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多陪伴 孩子更聪明
英国近日发布的一项大规模的研究报告指出,与父亲相处时间较多的儿童,日后会较为聪明,而且较有机会攀上高于父亲的社会阶层。
“太忙了,没时间陪孩子。”“孩子还小,主要由妈妈照顾,爸爸没有要做的。”在陪孩子这个问题上,很多父亲都有这样的感慨。
据北京多家早教中心介绍,目前父亲参与亲子活动的比率不足20%。而《新京报》联合搜狐母婴频道所做的调查也显示,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小时,超过60%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超过20%的父亲并未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专家表示,从孩子一出生,父亲的陪伴就很重要,除了让孩子感受到宽广的父爱、坚毅的品格外,父亲的许多特质会格外影响孩子的智商与情商。
加拿大早教专家、Kindermusik中国区导师代表Sarah Peel Li说,与父亲有较强的感情连接,有助于孩子在认知能力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这种影响从孩子出生一直能延续到他们长大成人。另外,父亲和孩子的互动行为与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学习是有直接的关联。“在父母双方都工作的家庭中,爸爸对2~3岁大的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和学习有着比妈妈更明显的作用。”
“孩子经常会以爸爸为目标,一位好爸爸会是孩子一生的偶像与榜样。这也是为何爸爸陪伴多的孩子更容易跻身高于父亲的社会阶层的原因。”宝宝树多元智能研发专家董鑫炎炎这样解释英国的研究结果。
(豆豆摘自《新京报》)
有感于钱学森家教就是“不教育”
钱学森长子钱永刚在《南方日报》“读者月”科学讲座上透露了关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及钱氏“科学家族”的许多故事。钱永刚说:“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那就是‘不教育。我们家要说‘言传,几乎没有,主要靠‘身教。”
家教就是“不教育”,这看似不可思议的教育理念,却充满了哲理。从钱永刚的介绍中足以体现这种“不教而教”教育理念的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钱学森独特的家教法,值得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认真反思。
要说家长们不关心孩子的成长委实有点儿冤枉,可家长们常常忘记自己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忽略对孩子做人品德上的培养,总是围着一个“补”字打转。一家攀一家将孩子领进各类培训班、补习班、辅导班、才艺班。如此“恶补”,对家长来说,“牛扣桩上也是老”;对学生来说,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而有的家长干脆做起了“甩手掌柜”——将父母的义务、家长的责任、长者的榜样全都“移位”给了老师,殊不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最好的“培训班”。再看看某些家长的言行,不是身教,简直就是教唆——旁若无人地揿着手机翻看短信并与其他人“交流共赏”,不避讳孩子而津津乐道于那些“黄色段子”,在茶余饭后的一笑之余可曾想到身边孩子的感受?可曾想到孩子们的“灰色童谣”几乎源于黄色短信?
“钱式家教法”的核心就是一万次言传不及一次身教。因此,家长们应当充分意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榜样影响孩子,与学校、社会一起共同为青少年成长营造一片绿荫。
(超然摘自“浙江在线”)
“冰箱父母”养出孤独孩子
大量的研究者为寻找孤独症的原因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依然无法揭开孤独症发病的神秘面纱。但有专家提出:孤独,是因为有“冰箱父母”。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的父母都很聪明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他们都有强迫的性格,对孩子缺乏温暖,使孩子在情绪发育中受到干扰而造成孤独症。这种“冰箱父母”的理论认为,孤独症患儿的大脑并没有损害,只是父母在心理上对孩子的排斥和虐待,致使他们逃入一个梦幻的世界。
(王芳摘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