的配属产业,如上海大小洋山深水港的物流作业区、江苏沿江的物流园区等。

2.4.2 九江开发区“可行性分析”

针对九江开发区,本文以“可能”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试做如下“可行性分析”:

基础条件。九江当地的昌河面包车和微型轿车生产线,年产量约3万台;具备了一定的产业配套能力;汽车产业多年的发展,已经培养了一批专业劳动力,并形成一定的微型轿车研发技术积累。

产业属性。该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意义较大;在空间上没有特殊的要求;产业本身追求规模效应,对周边产业配套有较强的需求,一般由总装厂为主,形成空间上的产业集群。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江苏盐城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资源供给。在九江范围内,没有大型钢铁厂,汽车用板材需要外地购入,且本地汽车企业因产能地缺乏侃价实力。

竞争威胁。在九江本地,没有其他汽车厂家;由于受产能和产品规格限制,昌河微型车几乎不能扩张到其他市场;整个企业远未达到汽车产业规模效应的基础产量。产品较低端,面临品牌汽车的竞争;

市场因素。第一,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在日益增长,而且长期态势良好,中西部市场也不例外。第二,面包车和微型轿车的市场规模有限,地区市场较小,难以长期维持。第三,国内各大汽车厂家处于扩大产能、到处圈地的规模型发展阶段。

结论

九江开发区汽车产业有一定产业基础,同时考虑到产业关联作用较强,且远景市场较大,应该大力发展;在策略上,应导入优势企业和品牌,适当充实并提高产能;以中西部为目标市场,以中低档轿车为主打,迅速形成产业集群。在空间上,按照30万辆的产能留足所需用地。

3产业规划的模式构建

经过上述分析,笔者初步归纳了一种较为全面、可行的产业规划模式,它所确定的产业不是凭空生成或预先设定的,而是经过“可能性”筛选与“可行性”验证之后的结果。这一模式不仅具备研究上的完整性与逻辑性,而且符合实施性与操作性要求,本文姑且称之为“可能性、可行性”碰撞模式(如图3)。

4结语

规划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影响规划最终成果的因子也非常多,笔者认为,“成功的规划”就是抓住了影响规划的关键因素或重要因素,而不是所有因素。产业规划也是如此。

本文将为规划师提供一种研究产业规划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既能把握住规划的可能关键因素(特质),又能提供每一特定产业的“可行性”依据。“可能性”犹如纵坐标,“可行性”恰似横坐标,“坐标点”就是目标产业。

当然,产业规划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它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迁而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黄勤、刘豫川 对区域主导产业研究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8月

[2]夏南凯 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年

[3]郑国、王慧中国城市开发区研究进展与展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71046

[4]盛鸣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技术流程 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总第123期

[5]孙明芳、王红扬 产业规划的理论困境及其突破 河南科学 2006年2月第24卷第1期

[6]郭志刚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编制研究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6年6月第12卷第2期

[7]陈国铃 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与区域产业选择的对策 2006-10-14

[8]刘国靖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07年第6期 理论与实践

[9]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部分规划成果

猜你喜欢
可行性分析
人行天桥改造可行性分析
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可行性分析
数学建模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