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天斌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也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高考英语中加试听力的测试形式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市采用,它是新时期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对于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交流,即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
听力材料中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包括语音知识(语音、语调)、语言知识(词汇、短语、句型、语法)、日常交际用语、文化背景知识等等。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有听辨能力、听写能力、交际英语运用能力、语篇运用能力(理解各种信息、谈话者之间的关系、谈话者的意图、观点等)。
考生要取得听力的高分,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基本的听力技巧。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由于听力考试内容具有不可重复性和即时性,录音结束后无法再重复信息,考生要保证答题的准确率,所以有些学生会感到紧张,甚至产生一种恐惧感。为了克服恐惧心理,考生必须调整心态,具体做法如下。如果考生出现心跳加快、双手颤抖、出汗等怯场症状,可以环顾一下周围的学生,观察一下那些不怯场学生的表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紧张的心理。也可以闭目养神,慢慢做深呼吸,排除杂念,放松思想,稳定情绪。当心情轻松下来后,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当考生发现试题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已学过的知识时,心情就会自然而然地恢复平静,这样对考试也就有了信心。
二、要坚持多听多练
听力能力的培养要持之以恒,每天要坚持一定时间的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边听磁带边朗读;可以做些听写单词、句子和短文填空之类的练习;可以相互之间练习对话等。平时要跟录音模仿外国人的语音、语调,从而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地道的语音、语调。可以在起床穿衣、洗刷、吃饭、散步等时候播放英语录音,虽然有时听者会心不在焉,但只要持之以恒地“沉浸”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中对提高听力是很有帮助的。
三、要“精听”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单词正确的发音基础上,考生除了必须掌握单词的正确发音,还要熟悉英语的基本句型,熟悉失去爆破、弱读、连读、音的同化、音的省略、音的连读等语音现象。这几种音变在读单词或慢读时不易察觉,但以正常语速说话时就有明显影响。掌握英语中音素在不同语境中所产生的音的变化,对提高听力水平十分重要。
精听时,一次听不懂,可以再听一遍或两遍,一定要在经过思考与分析之后带着问题去听,一般以3~4遍为限。实在听不懂时就暂时放下,去听听前后文,试着用理解的方法去猜测。精听内容的书面材料一定要在听后再看,切忌先看后听。
四、要“复述”
“听”与“说”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在录音播放结束后,无论听懂与否,懂得多少,立即口头重复,既可加深听懂部分的印象,又可能在复述的过程中恍然大悟了刚才未听懂的内容,还可以通过模仿来纠正发音和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
五、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缺乏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历史知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礼仪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会对听力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
六、掌握一些听力技巧
1.在听之前要“速读”。“速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训练“快速阅读”,保证考生在考试时能在所给的5秒钟内预读完题目和选项,知道题目的要求,以便从所给文字材料和选项中发现一些信息推测听力材料的大意,做到心中有数,该听什么,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训练“快速朗读”,正常语速朗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听懂正常语速的录音材料。
2.注意听句子中的关键词。录音中有些句子很长,上面一句未听懂,下句又来了,加上紧张,整篇文章有可能都放弃。听录音材料时要将重点放在问题所在的“考点”上。比如和数字有关的计算问题要求考生准确地获取数字信息,并储存下来,然后在短时间内进行简单计算,找出正确答案。
3.在听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分散注意力,把注意力集中于放音上,并且快速做好笔记。
4.注意用英语思维,避免边听边译成中文。有些同学初听录音时,总想一句句地译成中文,以求“听”懂。在实际考试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应从一开始就形成用英语思维、理解的习惯。尽管开始不适应,但坚持一段时间,是会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