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冰
摘要:前理解理论为钢琴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以此角度来审视目前的钢琴教学,为钢琴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上的依据。
关键词:前理解;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先行掌握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4-0098-03
任何一种理解都有作为理解条件的前结构,这就叫做前理解。前理解(Das Vorstandnis)是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阐释者的一种认知结构,潜藏于具体理解文本的时候。它确立了阐释者与文本联系中的中介因素。如今前理解理论的运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了,更多地运用到了相关的学科,如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领域,它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外部世界和艺术作品,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性认识和把握。
一、前理解的内涵
前理解又称“前意识” ,指人们在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前就已预先存在于人们脑中的东西。它是对某种观念、事物在新的理解之前所具有的自我解释状态,是个人与历史文化的继承关系,是个人无法拒绝的东西。这个概念最先由海德格尔提出,后来经伽达默尔确定并详加论述。前理解是潜在于具体文本之中的、历史地敞开的东西,它制约着读者对本文的理解。阐释学中的前理解结构包括3个部分:先行具有(Vorhabe)、先行见到(Vorsicht )和先行掌握(Vorgriff){1}。
先行具有指阐释者在阐释作品之前已经具有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理解活动不可能是从虚无开始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这些东西在他出生时就已经为他所有,故称“先行具有”。在钢琴作品的理解中同样如此。当我们第一次接触到某部钢琴作品时,我们先前所具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作品的态度,这是我们在最初接触钢琴作品时的先行具有思维。
先行见到指阐释具体作品之前就有了的一种比较确立的观点。海德格尔认为“解释向来奠基在先行见到之中,它瞄着某种可解释状态,拿到先有中摄取的东西开刀”{2}。如演奏者在第一次接触到某部钢琴作品时,即通过对作品标题揣测作品的内涵,通过对作者的先前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性格、作者的经历等等)而作出对作品风格的初步判断。先行见到是演奏者确立的一种视角,而最终以什么概念表现作品,这取决于人的先行掌握。
先行掌握,与先行具有和先行见到有很多联系,比前者更具体、更细致。它是用其他学科的概念对本体的假定。如中国一向重视“意境”概念,无论是分析文学、电影、戏剧还是在研究音乐、舞蹈乃至园林建筑方面都常常假定“意境”的存在。西方人常用“崇高”、“典型”等假定去分析艺术作品。中西先行掌握的概念不同,往往是产生中西艺术诠释差异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演奏中西方钢琴作品之前的先行掌握显得尤为重要。
二、钢琴作品的理解
理解的关键在于“视界融合(Horizon Verschmelzung)”不同的历史情景具有不同的视界,不同的解释者具有不同的视界。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理解者总是不断地在对话和交流中扩充自己的视界。视界融合是文本的视界和读者视界的融合,或者文本的视界与解释者视界的融合。理解就是把这两种视界融合在一起,产生两者都超越了自身的新视界。
在钢琴演奏中,我们主张在表演者和钢琴作品的对话、交流、问答中进行理解,在视界融合中理解,不仅仅是演奏者或作品的理解,也不只是主体自身对作品的无制约的理解,而是在它们的“中间地带”理解,正如在视界融合中产生一种视界一样,它既可以作为某种具有客观性的理解,也可以作为具有主观性的理解。
(一)理解作曲家
美国批评家赫什在《解释的有效性》中研究了读者与作者的关系,认为研究者研究的中心是作者而非文本。他认为,作品是作者意向化的产物,而不是作品是读者意向化的结果。作品本身并不是一个既定存在的东西,它毕竟是作者或读者所表达的意义。所以他认为理解的任务不是去研究作品而必须研究作者,尤其是研究作者的意向和企图。{3}钢琴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将钢琴作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自我审美意识、自我审美取向相结合。因此,在钢琴作品的演奏中,与其说表演者是对钢琴作品的阐释,不如说是表演者对作曲家的理解,那么不同的表演者对同一个作品的作曲家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审美主体(这里我们指作曲家)的审美心理结构,与特定的年代及审美群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有必然的联系。处于一定时代的人类群体,其审美意识必然受到该时代经济发展状况、社会状况、文化潮流、思想意识的影响。因此,每一部钢琴作品都是作曲家各种生活感受的载体。所以,演奏者在演奏一部钢琴作品之前,查阅和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作品产生的年代以及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艺术潮流的风格特点,还有演奏者对作曲家的生平思想、个性特征、所属风格流派都要作深入地研究,而这些都会因为演奏者所搜集资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就导致了不同表演者对同一作品的前理解的差别。以肖邦为例,有人认为对其作品影响最大的是他身边的女人,有人说他的作品中印迹最深的是他的波兰情节,而舒曼说:“肖邦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等。前理解的准备工作能够帮助演奏者对作品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正确把握,有助于他们规范自己的演奏。
