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传奇战神

2009-06-08 04:45
军事文摘 2009年3期
关键词:贞观李渊突厥

徐 磊

贞观盛世,一半是文治,一半是武功。武功里,起码一多半得归到李靖名下。

他是一个传奇。

从水里打到陆上,从内乱打到外患,从突厥打到吐谷浑,一直打到65岁,让四夷八方那些大大小小的政权,都心甘情愿地臣服在李世民的脚下,他才脱了战袍,进了朝堂。成为李世民的宰相。

历朝历代,都有战无不胜的大将,惟独李靖成就了传奇——没有“不许将军见白头”,没有“狡兔死、走狗烹”,名将们的悲剧他全部避免了。李世民对他的信任简直令历代将军们嫉妒。

最后,年近80岁的李靖老迈而终时,悲伤过度的李世民,模仿卫青墓的“阴山”和霍去病墓的“祁连山”,一口气把突厥铁山和吐谷浑积石山,双双“搬”到了李靖的陵墓上。让它们永远屹立在自己的昭陵里,向后人讲述他心爱的战神的故事……

你一定能坐上宰相位子

李靖的武艺,是有家学渊源的。

隋末的陇西李家,声名赫赫。李靖在祖、父两辈的影响下,从小文武双修。但最严格的教练,是他的舅舅——活捉陈后主、名满天下的韩擒虎。舅舅的操练方法很有创意:往自己两只耳朵上挂上小铁环,光头上放一枚铜钱,要李靖跑马而来、枪挑双环、回马刺钱。

如果枪挑不准呢?

那当然是要了舅舅的命。

小李靖不敢怠慢,苦练3个月,操枪跃马,闪电之间,已经连出三枪,挑下了双环和铜钱。韩擒虎大喜,“将来可与我讨论孙子兵法的人,惟有李靖了。”从此,李靖年纪虽轻,却已名声在外。就连隋炀帝的权臣、当朝宰相杨素,都指着自己的座位对李靖说:“阁下他年必能坐上我的位子。”

李靖果然“坐”到了。只不过,那已经不是隋朝宰相的宝座,而是唐朝尚书左仆射的位子。而他和唐朝的缘分竟是从刑场上开始的——

隋炀帝统治下的第十二年,李靖以而立之年,驻守马邑。无巧不成历史,他正是太原留守李渊的下级。精于军事的李靖,自然嗅到了空气里不寻常的味道,他打算回江都,向隋炀帝告发李渊。后来不知何故,他滞留在长安。李渊攻下长安,便欲杀他而后快。危急之时,李靖坦然大呼:“明公不想成就大业吗?为什么斩杀壮士!”

这句话,是李靖为唐朝效力的表白。

在李世民的求情下,李渊刀下留人。他可能没有想到,此举为唐朝留下了万里前程。4年以后,当辽阔的北方平原成为二公子李世民驰骋的天地,南方的水乡泽国就是李靖一个人奇光绽放的舞台。

起于中原地区的李唐政权,要想完成统一,势必南下作战。当时,萧铣以梁朝皇族后裔的身份,趁着隋末乱世,已经控制了长江流域大片土地,定都江陵,仗着水势与李渊对抗。

谁说北人就不擅水战?灭萧铣之战就是李靖献给唐朝的见面礼,也是最有趣的一次战争,步步兵行妙棋。

第一步,李靖将巴蜀酋长的子弟都招来做官,形同人质,在萧铣的后方釜底抽薪;第二步,力排众议,在长江汛期发兵,水势汹涌,突袭江陵,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第三步,他将缴获的舰船全部“扔”到长江中,使萧铣的援军误认为江陵已破,在长江上迟疑观望,是为攻心之战;第四步,拿下江陵之后,他严令唐军不许劫掠,收拢民心。一个月之内,李靖就兵不血刃地控制了萧铣政权的全部领地。

喜讯传来,李渊对李靖又封又赏,全不是当年要杀他时的态度了。

让李世民拥有异族联军

从李世民刑场求情的那一刻起,李靖就注定要和李世民的雄心联系在一起。李世民登基后,国家的注意力由内转向外,首当其冲的便是不时来找麻烦的草原民族——突厥。

贞观四年(600年)正月,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兵部尚书李靖,带着3000精骑,奔进了孤寂的苍穹里。出马邑,袭定襄,夜攻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大帐……歼灭东突厥的序幕拉开了。

