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原子极端的核

2009-06-08 04:45王立邦卢征天彼得穆勒
物理 2009年5期
关键词:中子质子半径

王立邦 卢征天 彼得穆勒

从伯克利以及GsI团队的实验所得到的散射截面积不能直接推算质子或者中子在核里的分布,而先得假设一个核相互作用模型以及质子与中子的分布模型,另外,这些核碰撞实验的精确度还未能把质子跟中子之间微小的差异区分开来,因此,藉助其他方法,特别是不依靠核模型的方法,来测量核的电荷分布半径(主要取决于质子的分布)就十分重要,一般稳定核素如氦-4等的电荷半径大多由电子弹性散射实验获得,由于电子弹性散射实验只牵涉到电磁相互作用,因此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是非常准确的,然而由于氦-6及氦-8的寿命短、数量有限,无法制成靶来进行电子散射实验,因此,到目前为止电子弹性散射对这些短寿命的不稳定核素仍然不可行,一些新型的电子散射实验方法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对氦-6及氦-8的电子散射测量,比如GsI设想用储存环里的强电子束与二次核电来进行对撞,还有日本的理化学研究所正在试用电子束撞击囚禁在离子阱里的短寿命原子核,在我们近期完成的实验中,对氦-6及氦-8的电荷半径测量用的是中性原子中的轨道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这个方法不依赖于任何核模型。

猜你喜欢
中子质子半径
散裂中子源大气中子辐照谱仪研制成功
圆锥曲线“角度式”焦半径公式的应用
对部分子碎裂为质子的碎裂函数的研究
几种盐溶液中质子守恒的推导及其应用
物质构成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基于Mezei算法的FeCoSi中子多层膜极化镜优化设计
圆的切线学习“一卡通”
四种方法确定圆心和半径
第一个不稳定的丰中子双幻数核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时应分清的几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