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最知名瘟疫的史诗》
(美)约翰·巴里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约翰·巴里这本《大流感》2004年2月出版,2008年年底出了简体中文版,但要到甲型H1N1流感肆虐的2009年5月,人们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这本书,并心惊肉跳地发现,巴里在书中如此预言:在不远的将来,流感肯定会有一次大流行,唯一不能确定的,最后会广泛传播的到底是哪一种流感病毒。
突然受到青睐的还有著有《逼近的瘟疫》的劳里·加勒特,她现在每天都忙于应付媒体。她呼吁大众“别把流感和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混淆了”,而人类总是对科技过于乐观,认为疫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不要说90年前爆发的那场大流感,即使是几年前的SARS,人们也早已抛到脑后。大流感爆发于1918年的美国,致命的西班牙流感又称“西班牙女郎”,因为它夺走的多数是青壮年的生命。数据显示西班牙流感在半年内夺走2500—4000万条生命(一说7000万或1亿),研究者认为它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提前结束的原因之一,因为各国都没有足够的兵源了。约翰-巴里把当年那场瘟疫命名为史诗,目的在于,希望过去的历史能够对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借鉴意义。因为研究表明:古往今来,随着人类的文明程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抵御大规模瘟疫的能力其实在变得越来越弱。在所有可能的瘟疫当中,潜在威胁最大的,便是听上去似乎很不起眼的流感。
延伸阅读:《逼近的瘟疫》,(美)劳里-加勒特著,三联书店2008年7月第一版
《口号中国》纪陶然著,经济日报出版社作者说,一提到口号,人们总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产物,其实不然。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达了来自底层的血统怀疑论,它的表述无疑是响亮的,这就是经典口号的意义。本书选取的口号始于先秦,直至现在的“和谐社会”,可以说是一部用口号串联起来的中国思潮史。
《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美)安妮·法迪曼著,上海人民出版社法迪曼是《美国学者》杂志总编辑,董桥曾经写过她的故事:42岁生日,她男人带她去了一家旧书店,他们在书堆里度过了7个小时,买了19磅重的书,“比一整磅的新鲜鱼子酱好吃19倍”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读者”写下的自己对书、对生活的见解。
《死在这里也不错》马家辉著,三联书店喜欢这个书名,道尽旅人的感受。马家辉并不是那种兴高采烈随时愿意出行的旅人,相反他有惧飞症、恐人症、过敏症、头痛症、怕黑、怕鬼、怕冻等等毛病,他的出行往往有点不情愿。但讲穿了,其实生命不就是一种旅行?结局都一样,看你怎么过而已,死在哪里都不错。
《建造革命:1980年以来的中国建筑》薛求理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在这短短三十年来造了这么多的房子。中国建筑业这一“大跃进”式的突变,确实可以用“革命”这个字眼来概括。而对于这一进程的梳理,正是本书得到国际建筑界肯定的原因。续篇《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也值得期待。
《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美)高彦颐著,江苏人民出版社作为一个女性研究者,作者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观点:现代人通常把缠足理解为对女性的侮辱,是一种苦难;但在高度发达的父权主义社会中,缠足是女性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的有限途径之一,因此,这成了她们理想的象征,一种展现自我的方式。
《哥哥不是吹牛皮》安哥著,花城出版社安哥,摄影师。他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让我们通过影像感受过去的时代,真实逼人。现在安哥开始讲自己的故事了'讲他在西双版纳做知青、后来在“南风窗”的所见所闻,当然少不了他的图片。他回忆他在西双版纳的青春岁月,让人不由得想起《太阳照常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