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盲”中出错

2009-06-07 08:29
中国教师 2009年24期
关键词:受试者效应后进生

何 捷

根据神经学的知识,人类视觉系统中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隐形误导,亦即盲视:一种叫做变化盲视,它是指面对存在多样事物时,观察者无法注意到某些事物与此前的不同,除非观察者把变化前后的状态进行比较,否则这种变化都不会被发现,还有一种无意盲视,指人们对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视而不见。心理学家丹尼尔·J·西蒙斯设计了一个无意盲视的经典实验:他同哈佛大学的另一位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弗·F·沙布里艾做了一次实验,要求受试者只为某个三人篮球队做传球统计。当这些受试者专心数数的时候,半数受试者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打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过球场。即便这只“大猩猩”在场中央停了一会儿,还拍打着他的胸脯。更有意思的是,许多受试者虽然直接看着“大猩猩”,却没意识到他的存在。盲视所产生的“盲视效应”经常被利用在魔术表演中,魔术师借助声、光、电、影,甚至是性感女郎等诱惑因素,把观众的吸引力从关键的秘密动作上转移开,实现“障眼法”,说白了就是一种“误导”。

其实,不管是哪一类盲视效应,都是人们的主观疏忽。如果其出现在班级管理中,就会产生管理漏洞,形成反面教育效果。所以,班主任耍尽力规避“盲视效应”产生的不良影响。

首先,避免因“忙”而“盲”,劳而无功

常听许多青年班主任在交谈中说到“运气”,大多认为自己的运气实在不佳,总是接到差班。而“背运”却是如影随形,一个学期下来,自己花了大力气,班级状况没有好转,还是那么“差”。其实,不是你的运气差,而是你太“忙”了。的确,你是花了大力气,可是你只顾着盲目地下自己的工夫,没有关注到孩子们的变化,没有对比、反思、总结,所以忙而无功。也许在一接班的时候,你心中就进行了结果预测,已经给班级下达了“判决通知”,你只是埋头苦干来验证自己的“预想”,你没有兴趣发现孩子们的进步,因为你是盲目的。所以,不是“坏运气”找你,而是你自己造成的。笔者不仅联想到,还有一些班主任常常抱怨日常繁琐的工作,他们忙于应付,疏于总结,得过且过。即便是学校硬性要求上交的年终总结,他们也只是通过网络下载或老调重弹复制几句,没有用心去总结得失,在忙乱中糊涂应付。这样必然导致自身对班级管理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不利于班级建设和发展,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类“盲视效应”更容易存在于针对后进生的辅导上。有些班主任平常对于后进生的关注不足,评价孩子容易犯“跟着感觉走”的毛病。当发现后进生或是比较正确地做了一次作业,或是认真地听了一段课,或是举手发言了一次,或是做了一件好事,会及时表扬他,顺便说上一句:我感觉你进步了。诚然,这些表扬对其激励作用很大,但其“有效期”不长,而后进行前进行中的“反复性”容易造成班主任放弃对后进生的鼓励和关注。但是如果班主任的工作不是随意、随性的,相反是有计划的、不盲目的,经常地为学生做成长记录。点滴记载,不断对比其前后言行的变化,就会从中发现他们的“进步曲线”,找到规律,就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后进生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和进步。

可见,规避因“忙”而“盲”所产生的“盲视效应”,关键就在于对比和反思。其实每个人在前进途中都需要短暂停留,班级管理也是如此。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停歇一下,反思这一阶段内班级管理的得失,对比阶段内班级面貌的改观,计划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等。这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能做到的却不多。很多班主任都习惯于听从学校统一指挥,放弃了自己的执行权、策划力、智慧参与。在班级管理中,有三种类型的对比反思不可或缺。其一,新接班一个月后,必须进行一次新旧班级状况的对比:总结上届带班的经验,试看新班级孩子的特点,调整各项规则制度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性,让管理更加民主、科学,更为有利于班级发展,其二,要做好本班和同年级其他班的对比:初步分析出本班学生的团队特色、优势缺点、努力方向等,让班级管理和建设工作更有目标。其三,做好阶段对比反思:此次对比反思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大有“磨刀不误砍柴功”的意味,让下阶段工作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效性。

其次,避免“熟视无睹”,目光短浅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眼界和心胸应该宽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立足于班级的全面发展,如果班主任的精力过于集中在一处,就容易忽视许多应该关注的人和事。许多班主任带班时容易在两个方面卷入“盲视效应”的漩涡:其一为注重在自己兴趣或者擅长的方面下大力气,而忽视了班级的全面发展,其二为注重对优等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后进生的辅导。

这样的例子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常见。有个班主任喜欢唱歌,于是在学校音乐节的合唱比赛中花了大力气:统一购买演出服装,多次停课排练,为合唱出效果厉声呵斥孩子……最后,这个班级在音乐节合唱比赛中如期取得成功。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学业成绩下降,孩子对班主任产生反感情绪,家长告状说统一购装违反收费规定,要求下学期撤换班主任……大家不禁为这个班主任抱屈,认为他是敬业的,是被误解的。可是。他的工作确实存在问题。他为了达到目标,对一些事情熟视无睹,因此滋生了许多隐患:首先是无视孩子的兴趣,不断施压使孩子产生厌烦。这厌烦情绪感染到家庭。传染给家长,最终产生了连带“蝴蝶效应”,其次是过分关注成绩,为了高奖次而倾尽全力,放弃了应承担的正常工作,冲击了常规的教学和管理,所以,在他一味感到委屈时,也应该注意提高自身工作的科学性。

如果此效应发生在某一个孩子身上,那么就有可能彻底改变一个孩子。如某生经常迟到,班主任多次提醒,该生确实也希望改正,可是睡懒觉的习惯改起来不是很容易。后来该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坚持一个星期没有迟到,可是老师似乎没有察觉到这“完美的一周”。当那位学生准时进入教室的时候,老师没有任何表扬,只是继续手头的工作。偶然间,该生又迟到了,老师却立刻提出批评,说他是“痼疾难除”。该生心理异常难受,最后索性放弃努力,曾经的努力前功尽弃。那位班主任所关注的是孩子是否迟到,而对孩子的准时进班却视而不见,这就是典型的“盲视效应”。

班级管理不能“一根筋”,应当有意识规避无意盲视。首先,班主任要主动修炼自己一颗敏感的心,能敏锐地察觉到班级中的种种动态,及时引导,防患于未然。其次,班主任要有全面发展的意识,要认识到带班不是仅仅为了成就自己,实现个人的梦想,应当“一切为了孩子”,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后,不要急于求成。“治大国若烹小鲜。”任何事情都有其发展的经过,过于着急会适得其反,一个班级的成长和进步也必须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甚至是一些意外。班主任不要盯紧目标不放,不要想“一口吃成胖子”。如果那样,必定会错过精彩的过程,也会忽视一些隐患而酿成大疾。“慢慢走,欣赏啊。”班级管理不是变魔术,不能用“障眼法”,讲究的是科学,靠的是班主任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善良的仁爱之心。

责任编辑朱蒙

猜你喜欢
受试者效应后进生
画与理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偶像效应
与较胖者进食 食量会增加
简易姿势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