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浅探

2009-06-10 12:07杜卫英
文学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基本功语言语文

杜卫英

说到教师的基本功,许多人认为是“三字一话”(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这是片面的,“三字一话”只是基本功的一方面,任教科目不同,教学大纲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其基本功则不尽相同。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则是听、说、读、写。按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就应该具有比学生更加过硬的读写听说的基本功。

一、“听”功

1以倾听孩子的心声为乐,做学生快乐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教师,首先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做他们忠实的听众,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或快乐的事,无论是与同学争执,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的责骂,还是获得某项奖励、回答正确一个问题等,他们都期望别人的关注。在与学生的谈话中,教师要乐于倾听学生诉说童言童语,并不失时机地巧妙点拨激励。让他们困顿的心灵豁然开朗。语文中有许多人文性的因素,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倾听伟人名家的声音,在师生情感交流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让学术气息充满语文课堂。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做“听筒”。学生少有各抒己见的空间,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二、“说”功

1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尽管如今多媒体手段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讲的空间越来越小了,但教师口语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如果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不能生动形象地再现诗歌的优美意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能对某一情境进行对答示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能来一段激情横溢的即席演讲,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赏析一篇美文……那么,语文课势必会枯燥无味,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样的语文教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又怎么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

2教师口语应遵循几个原则。

语文教学中。教师良好的提问艺术、谈话艺术及评价艺术至关重要。总的来说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假如语文教师的语言前后矛盾、含混不清,就无法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不能指导学生写出流畅的语言文字。

二是语言要有趣味性。幽默生动的教学语言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苍白贫乏的语言是语文教师的大忌。

三是语言要有亲切感。名家登台,总能三言两语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教师和蔼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内心的畏惧感,从而思绪飞扬,口惹悬河。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教学变成朋友式的侃谈,语言中多一些“春风”,让课堂增添一些人文气息。

四是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提问,敢于反弹琵琶,突破课文束缚的新角度、新视点去激发学生思考。语文教师千万不可把提问当作一种过场。

五是课堂评价要诚恳,有激励性。语文教师没有必要揪住学生的一个错误回答而大发威风,也不必对学生一个常规的正确答案大张旗鼓地吹嘘夸赞,用多了难免言过其实,听来让人觉得心虚,真正发自于内心的评价才更具激励作用。

口语是教师教学的太极,用得好就会“四两拨千斤”。语文教师要善于总结,在生动、简洁上提炼,在思想、情操上激情,在逻辑思维上推敲,在学识、文化上修炼,就一定会“说”出风格,“说”显成效。

三、“读”功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簌之音”。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

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语文教师要练就高超的朗读本领,一定要平时注意阅读有关书刊,收看有关的录音、录像,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多渠道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2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

新语文教材的阅读量翻了几倍,很多选文都是新的,教材不仅涉及到语文知识,而且涉及到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个领域。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难题。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现代的语文教师已不能凭经验教学,而应让自己成为“学者”、“专家”、“博士”。在不断阅读中提升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

四、“写”功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近几年,中、高考阅卷老师普遍高呼:“学生书写太差!”这些日益显著的问题清醒地告诉我们:加强学生书写训练势在必行。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曾引以自豪的文化艺术——书法,也渐遭冷遇。拯救祖国的文字。拯救书法艺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

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

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讲起作文理论来头头是道,可自己却懒得动笔,致使理论指导与作文实践脱节,作文训练的效果平平。缘于此,语文教师坚持写作,首先应从下水作文开始。大家围绕一个话题,同台竞技,相互切磋,教师和学生站在不同的高度赏析品评对方的作品,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写作现状,从而推动作文教学良性发展。其次,语文教师还应该常写教学札记和教学论文,在不断反思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使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除了上述四项基本功外,语文教师还应具有背诵的能力。背诵对积累语言知识,培养语文感受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均有很大帮助。古人云:“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因此,语文教师一贯指导学生要多读多背,要求学生熟烂于心,为我所用。久而久之,“背诵”似乎只是学生的专利,而与教师无关了。很显然,这种倾向是片面的。教师练“背功”有下列重要性:

1、示范效应。

教师要求学生背诵的东西很多,致使不少学生一提背书就“头疼”,对背书产生畏惧心理,在一

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学习及成绩的提高。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以极大激励,使其树立起背好书的坚定信心,从而解除背书的畏惧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动是无声的命令,可以说,教师的示范是最有效的“启动器”。

2、丰富课堂语言。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语言的教学。课堂语言要求丰富多彩,教师语言的运用在这里起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出口成章、字字珠玑,必然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旁征博引名篇名句、优美诗文,常常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只是在讲课,而更是在进行艺术表演;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更是在进行艺术欣赏。反之,如果上课只能讲一些话,或干巴巴地读课文,那就远远不够了,其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3、提高语感能力。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先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所谓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感悟能力。对此,要进行大量的训练,并进行语言表达,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规范而丰厚的语言情境中。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感知各种语言现象,丰富感受,提高感悟能力。幼儿是如何学会说话及如何理解别人说话的呢?还不正是耳濡目染,天天听大人说话的结果吗?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恰到好处的高低、强弱、缓急的吟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诱发,从而积极地去品味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和旨趣,“化”语言文字为语感的能力,发掘出其中美的深层矿藏。捕捉言外之意,认识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

4、熏陶学生情感。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语文学习,也是情感的熏陶过程。当教师出口就是优美的诗文、名言警句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对真善美向往的情感就会自然地被激发起来。语言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情感是在熏陶中不断产生和丰富起来的。

5、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常说要向40分钟要质量,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老师通过多练“背功”,使大量的教学材料烂熟于心,“随用随取”,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自然就会使教学内容丰富起来,并且衔接紧凑,圆满周密,既让教师讲得轻松自如,又使学生听得心领神会,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活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无论新课程怎样改。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勤练“内功”,在听、说、读、写、背上狠下功夫,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基本功语言语文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我的语文书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有趣的语言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