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任重
2007年5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中国致公党中央和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意向,联合了英特尔等企业,共同推进“中国村络工程-武夷信息化扶贫基地”建设。
2008年4月18日,国家级武夷信息化扶贫基地建成挂牌。该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建设一个全面展现武夷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以“武夷信息化扶贫基地”为纽带,整合资源、高位嫁接、模式创新,带动“外向型”新农村经济、文化建设。同时,建立城市支持、服务农村,旅游反哺农业的农村信息化扶贫系统管理和维护的长效机制。
“数字武夷”新农村信息化项目主要建设“1142”工程:即1个全市共享的农村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和各行政村宽带网络等;1套新农村信息化项目管理、维护和运营的保障机制;4个应用系统:包括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村村务管理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2大体验中心,即在试点村建设了为农民朋友免费提供综合服务的信息站,在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了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旅游预定和旅游投诉的游客服务中心。
截止2008年10月,武夷山市115个行政村已建了71个试点村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站内配置了6到11台电脑,1块LED屏,1个触摸一体机,1台液晶电视,1台硬盘播放器,一台短信机,一套科技视频系统。同时接通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络、IPTV网络、电视、电话、手机网络。
武夷山市通过在农村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朋友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将农业科技信息、市场价格信息、供求信息与农民的农业生产、销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首先,通过农产品供需分析和价格预测系统,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其次,通过农业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及时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决策和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再次,通过农产品价格发布、联络交易、物流配送等信息系统,实现产销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如星村茶企业2007年通过网络销售茶叶100多万元,三渡村橘农通过网络销售橘子100多吨。
“综合信息服务站”除了在农民生产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1.实现政务信息公开,加强了农民对政府的信任感。
通过整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政策法规、服务内容、办事指南等,实现政务公开,为农民朋友及时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促进基层“管理民主”,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如市政府呼叫中心(市长信箱)2007年接受农民朋友投诉、建议286件,95%以上得到及时处理,处理满意率达98%。通过农村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将城市资源导入农村,让农民朋友体验到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拉近农民与政府的距离,消除城乡差距,让农民真正参与市场竞争。
2.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
以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为支点,为农民朋友开展电脑操作和上网培训,让他们会用电脑,爱用电脑。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帮助实现脱贫致富。同时,通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提供的各项设备(LED显示屏、触摸屏、电脑、液晶电视)和农民网络图书馆等应用系统,为农民朋友及时解决了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和看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促进管理民主,加强基层建设。
通过建立面向基层的村务管理系统,实现对各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村务网上公开有利于提高基层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大群众监督力度。
4.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还依托武夷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外地游客设立了一个“体验中心”,提供信息咨询、电子商务、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
(作者系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村络工程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