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小红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材料作文”因其在考查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兼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而备受中考青睐。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路过果园,指着树上的果子问儿子:“看见那些苹果没有?如果熟透了,它们会掉下来。为什么它们总会落地,不会飞上天呢?”
父亲给儿子讲牛顿发现的“地心引力”的故事。
儿子若有所悟,问父亲:“可是,树上的树叶为什么不落地,而是朝上长呢?”
父亲愣住了,这很显然在父亲的答案之外。
很快,他找到了一个更适合孩子的答案:“因为它们在努力地活着!”
后来,这个孩子身患重病,没能上大学。不过他却坐在轮椅上,通过互联网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意,创办了一家自己的公司,公司迅速成长,在商届叱咤风云。有人问他成功的动力是什么,他说:“生命就像一片叶子,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只有努力向上,才能好好地活着,否则就会跌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如何读懂材料,从中提炼出中心意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一般而言,可遵循以下步骤:
1.通读材料,把握全文。读懂、读透所供材料是写作的前提。一般而言,命题者所提供的材料篇幅比较短小,有时往往带有某种故事情节,所以,我们可先对材料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从而抓住材料所阐述的中心内容。如本材料,我们可简单概括为记叙身患重病的儿子从过去和父亲的对话中受到启发,虽没能上大学,但通过自己努力创业最终获得成功。
2.透视材料,提炼主题。从材料中提炼写作的角度,这是写作的关键。我们在提炼主旨的过程中切不可就事论事,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当然,思维的角度不同,所选取的写作角度也有所不同。如从“可是,树上的树叶为什么不落地。而是朝上长呢”?我们可以提炼出“人要有奋发向上的目标,努力进取”的意旨;从“生命就像一片叶子,无论头上是怎样的天空,我准备承受任何风暴”,我们可以提炼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要积极乐观,奋勇向前”的意旨;从男孩成功的经历来看,我们可以提炼出“挫折也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的意旨……值得提醒的是,一篇作文只能有一个中心,所以,我们写作时只能选择一个自己最擅长、最有话说的角度来写,切不可面面俱到。
3.挖掘材料,创新思维。写作的忌讳之一就是人云亦云,角度雷同,所以,我们可以另辟蹊径,打破常规,从材料中选取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当然,这还是要建立在不脱离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如我们可从儿子的成功是受了父亲的启发的角度,提炼出“教育要正确引导”的意旨;从父亲回答儿子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提炼出“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意旨……
【作文展评】
努力着,生长着
戴 婷
“呼,呼……”一阵大风吹过,两粒种子离开了他们的母亲,来到它们新的家园。
一粒落在了肥沃的土地上,另一粒落在相邻不远的墙边的石缝中。它们就在这不同的环境下生长着。
生长在肥沃土地上那粒种子,每天都吸收着丰富的营养,每天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它“衣食无忧”,它懒惰散漫。生长在石缝间的那粒种子,没有养料,没有阳光,只靠一点点雨水顽强生长。
有时候,它们也会聊聊天:
“喂,老兄,你呀,真是命不好,生在了石缝间,看我生长在这肥沃的土地上,什么都不用愁!”肥沃土地上的种子得意地说。
石缝间的种子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说:“我相信,上天对我是公平的,她让我生长在石缝间,但也让我拥有努力进取的精神!”
后来,它们之间有了差距,土地上的那棵树个儿矮,石缝间的那棵树个儿高。
秋天来了。石缝间的那棵树结满了香甜的果儿,土地上的那棵树只有叶子。
后来,土地上的那棵树被人当成柴砍了,从此从土地上消失了。
石缝间的那棵树越长越高。春天,人们在树下赏花;夏天人们在树下乘凉;秋天,人们在树下吃果子;冬天,孩子们在树下荡秋千。树和人们一起享受着快乐的时光。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砾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同样要聚集无数的水汽。正是这种努力进取的精神,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的进取。
点评 本文通过记叙两粒种子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进取。通篇运用对比的手法,叙述简洁,主题突出,是一篇优秀的寓言。
张老板看病
苏莉媚
张老板今年四十岁。一天,他感到头痛,就来到医院。
医生开出一叠单子让他去查查,张老板对老婆说:“没事,有点小伤风。”其实张老板知道自己不是小病,要真查出来被老婆知道了,可不得了。他不愿意看到自己未老先衰的结发妻子担心。
抱着一叠单子回到医生那儿,医生在片子上用笔比划着,还在病历上写了一堆看不懂的字,但最后几个字张老板看得很真切:脑里有瘤。张老板心里那是一个急啊,一个大男人差点哭出来。
他跌跌撞撞地回到了家。妻子那张脸看得张老板心里发怵。张老板闷声不响地回到屋里,一头栽倒在床上,他感到自己好像快要死了,天快要塌下来了,世界的末日来临了。他的事业刚刚起步,他的妻子需要照顾,他的父母需要赡养,他的员工……脑子里涌现出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辛酸场面。张老板的眼泪默默地流,香烟一支一支地抽。张老板掏出纸笔,脑子里构思着自己的遗嘱,自己的不动产、股票,一样一样清理好,张老板痛苦地挪回到床上,想到即将失去他的家和公司,他又一次哽咽了。
妻子端着茶杯进来,似乎明白了一切,她异常冷静地说:“收拾收拾东西,明天去医院吧!早点住院,没事的!”张老板顺从地点了点头,越是到这种时候,越是体会到亲人的亲啊!苦涩中又多了一丝甘甜。到了医院,他躺在病床上,有气无力地望着窗外。公司里的小张也不知道靠不靠谱,他着急啊!
刚去了一个早上,隔壁床上的老头就对他说:“你是老板吧!”老张点了点头。“叹什么气?我年纪一大把;快要死的人了,不也一声气不叹?你年纪轻轻,生了个小病算什么?你不就是一个小小的瘤而已吗?我都是癌了!”张老板听着也是,但还是非常难过,顺手拿出一支烟来,老头又说了:“现在不是流行什么‘珍爱生命,远离香烟吗,干嘛还老拿在手上?”
老张扔掉烟:是啊!一个瘤又死不了!还不如好好养病!
他老婆中午来送饭,却发现没了人影。
护士小姐说:“和邻床老头儿遛弯去了。”
他老婆笑了。
点评 本文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小小说。以张老板的病为线索,凸显了张老板的心路历程。描写细腻,情节曲折。结尾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