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09-06-08 03:00
成才之路 2009年32期
关键词:列式创新性应用题

王 红

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教学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一、 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二、 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思维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例如:“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内容:①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还剩几分之几?②学校购进图书200件,发到各班共16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综上所解,对于多种解题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发散思维的目的。

三、 重视说理训练、完善学生思维

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一工程队,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照这样计算,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①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可求得的,因此,本题列式为:240÷4÷6×8×12。②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4人6天修公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240÷4÷6×(8×12)。最后,再结合以上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法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之,重在说理,以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创新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学生有了创新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就让学生在自己的天地里,放开手脚,动脑探索,动手创作,真正成为探索、创造的急先锋。

(连云港市灌南县长茂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列式创新性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每筐多装多少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