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2009-06-10 12:07吴文君
文学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人格文学文化

吴文君

张志公先生早在1984年就洞察到语文教学中“轻文学。重读写”的弊病,极力倡导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添加文学教育环节。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文学教育理念已获得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很多语文教师还是重语文应试而轻文学教育。怎样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沼,具有更丰富的人文性与文学性?文学教育对形成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什么积极的影响?本文试从文化和审美两方面阐述文学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传承优秀文化。构建文化人格。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我想,这个“家”不仅仅是现象的家,还应该是精神的家、文化的根。语文是传承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一堂语文课。如果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那么我们就大致可以说它具有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一种语言,即是学习一种文化。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各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往往在该民族文化中得到集中而具体的反映。《论语》、《红楼梦》之于中国文化,《神曲》之于意大利文化,《草叶集》之于美国文化,莎士比亚剧作、狄更斯小说之于英国文化,托尔斯泰、普希金作品之于俄罗斯文化,巴尔扎克、雨果的作品之于法国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被广泛地运用到各国的语文教材中去,代代流传,塑造着民族性格,影响着民族心理。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既包括古代的,也包括近现代的优秀文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并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科书选文要“富于文化内涵”。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传承优秀文化,这离不开优秀文化的载体——优秀文化作品。因此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加强并重视文学教育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必然途径和重要手段。学习《胡同文化》让我们真切地为中国传统而又极具生活化的胡同文化正在慢慢消失而感到心忧;学习《窦娥冤》、《长亭送别》、《闺塾》、《哀江南》让我们为中国传统而又精彩的戏曲文化而叹服;学习《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等篇章让学生了解到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特征,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文学教育的持续可以使人永远保持高度的自洁而不沉沦,也可以使沉沦之人“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司马迁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传承优秀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建构自身的文化人格,对生命有更高境界的认识。语文教学不能墨守“知的教育”而丢掉“人的教育”,要以“人的教育”来认识语文教育对发展学生精神生活、建构学生文化人格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依靠优秀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民族智慧和理想人格,去积极地帮助学生对自身人格的健康自由的发展,去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例如《边城》展现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以此帮助学生实现民族品德的重建,达到“人性治疗”的目的;《泪珠与珍珠》让学生通过认识忧患痛楚从而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学生达观、淡然的生活态度,以达到关爱众生、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能够让学生了解英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亲人以及将来的爱情……

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奔腾不息的河流,一代一代的人们汇人自己时代的文化小溪,才有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民族文化景观。语文教师和学生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积淀者,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把握时代特征,使自己的思考具有时代气息。具体方法是要用现代意识观照每一篇课文,特别是古诗文。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枯燥的变得有趣,使遥远的变得亲切;另一方面,可以使现代人的思考沉淀到文学作品中去,沉淀到师生的心灵中去,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二、提高审美情趣,构建正确的审美观。

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美育的舞台。文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文学的艺术美。通过欣赏艺术美、品味艺术美逐步达到用审美的眼光去欣赏自然美和社会美。例如小说《边城》是中国文学艺术美的象征,边城那纯美的山水、纯净的自然、淳朴的人情,沈从文以优美蕴藉的文字为我们构筑了一方心灵的净土。学生要通过文学作品中描绘的自然美、社会美激发对自然山水风物的爱。这种爱,通向道德就转化为对祖国家园的爱,通向人生感悟,就能养成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情怀。

高尚的趣味和高明的鉴赏力能大大开阔人们的眼界,启迪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并提高创造的能力,使人们更为深刻地鉴别出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在这里,选择第一流的作品为教育媒介,养成纯正的趣味和精到的鉴赏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古典艺术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筛选和考验,具有永恒的魅力。通过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屈原列传》、《陈涉世家》等,引导学生学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的伟大,从而唤醒学子们的历史使命感,更加热爱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学习《长亭送别》、《柳毅传》、《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等篇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小说发展的脉络并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初步鉴赏能力;学习《将进酒》、《蜀道难》、《兵车行》、《旅夜书怀》、《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等唐诗宋词,引导学生对我国古代辉煌的诗词文化进行鉴赏学习,提高其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审美观。

用高尚的美育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用审美移情体味《窦娥冤》的悲惨,体味《药》带给我们的震撼。通过美的欣赏,丰富自己的感情生活,陶冶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升,从而加深对美的感知、理解和表达。如果人们缺少正确的审美情趣那就如同马克思所言“没有音乐的耳朵,就没有音乐的美”。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白居易谪居江州,听到琵琶女弹奏的曲子感怀心动泪湿青衫,都是因为他们完全沉醉于音乐的美感之中。并且在审美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的缘故。

通过文学进行美育的终极目的是审美人生态度的形成,即构建正确的审美观,全面发展的个性的确立。这一目的的实现,严格来说,只有当美育取得了自觉形式即进入自我主动审美阶段才有可能。这一目的实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贯穿整个人生的持久过程。少年时期是审美能力的形成期,在这一时期中,语言的长足发展使个体开始反省、思考。抽象思维、客观世界的朦胧感与神秘感日渐破除导致主客观的分化、现实与梦境的分离。此时,是帮助学生树立起自由人格和高尚理想的最佳时期,正确的引导能帮助学生将道德他律化为“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自律。这样的人格理想将扩展人的胸襟,引导人们无冤无悔、光风霁月、俯仰无愧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育的一块重地,其意义远远不只是传承优秀的文化、构建文化人格和提高审美情趣、构建正确的审美观这样简单纯粹,她还能从积极的方向上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人格文学文化
以鸟喻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谁远谁近?
文学小说
漫画之页
文学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