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义平
“妈妈,帮我拿衣服!拿裤子!拿袜子!”几乎每天一大早,当我埋头于家务时,儿子震天的“求救声”就会如雷贯耳。
我常常只得停下手头的活,匆忙来到房间,打开橱柜,从一大堆衣服中找出儿子的衣裤……忙完后,又不禁抱怨: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好养,5岁的儿子连穿衣都要操心……看着他那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心中不由地生出一丝忧虑。
为了培养儿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为了解放自己,思量再三,我下定决心放手,让儿子对自己负起责任。
第二天,当儿子的“呼救声”再度响起时,我没停下手中的活,而是高声应道:“妈妈很忙,你自己拿一下吧。”“哦,知道了。”儿子的积极回应大大出乎意料。我心头一惊:原来儿子不像想象中那么懒惰和依赖。
正当我疑惑时,房间里又传出儿子的喊声:“妈妈,找不到,你把衣服放哪了?”“哦!”我猛拍了一下脑袋:儿子的衣服和我们的衣服是放在一起的,想要让儿子从那么一大堆衣服中找出自己的衣服,当然太难了。想到这,我又不得不进入房间,让儿子自理的第一次尝试宣告失败。但这次经历让我清醒地意识到:儿子依赖,自己难辞其咎。接连好几天,我从两方面着手准备。一是和先生达成一致意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二是为儿子自理创造条件。
首先是划分衣柜区。星期天,我邀请儿子一起重新整理了衣柜,并特意将衣柜划分出儿子的专用区,在他的“领地”内再划分三个角,分别放上内衣、外套、裤子。由于儿子参与了劳动,很快就熟悉了自己的物品摆放位置。
其次是教儿子整理衣物的技能。我知道,特地让孩子学习某项技能,很容易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如果能将游戏与技能学习结合起来,发挥游戏特有的趣味性,必定能很好地提高儿子学习整理衣物的兴趣。为此,我编了一首叠衣服的儿歌:“小宝宝,要睡觉;先把门儿关关好,关左窗,关右窗;小小被子盖上去;小宝宝,睡着了;轻轻把他送到床。”儿子特别喜欢念这首叠衣歌,每次一念就是好几遍。两个星期过后,儿子整理衣服的动作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娴熟了。
从此以后,我遵循着“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的原则,放手让儿子去做他能做的事情,慢慢地,儿子给我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先是主动到厨房帮忙择菜了,吃饭时会主动帮着盛饭了;后来我洗鞋子时他会蹲下来用小板刷帮着刷鞋底了,会用肥皂洗自己的小短裤了;现在他又会拿着小毛巾帮着擦地板了……看着儿子的转变,我欣喜不已。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耐人寻味的是,表面上是说儿子转变了,实际上是讲家长开始行动了。由于我国家庭结构和家庭条件的显著改变,现在许多幼儿的家长曾经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更何况他们的孩子,于是很多孩子出现了懒惰和依赖性强的行为特征。即使家长想改变这种状况,也不知从何做起。文中的家长很聪明,因为她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懂得自省,这种“教学相长”式的家庭教育,对家长和幼儿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