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的功能

2009-06-11 10:22胡中惠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09年5期
关键词:腐败分子金钱斗争

胡中惠

朋友在一个敏感的单位从事敏感的工作。去年,他们单位的几位领导人涉嫌经济犯罪相继落马。唯有他安然无恙,一如既往。有人说他狡猾,有人说他幸运,有人说他怯懦……我问他:是什么东西支持你在金钱面前能“我自岿然不动”?他的回答很新奇:一首诗——白居易的《观刈麦》。

他说,自己在金钱美色面前也曾动摇过,在亲朋的游说下也曾软弱过,毕竟生活在商品经济社会。谁能否定金钱的力量与作用?为了警示自己,每天工作伊始,他便将这首儿时课本上的诗默诵一遍,特别是“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几句,更是烂熟于心。不是有所谓的“天天读”吗?他就是这样的“天天读”,然后精神抖擞地去战胜心灵中的另一个自己。

一首诗,一首文学性并不很强的诗竟有这么大的力量?很多人想不到。很多人不相信。我没有想到,但我相信:这不仅仅是一首诗的力量,而是信念的力量、理想的力量。只有持有崇高信念的人,才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神州大地的反腐倡廉也是一场战斗。我们的纪检部门、审计部门同少数腐败分子作斗争的同时,所有手握权力的人的心灵也在斗争,谁也不是天生的腐败分子。反腐败,割疮痍,制度与规则当然必不可少,严打深究也是一剂良药,可是,如果信念淡漠,理想缺失,还是有人会铤而走险,会“前腐后继”。天下的蔬果都是先从“心”开始腐烂的,如果说治本。“本中之本”就是要执政者本身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在物质诱惑面前总能葆有足够的定力。

荣毅仁先生的父亲荣德生生前有一个刻石题辞:“物洗则洁,心洗则清。”可是,我们现在多少同志注重洗脸注重洗澡却忽视洗心呵!毛泽东同志当年在一个讲话里讽刺有的同志脸洗得挺勤却不注重学习改造,今天读来仍有现实的警戒作用。只有经常洗心,保持心灵的洁净,心不腐,才不会身败名裂。

猜你喜欢
腐败分子金钱斗争
再婚老人如何走出金钱的“心结”?
比金钱更值钱的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关于加大对腐败分子处罚力度问题的思考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