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德国
曾与不少的语文教师一起闲聊。大多感叹现在的语文不好教了,教不来了。教的东西与考试不沾边,有把语文试卷骂得体无完肤的。有对语文课程提出质疑的……也曾听过不少语文教师讲课。并不缺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设备,也不缺乏教育思想,但总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缺少了点什么!缺点什么呢?经过一番探索,我终于找到了答案:惟独缺少有灵魂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通知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雅斯贝尔斯《么是教育》)是的。这正是语文教育的写照,“没有泪水、笑声和掌声的语文课不能算是语文课”。这泪水、笑声、掌声来自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内化,来自师生和作家、作品心灵的沟通,是课本的死知识“活起来”的表现,是“死本”到灵魂的升华。
语文呼唤灵魂教育!是语文学科特点的要求,在浩瀚的文学海洋,迁客骚人那追求人类永恒的价值观,探索生命历程的信仰等等。无一不期待老师引领学生去探究、去思考,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破旧立新、改进教法,单靠“死记硬背”,再好的作品也会读得口死眼闭,而要善于从作品内容人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入到文章中去,去体验作家的内心情感,品味作品的语言艺术,写作技法,去感悟作品揭示的道理。蕴含的深层的意义,从而唤起学生的认知情感与文学作品本身的美形成共鸣。如:屈原深怀大义、坚贞不渝、宁赴湘流;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更有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鲁迅的“弃医从文”,凡此这些。如若没有心灵火花、灵魂的碰撞。岂不是“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
语文教学注入灵魂教育,可从这几个方面去实现:
抓住美的语言进行感染。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教学中,首先抓住作品中的优美字、词、句进行品味,让作品随着文字走进学生心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如:《背影》中描写父亲步履蹒跚、艰难地爬过铁栅栏为“我”买橘子的过程,其中的一系列动词,就很容易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教学时若再让学生讲一些自己人生经历的事,引起共鸣。就避免了空洞地背(不少教师教学生这段是要学生背下来)。
用美的形象进行熏陶。《课标》“提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车尔尼雪斯基也曾说:“形象在美的领域占着统治地位”。可见语文教学中,避开单一地讲读方式,而引导学生去发现作品的形象美很重要。如教学《春》让学生头脑中再现“柔嫩的春草、和煦的春风、润物的春雨”等形象。从而感受春天的美好。作品的意境。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冬天的百草园”一段时,让有过捕鸟经验的学生来讲经验、感受,把文中的形象进行再现,既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又让学生从学中体会到了乐趣,而且很快地弄明白了鲁迅的写作意图。学生由怕“鲁迅”到爱“鲁迅”。
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迁移。依据知识内容,联系学生和语文生活经验,把知识中蕴含的东西,很简单地变成学生的内在经验,易于理解、引起共鸣,既能激趣,又避免单一的“教师讲解”,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可让学生来回忆一下自己经历的老师,然后写下来;学了胡适的《母亲》,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自己的母亲对其成长中的影响;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教室外“实地上课”增强对作品的直观感受。走近生活。如:一夜大雪,玉树琼枝,即可让学生到山林中去体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咏雪佳句;月朗星稀,晚风习习,可带学生到池塘边吟诵范仲淹的名句“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从而体会妙处;初春来临,柳条将舒未舒,可带学生登高远眺,感受云天雾海,“草色遥看近却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的千古真谛……
“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语文教育的目的就应该让人去爱智慧,实现心灵的转向,用一个灵魂去呼唤另一个灵魂,让语文课堂教学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