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芬 邢黎闻
上城区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区,虽地域面积狭小却是寸土寸金。在它10平方公里的城区可用面积上,2008年的财政总收入63.6亿元,人均GDP达1.97万美金。区长陈红英很清楚,上城区的寸土寸金不仅仅来自硬环境的建设,更多的还依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而这个软环境主要是指政府的服务。在当今信息时代,政府的服务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而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的服务平台,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增强,同时也改善了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可以使这个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所以信息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软环境。
在上城区政府食堂,忙碌的陈区长利用吃快餐的短暂时间接受了采访,但从她言简意赅的言谈里却让记者感受到了她对信息化的深刻理解。
政府流程再造:整合集约 高效节约
记者: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政府官员,您如何理解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关系?
陈红英:电子政务是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形态,是政府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电子政务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技术上的突破,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工作流程的再造,打造面向公众、面向民生的高效能服务型政府。运用机制改革的灵活性来弥补体制改革的渐进性。
为此,我区在国信办和市信息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结合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政府效能以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际,研究制定并实施了“上城区政府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在线互动一站式审批服务平台项目”,为构建以公众为中心的在线互动的高绩效服务型政府作了一些积极探索。尤其是提出并实施了最大化整合资源的理念。
上城区政府系统目前所辖部门及非常设机构等合计48个,区政府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52个社区。每个街道办事处内部科室6-8个左右,几乎是一个门类齐全的小型“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也实际承担部分政府的服务职能。由于层级多、部门多,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区一直致力于机制调整、制度创新,但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基层政府,部门边界导致运作合力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群众办事难、维权难、享受公共服务成本偏高等现象依然存在。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优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服务质量,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借助电子技术手段,我们将分散隔离的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有机整合,在网络平台上形成一个协调联动整体,构建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资源共享、效能监察为一体的在线互动电子政府。在我区试点项目开展过程中,尤其注重整合行政审批资源,以整合带动管理机制创新,推动“条管理”向“条块结合”转变。
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既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又降低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成本。29个预受理项目在政府门户网站即可登陆提交申请进入办理流程,公众在家中或在其他场所通过任何一台连接到互联网上的电脑都能24小时全天候轻松申办。公众也可以就近在社区、街道、相关部门提交各类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串联、并联审批。各部门办理结束后,以短信通知申请人。大大减少了申办人享受政府服务的成本。
目前,上城区门户网站中将网上信访系统(区12345)等数字管理资源、社区管理与服务资源(E家人),已整合共享。行政执法无线智能监控系统、街道综合信息系统、与标准化体系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等正在加紧建设,一旦完成,也将整合进来,纳入政务信息资源一体化。
互动型机制推进现代政府进程
记者:上城区的信息化试点呈现了难能可贵的创新亮点,请您谈谈它们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意义。
陈红英:试点项目的开展,有效推进了政府与百姓、政府与企业、政府与部门、政府与监督机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多重双向互动,在打造服务政府、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节约政府、廉洁政府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一是政府与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者在线互动,推进服务型政府。申请者无论是通过网上预受理或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审批程序,在受理过程中都会及时收到短信通知,申请者也可以通过密码实时在线查询办理情况,待各环节审批通过后并取得结果即可。全程体现为“客户”的服务。
二是政府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双向互动,推进高效节约政府。81个行政审批项目中部分涉及并联审批,部门之间通过在线互动,大大提高了审批时效。公安、交警、城管(无线智能监控)信息资源共享互动,可以在应急指挥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录交换体系为审批服务项目提供数据查询比对等支撑功能。
三是政府与社会公众双向互动,推进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单独开设政务信息公开栏目,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开通网上信访、网上民意调查、建言献策等公众参与栏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与服务对象双向互动,更好推动科学决策,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政府职能部门与监督部门的双向互动,推进廉洁政府。系统设置实时电子监察功能,对各个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公示,由区纪委、区监察局、区效能办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并纳入全区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促进了“权力清单、权力流程”阳光化。同时,网上民意调查、网上信访等功能,在理顺社会监督渠道,强化社会监督作用,打造廉洁政府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促进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记者:在您看来,电子政务,或者说,这个试点项目的建设对上城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陈区长:上城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在上世纪的90年代就开始起步,经过十几年特别是最近这几年的强力推进,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覆盖全区的“区、街道(部门)、社区”三级网络结构,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健全,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公开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也正在全面展开。之所以力争市里没有拨款的试点项目,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建设和管理理念。
电子政务建设可以为突破发展瓶颈提供契机。上城区是杭州市中心城区,面积1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5.93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区域面积狭小,“老城区”和“小城区”是最大、最基本的区情。近年来,上城区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提出了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品质中心城区”的发展目标,自加压力,拉高标杆,以深入打造“生活品质国际体验区”为抓手,围绕“厚重文化、高端产业、精致空间、人性交通、品质生活”五大内涵,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面临的资源和政策制约也日益严重,土地要素稀缺、财政供养人员众多、城市有机更新情况复杂、民生保障和改善难度大,“老城区”和“小城区”的区情实际,成为制约发展主要瓶颈。如何做大做强“小”城、做精做优“老”城,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唯有进行管理理念创新和机制创新。
如建造面积几千平方米的行政服务中心,各行政部门物理集中,上城区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借助信息化平台,政府可以实现逻辑集中,通过有限的区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服务办事大厅,可以将公共服务不断延伸,送达公众的电脑终端。
总之,所有这些信息化创新亮点,为上城区如何做大做强“小”城、做精做优“老”城,在创新管理理念和工作机制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实现上城区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着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