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颖
【摘要】 中小企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企业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的主导力量,其运行质量和效益均得到了稳步提高。因此,中小企业经济的发展就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研究分析云南中小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政府的政策作用也就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小企业;走出去;政府作用
目前,云南省已有中小企业近9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完成增加值和上缴税金约占全省的40%。吸纳就业人员约占全省城镇就业人员的80%。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成为经济增长、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走进东盟,与东盟国家经济接轨,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本身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一、云南省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现状
自1995年以来,云南与东盟的平均贸易增长率达到了18%,2006年云南省与东盟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增长势头依然突出,全年与东盟贸易总额达到21.7亿美元,与2005年全年相比,净增6.3亿美元,增幅高达40.6%,占2006年我省全年外贸总额的34.8%,东盟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了我省对外贸易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重要市场。其中,中小企业对东盟的贸易出口额约为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0%;从东盟国家进口3.6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出口增势强劲、进口增长平稳成为推动2006年云南省中小企业与东盟贸易迅猛增长的首要因素。
从东盟对云南省的投资情况来看,截至2006年底,东盟十国累计对中小企业投资356个项目,合同外资32317万美元,实际利用18635万美元。其中按投资项目数排序依次为泰国、新加坡、缅甸;按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排序依次为新加坡、泰国、缅甸。
从贸易伙伴来看,云南中小企业与新加坡贸易突飞猛进,全年贸易额创下1.0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与上年相比激增2.5倍,成为2006年我省中小企业与东盟贸易的最大亮点,加工贸易迅猛增长是主要的助推因素;滇缅贸易仍居首位,实现贸易额4.5亿美元,占中小企业与东盟贸易总额近三分之一,较上年稳步增长9.5%;滇越贸易居次席,贸易额达3.6亿美元,同比增长57.6%,增幅显著;与印尼贸易增势稳定,实现贸易额1.5亿美元,同比增幅9.6%。
二、云南政府在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提供的政策支持
1.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展开全面合作,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风险保障
2007年8月22日,云南省政府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促进云南省外经贸事业上,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云南有着面临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与东盟组织中的越南、老挝和缅甸三个国家接壤,是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和地区陆地接壤最多的省份。同时,云南也是对信用保险需求较大的省份。一方面,云南毗邻的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局势复杂,出口企业面临的政治风险较大;另一方面,随着贸易结构的变化、交易规模和投资金额的不断扩大,传统的风险控制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而对于云南来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外经贸从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中信保的政策性风险保障和融资便利功能恰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能够促进中小企业更快地走出去。
2.对中小企业“择优哺育”,解决其融资难题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云南省建立银政、银企联席会议机制,及时通报经济运行情况和产业政策,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加强和创新信贷服务,促成更多潜力大、前景好的非公、中小企业获得贷款。2007年09月10日,云南省经委公布了通过大量调研,按资信等级在A级以上,有贷款担保物、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原则,筛选出273户企业推荐给银行,成为银企沟通桥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事业法人和民间资本出资成立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开展各类融资担保。2007年,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标志着云南中小企业上市实现了零的突破。
3.制定并实施《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
2008年7月1日,《云南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明确了在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拓展、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及权益保障等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支持鼓励,惠及省内数万中小企业。该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省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在推动云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条例专门指出,省政府应当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进行创业辅导、咨询、服务和培训;建立信用担保、信用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事项。
三、政府在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政策支持存在的不足
1.政府部门促进企业“走出去”的措施力度不够。许多企业开拓东盟市场的目标不明确,不少中小企业难以从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还是开展贸易等方式中做出选择。虽然全省正处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大环境,也已成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协调小组”,但尚未建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领导机构,企业走出去开拓东盟市场就缺乏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机构的支持和辅助。
2.政府提供给中小企业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不够。企业苦于贷款难,又有税收压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除此之外,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和滞后,对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企业企业资金回笼受到影响,造成企业资金流动紧张,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出口。
3.政府部门在宏观调控方面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云南的许多同类企业是由自成体系的各个地方和部门分散管理,中小企业宏观管理的无序化问题十分突出。如冶金企业,从纵向看,它分离省、市(地州)、县和乡镇,从横向看,它又分散在十多个部门包括冶金、机械、煤炭、轻工等部门。由于宏观管理无序化,各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使许多政策措施难以落实和推行,相互之间部门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既不利于规范的行业管理,又分割和封锁市场,并为大量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企业提供了生存环境。
4.以技术、市场、培训、咨询、信息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市场上缺乏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产品。比如,许多声称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信息网站,提高了大量统计数据,这也许对行业研究人员更有意义,而中小企业希望得到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走势的具体信息、各个国家和地区需要何种产品的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等,却很少有人提供。又如,针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匮乏,在数量庞大的资格证考试培训、MBA课程培训等内容中很难找到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开展的培训,如针对蓝领技术工人的培训、“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等。
四、进一步完善云南政府在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政策的建议
在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势下,扶持中小企业“走出去”是政府不容置疑的职责,也是云南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逐步建立完善云南中小企业社会化支持系统与服务体系。现阶段可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政府在建立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引导、规划、协调和扶持等方面的职能作用。(2)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各种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鼓励创办各种咨询公司、信息公司、从事技术交流与转让的公司,形成完整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3)建立云南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使之成为培育中小企业适用技术的孵化器。(4)积极发展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5)加强服务市场化进程,建立服务市场机制。建立服务与自律管理机制,实现服务业对外开放,引入竞争,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
2.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保障与投资培训。可以建立促进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金融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出现的融资难问题,如帮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申请中国–东盟投资基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和外汇周转贷款贴息以及对外承包工程商业贷款贴息等。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机构的信用担保作用,对中小企业出口提供必要的信用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规避出口风险。此外,还应对重点企业提供海外投资培训,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交流东盟市场投资经验。
3.拓宽信息流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中小企业往往无力收集整理大量的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构建中小企业信息交流平台,拓宽信息流通渠道,推进中小企业全面信息化,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研发适应需求的新产品,丰富品种结构,逐步打开国内外市场。另外,各级政府部门、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小企业及其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强品牌意识,逐步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将特色产品推向国内外。
4.由政府牵头加强双边谈判,促进服务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目前,在短期内同东盟整体达成服务贸易或投资自由化协定尚有难度,但我省同单个国家启动双边谈判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因此,应由政府牵头积极加强同东盟单个国家的双边谈判,在商签贸易、经济合作、投资保护、避免双重征税、司法协助、领事保护、社会保险、检验检疫等方面达成共识,继续推动双边服务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云南中小企业开拓东盟市场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
5.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员工素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给予政策扶持,如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内设立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制定长期的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等。云南的中小企业应在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结构创新的带动下,努力建立实用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养、吸收并留住善经营、懂业务、熟外语的国际经营人才,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东盟市场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文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姚建峰.中国——东盟贸易区建设与云南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区经济,200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