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模式分析

2009-06-03 06:28赵意焕
信息化建设 2009年4期
关键词:电脑农民信息化

赵意焕

河南不仅是传统农业大省,更是人口近亿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目前,河南劳务收入占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0%左右,不利用当地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为了通过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村经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选择合适的乡村进行试点,树立典型,大力推进河南农村信息化的“进村入户”。通过让农民亲自体验农村信息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农民进入信息化领域。通过农村信息化的“进村入户”,让农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工具,了解市场行情、发布产品信息、进行农产品网络交易、学习农业技术,真正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让信息化打破农村封闭的环境,走入农民的生产生活。

经过几年努力,河南农村信息化在乡级以上各涉农部门都能够有不同程度的应用,而目前的关键即是所谓的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打通农村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就河南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采用的具体做法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归纳和分析,并就农村信息化 “进村入户”应用阶段中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为进一步推进河南农村信息化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河南省农村信息化“进村入户”的主要模式

信息服务与远程教育同室

为农村提供信息化服务需要有相应的信息化设施和人员、资源依托,鉴于目前许多地方开始实施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远程教育工作,借助于远程教育系统为当地农村提供相关信息化服务,就成为部分地区的选择。2007年以来,省有关部门依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等组建农村远程教育中心站点管理队伍;依托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相关科研院所专业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组建教学辅导队伍;依托网通公司技术力量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依托组织部门电教机构、省直有关单位、高校等力量组建教学资源开发队伍。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全省已选配站点管理、教学辅导、技术服务、教学资源开发人员61750名,实现了“站点有人管理、教学有人辅导、技术有人服务、课件有人开发”的目标。

济源市山区丘陵面积占全市的80%,为解决因渠道不畅而信息闭塞问题,财政支出,分工负责,建成 “市有中心、镇办有站、村村有点”的三级信息服务体系,率先在全省实现村村有信息服务点的目标。市信息办负责制定实施意见、提供电脑设备技术参数;市文广局负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部分电脑配备;各镇办负责村室阵地建设和信息员确定;网通公司负责采购电脑、对信息员开展培训以及电脑的运送、安装与调试。建成的484个信息服务点遍布全市16个镇办,使全市42万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到免费的信息查询、发布等服务。信息服务点与党员远程教育站点同室,共有一个阵地;共有一个牌子,即“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共用一个管理员,即信息员和远程站点管理人员不重复设置;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场地、人员、设备的最大共享。

手机+农村信息机

农村信息机是在普通移动电话终端的基础上,集成了方便农民使用的手写输入电子屏幕、自动启动大喇叭等电子控制技术。农村信息机主要有三大功能:信息上传下达,“电子黑板”村务公开,“大喇叭”广播。在农村,手机的普及率容易提高,且使用方便。通过手机与农村信息机联通,把农务信息及时发送给农民;农民的需求通过手机信息发送给农村信息机,谋求帮助。手机与农村信息机联通的模式既方便又快捷,是一种非常受农民欢迎的一种应用模式。

由微软公司捐建的全国第一家乡镇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在漯河市舞阳县孟寨镇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手机+农村信息机应用模式。孟寨镇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中心,由漯河市信息化办公室引进、微软公司捐建。该项目作为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拥有电脑、投影机、交换机、信息机等一批高端设备,建有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中枢和多功能培训教室,主要面向广大农民以及各类经济组织、实体等,以电话、手机、农村信息机、互联网等为载体,提供涉农政策法规、种植养殖技术、供求交易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农村电脑“家家乐”

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还比较大,在农村,电脑网络的应用侧重也不同于城市居民,更不同于高校、科研机构等,所以根据农村需求配置电脑,降低电脑价位,为农民量身定制电脑不失为一种市场战略,既利于商家开拓市场,也为农民带来了实惠,一举多赢。英特尔公司与河南海尔众诚电脑公司、河南网通公司、河南省信息产业厅推进河南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展了“世界齐步走、建设新农村”活动。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借助通信企业的运营平台,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形成了市有中心、县有平台、乡镇有服务站的、终端连到村的信息服务网络,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的增收。英特尔公司和海尔公司共同推出了一款新型低成本电脑产品——“家家乐”电脑,这种电脑适合农村的使用环境,可以快速在普通农户中推广应用。在电脑用途上,首先根据国家、省农村信息化试点要求,省里统一协调医疗应用软件供应商,免费安装医疗信息化软件,开展了专项培训,开通了在线视频诊断和信息查询等业务,为农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

信息大篷车

信息大篷车是农村信息化初期阶段向农民提供信息化技术培训和体验的一种经济实惠的方式。不少企业和高校把自己的电脑装在车上,为农民提供免费咨询、技术培训等服务,流动宣传信息化的含义。漯河、许昌等地利用信息产业部捐赠的信息大篷车,开展免费送信息、送科技培训活动,深入到农村田间地头,向农民宣传农村信息化,开展电脑技能和网络应用培训,加强农村信息员培训工作。漯河市拿出信息产业部捐赠电脑中的50台为基础,与移动公司紧密合作,建立了漯河市信息化培训基地,制作完成了提升劳动者素质相关内容的网上资源、视频光盘和电视节目,制定了培训大纲和每年的培训计划,对农村干部群众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许昌市也利用捐赠的50台电脑在鄢陵县花卉交易中心建设了农村信息化培训基地,为1个县、2个镇农业信息中心新增配电脑17台,新建市级农村信息化综合培训基地(中心)2个,村级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中心8个;信息化培训中心已经举办了13期培训班,培训农民1600多人次,信息大篷车开展培训37场次,授课村庄42个,听课群众3100人次,影响辐射农民10万多人次,播放科技投影10余场次,组织农民收看人数达5000多人次。

依托农村合作化组织的信息服务模式

现在许多发展特色经济的农村地区自主创办了各种合作组织,这种组织一般都有一些素质较高的核心成员,他们容易学会和使用电脑网络,通过信息化为特色经济的发展创造机会。一种通过农村合作化组织的信息化服务模式是采用会员制;另外一种模式是协会和农户的分工合作制,如协会利用信息化方式替农户销售农产品,而农户只负责生产。如许昌鄢陵的花木交易中心,农民可以采取注册会员的方式和信息服务商建立起长期的双向交流,利用网站提供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信息提高生产能力,拓宽销售渠道,获得更多的收入。如花农王明江依靠这种信息化系统为苗木找到了销路,两年多来完成了数十笔花木交易,创收数10万元。而花木交易中心的服务商收取会费后,根据会员的需求和会员档案中工作、爱好、产品等资料,提供最新、最权威的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信息服务商提供信息获得服务费,农民通过信息致富,政府也能增加税收,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多赢效果。

其他应用模式

许多电信公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积极行动,发挥各自优势,为农村信息化提供产品和服务支持。农信通产品是体现移动公司服务“三农”、利用网络优势和信息化资源优势,搭建的综合管理系统,为农民提供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具有交互功能、资费便宜的农业信息产品。中国移动推出“农信通”、农村信息机业务,已成为农村信息化推广的有效渠道,完成了全省100个信息化示范镇和1000个信息化示范村的建设,信息化示范镇移动用户普及率超过25%,农村信息机行政村普及率超过90%,全省农信通用户已达到430万。中国网通积极推进“村村通宽带”,建设信息村工程。中国国联通推出“农业新时空”项目,将乡镇信息员、农业信息采编人员及各SP/CP (SP是移动数据业务服务提供商;CP是移动数据业务内容提供商)提供的农业信息,以短信息、移动互联网等方式及时传递到农民的手中。

猜你喜欢
电脑农民信息化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