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兰
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主要是后天学习和培养的结果,而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知的第一战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谈一些我的初浅的认识。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制订计划、明确目的
(2) 课前预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3) 抓住课堂做好课堂笔记。
(4) 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5) 系统小结,及时归纳。
(6) 课外查阅书籍、报刊、网络,丰富知识,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7) 不定期相互研讨,交流,相互补充,资源共享
2.创设民主环境,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民主,有意识的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通过言谈举止,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情感,缩短师生的距离。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在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启发、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思维由发散到集中,再由集中到发散,使学生人人参与,以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4.引导创新行为,培养创新习惯
(1)多提问,多质疑, 注重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激励学生,因带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理解、分析和思考问题,让他们自己归纳、讨论得出结论
(2)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拓展思维的多向性。便于创新习惯的养成
5.广泛交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注重采用引导、开导、指导和学生自读、自探、自问、自答、自练的方式,把学习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让我们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大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收稿日期:200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