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活化课堂

2009-06-07 08:29曹卫红
新课程·中学 2009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生活课堂教学

曹卫红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新课程改革也强调,教学是生活的内容,学习是学生生活的方式,生活是教学的源头。在此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就必须在教学中注入生活的内容和时代的“活水”,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话题,做到“用生活来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品德觉悟。

一、从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导入新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倾向,使学生的各种器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好的办法是从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的情境。

在“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汶川地震”中一个个受困者顽强的生命意志,再选用谭千秋老师用生命守护学生以及一位母亲为保护好孩子,去世前留给孩子的短信:“孩子,如果你能活下去,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通过阅读感人的材料和画面,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心灵的共振,达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二、创设情境,链接学生生活实例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改进自己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注重联系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知识,经过内在思维,上升为理性知识,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角色扮演,能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形成情感体验,加深对社会的观察、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理解、学会合作。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激昂情绪,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论证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这样的情境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活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使课堂少了说教,多了真实,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三、让时事政治热点课堂化、生活化

关注社会热点,是思想政治教学的特色。它既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改变单纯介绍时政热点或单纯由教师讲热点的方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时政热点,并让学生思考“你收集的材料与课本知识有什么联系?能否用政治教材的内容来说明”。

例如,在学习“三个代表”时,学生对温家宝总理的活动非常关注,搜集到了总理关心猪肉价格上涨、亲临雪灾震灾第一线、看望下岗职工、矿难孩子、艾滋孤儿、农村村民等材料,看着共和国总理那充满血丝的疲惫的双眼、深情的拥抱、真挚的泪水、真切的关怀,学生的心灵被震撼了,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了深切的感受,也让学生认识到,政治生活离他们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也有利于锻炼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贴近生活,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就是要求我们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探究创新、活化知识、建构知识的过程,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素质。

在教学“架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时,我选取了学生最关心的“我和父母之间”的十个话题,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调查小组,向全校学生分发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让小组成员编成小品演示父母与孩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分析哪些是与父母沟通的积极有效的策略,哪些是伤害感情的消极无效的措施,然后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自己与父母有效沟通的策略。通过调查实践,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有了清醒的、理性的认识,端正了对父母的态度,改善了与父母的关系,促进了与父母的亲切交往。这种通过调查获得的实践体验,印象是深刻的,作用是明显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赋予了政治课教学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政治课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丰富的教学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在现实生活中内化所学知识,真正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做生活的主人。

猜你喜欢
生活化生活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