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花开

2009-06-04 08:12黄佳熹张雪莲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什邡市彭州市灾区

黄佳熹 张雪莲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致使四川省曾经美丽的校园变得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在各级人民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帮助下,灾区人民积极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一年过去了,灾区的孩子和老师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他们还需要什么?记者走访了四川彭州、都江堰等多个重灾区,看到了这里一年来的发展变化。

硬件重建:“至少提前了十年”

彭州市天彭镇清平小学的教学楼是“5·12”大地震后重建的第一座教学楼。去年11月,学生们就正式搬进去上课了。新建的四层教学楼并不豪华,但是却很坚固。

在校长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了学校的规划图。按照图样,在今年9月开学前,这里还将建成教师的办公楼、学生的实验楼以及标准的200米跑道操场。

在彭州市西郊小学,虽然还有多个班的学生在板房中学习,但是,在距离学校步行大约5分钟的地方,有一片工地,那里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牟忠瑜校长告诉记者,那里就是学校的新校址,到今年9月开学,学生们将全部搬到那边去上学。“灾后重建,让灾区学校的硬件水平至少提前了十年。很多东西以前想都不敢想。”牟校长激动地说。

什邡市有一所北京小学,从空中俯瞰,建筑外形就像北京的“北”字,而足球场和篮球场等设施构成了“京”字,“北京小学”因此而得名。它由北京市统一战线系统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捐建,按照“长城杯”的质量标准建造的,是北京市最高的建筑质量级别。目前,其主体工程已经顺利封顶,今年7月30日,学校将通过验收,9月1日,原方亭四小的学生们将走进期待已久的新校舍。

原什邡市方亭四小校长宣杰说:“我们非常感谢从北京来援建的朋友们,他们远道而来,远离亲人和朋友,就连春节也没有回家和家人团聚,我们一想这事,心里就酸酸的。我们全体教师和学生将永远不会忘记北京人民的恩情。”

据四川省政府透露,四川省今年要力保95%以上的学生能在永久性校舍中学习,到2010年春季开学,除极少数异地选址的学校外,所有灾区学生都将告别板房,进入新的教学楼学习。

软件重建:“渴望持续的关注”

灾后重建让四川灾区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进步了十年,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师资水平的提高能否跟上这样的步伐呢?

“新学校修好了,我们不能把学校办好,还对得起谁!”牟校长的话代表了很多学校校长的心声。为了心中那份“对得起”,校长们对学校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新的办学理念。

彭州市西郊小学提出了“陪伴教育”。地震后,很多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牟校长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的“陪伴教育”理念。“陪伴并不是不放手,而是在陪伴、了解的基础上再去放手。”牟校长这样解释。

彭州市新兴镇九年制学校则将学校教育的切入点放在了生命教育上,提出了从“珍爱生命”到“让生命有目标”再到“让生命更有意义”的“生命教育”三个阶段。

“地震让农村教师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被关注感。”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杨晓勇副书记告诉记者,在这场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来关注灾区的教师群体,很多国家级、省级的教师培训也都注意到了这些灾区教师。这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

正如杨书记所说,很多的重要培训都来到了四川,甚至是走向了灾区。教育部举办了多期针对灾区教师的培训班,成都市也开展了千名校长大练兵、万名教师大比武等教研培训活动。

在对口支援的过程中,很多支援省市开展了智力支援活动。根据《北京市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恢复重建智力援助方案》,在试点的基础上,北京市教委今年下半年将全面推进北京-什邡中小学校“手拉手”结对共建项目;同时,组织专家教师赴什邡市开展支教活动,预计就地培训干部教师3000余人。此外,什邡市教育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还将来京参加培训,计划培训什邡市中小学校长100名、教育教学管理干部100名、骨干教师300名,培训班已于清明节后正式开班。北京-什邡远程教育培训平台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建成开通。

“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现在学校最需要的是什么?”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了采访过程中遇见的每一位校长,得到的答案惊人地相似:师资水平的持续提升,对农村教师的持续关注。

心理重建:“再提抗震精神”

突如其来的地震,给每一个经历者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地震发生后迅速组建了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赶赴灾区,进行心理治疗。

志愿者们前往绵阳市梓潼县,对全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灾区中小学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并对安置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的儿童进行团体辅导,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们尽快摆脱地震带来的阴影。志愿者将板房学校的支教活动与中小学生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在板房学校举行以“我的家乡,我的家”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通过孩子们的画作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对有特别创伤的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在这一年中,很多高校都参与到了灾区心理重建工作中,北京大学心理系专门在彭州市新兴镇九年制学校建立了辅导站。辅导站为期3年,北大每月派博士到校指导工作,帮助抚平孩子们的心理创伤。

除了孩子,很多教师也出现了心理问题。“活着真好,莫在意钱多钱少,汶川的震波,分不清你是乞丐还是富豪;活着真好,莫计较权大权小,汶川的楼板,不认识你头顶着几尺官帽;活着真好,莫为身外之物、世态炎凉烦恼,汶川的废墟,掩埋了多少豪情壮志、俗事纷扰。”这条震后手机中广为流传的短信就是他们真实想法的写照。

由地震时的“惊恐”,到地震后的“恍惚”,再到重建时的“焦虑”,教师的心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教师还似乎看破了“红尘”,消极对待人生,认为只要活着,就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追求,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一切,丧失了对生活和工作的激情。

对于教师心态的变化,新兴镇九年制学校的王宁波校长提出了“精神重建”的概念。他认为,重建校园的关键在于重构校园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抗震精神。他将抗震精神概括为:不怕困难、积极争取、永不放弃、敢于吃苦、科学发展。

彭州市通济小学是温家宝总理曾经去过的学校,在那里,温总理曾经给师生们讲解了小家与大家的辩证关系,并且在板房学校的教室内写下了“爱”字。温总理的讲话一直鼓舞着当地的师生。他们对“通济”两个字做了新的解读——“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建美好校园”,并提出要“释放真情,感恩社会”,用抗震时的精神重建校园。□

记者手记:

采访途中,记者不时被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所吸引,那些灿烂的油菜花,让我想到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的笑脸。记者来川那天,恰逢以“快乐操场,快乐梦想”为主题的“体育关爱基金”首站捐赠启动仪式在彭州市隆丰镇中心小学举行。这所学校与分布在彭州市各乡镇的其他26所受灾严重的中小学校成为该项基金首批捐赠的受益者,每所学校的孩子们都可以通过该项基金获得总价值超过50万元的体育基金。自从去年地震之后,类似于“体育关爱基金”的社会援助活动就源源不断地涌向了灾区,带来了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我相信,有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有各行各业的热心帮助,有四川人民不屈的精神,在不远的将来,灾区人民的生活和心情都会如油菜花一样明艳。

我们期待着。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什邡市彭州市灾区
彭州市人民医院
彭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彭州市人民医院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彭州市人民医院
什邡市:“三不一否决”狠抓“五个一”帮扶
基于差距度与投资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与应用
灾区笑脸
赴灾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