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是从容面对国际竞争,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但根据现况看来,人类的智力潜能至今大部分仍尚未开发利用。并且,美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学不仅仅教给学生绘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而且应包含技能、技巧在内的涉及更为广泛的美术文化。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寓创新能力的培养”呢?这是美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创新是人类自由的产物和表现,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使客观的规律性和自己的目的性相统一,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改变世界的活动,因此,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都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在中学美术教育活动里,创新是它的主旋律。我在美术教学中力求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力落实到每个堂课,并通过三个步骤来完成。
一、 巧设情境,培养创新的欲望
课堂情境是对师生双方的一种刺激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随着情境的推进,于自然中进入角色,体验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欲望,同时让学生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1)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氛围。我在美术教学时,时常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把美术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塑和学生自己的作品。有时会根据课的内容突出重点。如在工艺课上,适当多摆些工艺作品,挂些工艺制作示意图等。对于桌、椅的摆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是列队式的。有时是作坊式的,有时是长龙式的……让学生时常有新鲜感。另外在教室的前后墙上方,贴上一些与艺术有关的名人名言,有了氛围浓厚的环境,可以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沐浴艺术的海洋,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望。
(2)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一堂美术课可以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老师创设的美丽情境。而这些情景正是学生创新灵感的源泉,所以我常在美术课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的热情。常用的有游戏情境、音乐情境、谜语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
二、 优化语言,启发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它是创新的关键。而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一段优美生动的语言,可以把人带进梦一般的迷人境界,一段中肯鼓励的语言,可以增加人无限的动力。教师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言,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们神游在美的课堂教学之中。观察和欣赏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观察和欣赏的过程中,我力求语言的精练,用最少的话说明最多的问题,通过简单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同时,我还力求用充满激情,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使学生感到亲切、兴奋,从而吸引学生专心听课,聚精会神地理解问题,全神贯注地回答问题,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此外,我在课堂教学中还常用无声的语言——体态语表情达意。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比画就能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使学生加深理解,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无声的美吧。
三、 营造氛围、创新空间、抒发情感与想象
学生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一个智慧闪烁的过程。自由的空间和适宜的氛围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创新力,实现创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创新,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给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使其尽情发挥创新力。例如在教学《线的情感》这一课时,通过观察、欣赏了解了线的特点后,送给学生三个字“新、奇、美”,然后让学生自由想象,大胆创新。这样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和约束,使其各显神通。最后,创作了许多新颖、别致的线造型作品。同时,注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创作氛围。例如,教学《我到民间去采风》这课时,根据学生刚去远郊乡村参加社会实践这一情况,在学生创作时,以贝多芬的《田园》作为伴奏,那“来到乡村所唤起的快感”“金色的稻田”“温馨的农舍”,激起学生的记忆,并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情绪愉快,思维活跃,创作热情高涨。我则轻轻地在教室中巡视,对创作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对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加以表扬,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的创作过程,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创作效果也很好。
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体验到成功,那么创新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引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将深深地铭刻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他们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终生受益。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