慌乱中的颉利,简直是自己吓唬自己。他以为李靖出动了倾国之兵,于是仓皇北逃。等他逃得够远了,又自作聪明地玩起了“请降”之计,以求喘息时间。

于是,远隔千里,一个在宫廷、一个在塞外的君臣,开始了一次默契的战略配合。李世民派来了议和的使者唐俭,也暗中派来了他所率领的主力部队。就在唐俭和颉利握手言欢之时,李靖抓住了突厥人一瞬间的松懈,铁山之侧,突然出袭,不可一世的东突厥汗国灭亡了。

一月出征,四月凯旋,仗就这样结束了,迅速得惊人,又让人激动得无法自持。还有什么可以庆祝贞观朝的大喜呢?凌烟阁里灯火通明,太上皇李渊亲自弹起了琵琶,皇帝李世民站了起来,当着同样沉浸在欢乐之中的群臣贵戚的面,在父亲的琴声中,翩然起舞……

这是李世民时代一次登峰造极的胜利。就是从那个绚丽的夜晚开始,李世民被推举为四夷臣服的“天可汗”。这不只是个虚荣的头衔,而是宣告着,大唐可以组建“天可汗”联军了。

李靖,理所当然是第一位“天可汗”联军统帅。

贞观八年,他受命率领由汉族、突厥、契丹等各族将士组建而成的军队,出兵攻打吐谷浑。李靖迎来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次行军。吐谷浑盘踞在青藏高原的东端,仗着天时地利,曾经三次令唐朝军队无功而返。

李靖的策略是:不做正面进攻。

几十万唐军,硬是从青海甘肃交界的狭窄小路上穿越过去,在吐谷浑身后发起了进攻。半年的时间里,李靖横行青藏高原五六千里,最终在积石山恶战一场,吐谷浑可汗被杀,其国士尽归唐朝。

李靖创下了贞观时期唐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神话,也为自己的出征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然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那驰骋疆场的主帅,已是65岁的老人了……

回想盛年时的长江之战,令人感叹:还有哪一种环境、哪一种战术,是李靖所不能的?!

“李天王”进了封神榜

对于李世民来说,李靖不仅仅是一个战神。

当年,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水火不容时,李靖正手握重兵,驻防边塞。李世民派人去征求他的意见,想在兄弟之争中得到他的支持。李靖只是无言。他不愿卷入政治斗争中,面对有恩于己的李世民,他选择了中立。正是这个姿态,赢得了李世民对李靖政治操守的信任——毕竟大臣当以朝廷安稳为重,这也体现了李靖政治上持重的一面。

大胜突厥后,御史大夫弹劾李靖治军不严、纵兵掳掠、私占珍宝,李靖没有辩解,只心平气和地听着。李世民知道李靖的委屈,亲自向他道歉。大胜吐谷浑,又有人诬告李靖拥兵谋反,李世民把肇事者流放了。最后,当跟着李靖学兵法的侯君集抱怨他不肯教最高深的兵法、是对朝廷有造反之心时,李靖总算回敬了一句:“这是因为侯君集自己想谋反。”不久,侯君集果然卷入了太子李承乾的夺位之事,成为贞观朝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李靖就是这样坐在宰相位子上,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沉稳、谨慎的口碑。年近八旬的时候,他老迈的身体终于不能再为贞观朝操劳了。退休之后,皇帝的书信频频捎来:“可有日夜照顾你的老看护?你的生活起居都怎么样了?”一个手握兵权、功高震主的名将,能获得如此真挚的君臣情谊,在历史上何等罕见。

不过,才貌双全的卫国公李靖,到了民间故事里,便是另一种传奇了。神话中的托塔天王,不知何时与李靖挂上了钩,也不知经过怎样的演化,硬是把李天王弄到了陈塘关,成了《封神榜》里的将军不说,还有了个名叫“哪吒”的儿子。就像尉迟敬德和秦琼慢慢变成了门神一样,几百年后,李靖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战神。

直到1300多年后的今天,在成阳的唐太宗昭陵里,李靖的陵墓依然那么显眼。那是铁山和积石山的身影,在风霜雪雨中,讲述着属于李靖的骄傲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选摘自《传奇故事》)

猜你喜欢
贞观李渊突厥
只买500匹马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一箭双雕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李渊:3万人起兵,7年平天下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再论汉译“突厥”名称之起源
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何向突厥称臣纳贡12年?
李渊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