(二)理解钢琴作品
与赫什不同,美国人尤尔则认为解释就是读者与作品交流中所产生的主体对作品的解释,而不是主体对作者的解释。他追求的是阐释者对作品而非作者的阐释,并认为一个作品只有一种正确解释不能有多种正确解释,这关系到解释的科学性和正确性{4}。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前理解”,我们认为一部钢琴作品可以用完全两种不同的方式加以表演。解释的目的在于揭示出一个新的世界。重视超越,阐释不是复述,也不只是对原义的描写,而是对作者和作品意义的超越。作者和作品的敞开必须以阐释者的敞开为条件,而阐释者的敞开又必须以自我超越为条件。这点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相同的钢琴作品会有不同的版本了。我们以《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为例,它有许多版本:布洛版、人音版、施纳贝尔版、戈式版等等。同一部钢琴作品在不同的版本中的解释有很大差别:标记、节奏、颤音、速度、力度、踏板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一部钢琴作品的产生总是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不同的曲式结构也负载着各自特定的表现内涵,因此对钢琴作品的立体结构的分析也是演奏者必须掌握的能力。每一部作品都有一定的结构布局,演奏者应该先把作品的结构框架梳理出来,然后按照作品的艺术风格把音乐素材依照结构框架进行组织。所以,在演奏作品前对作品的结构认识至关重要。
三、前理解视野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艺术的理解与历史的理解是不同的。历史的理解不管主体怎么对前见进行悬置,他所理解到的内容都是当下的,都是理解力能理解到的。而艺术的理解并不以理解到的内容为目的,而是以理解的自由为目的,以主体境界的豁然开朗为目的。只有在不自由之中看到贯穿其中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心灵的本质力量,体会到本质力量才是自由。钢琴的前理解教学是从师生各自的前理解结构出发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它承认理解的历史性,尊重成见,因而尊重学生的现实状况,并以这一层面去生成,从而达到每个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这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
(一)丰富前理解、发展前理解
前理解的丰富可以通过个人潜在的理解进行,即主体心灵的能动性、判断力、理解力,此外,还受到个人语言、传统、历史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丰富前理解,发展前理解,进而对钢琴教学的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在与钢琴作品接触之前,演奏者是已经具有理解能力和相应知识的主体,他向着可能的方向来筹划自己的理解。理解能力通过后退与开拓,确定对象。演奏者必须有所询问,对钢琴作品才会有所诉说。因此,我们认为不是前理解确立了对象,也不是对象确立了前理解,两者是在意识作用下的相互确定。
审美前理解也是由传统、语言、符号、经验等等沉积而成;由能动的心灵根据现实环境的要求来决定突显哪一部分。但艺术的前理解结构仿佛更加纯粹,它尽管也对对象提出要求,但这种要求只是形式的,而且主体从来不希望在形式中得到什么,因而不被对象所迷惑、束缚。主体在理解中也有情感期待,但这种期待却是清净的,主体不会随着情感的升起而迷失了自我。艺术的理解是在对于对象整体的观照下,前理解自身的整体展开,而一般的理解则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展开。因此,钢琴教学中的前理解教学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学主体地位的退让,把前理解教学还原到“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本色上,确立了一个高标,要完成这一高标,就必须突出个体的经验和感悟。
(二)促进对话,生成前理解
在审美理解中,在本质力量与对象的同一性问题上,以儒、道、禅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思想与西方思想是不同的。西方现代思潮尽管力图打破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但从其论证方式上看,二分的模式依然是明显的:尽管能看到物我的统一,而这种统一仍要通过主客的区分才能实现。中国古代以类比、形象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尽管也看到主、客的差别,但对这种差别并不执着,而是强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融合状态。概括地说,即中国古代思想强调心灵的体悟,而西方思想则强调判断力的认知。因此,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应该协助学生充实前理解,促进前理解,生成自己独有的前理解。
钢琴作品的前理解对当下的放大作用与浓缩历史的作用是同时的。演奏主体与对象交流界面的各种信息,由于在传统之中找到同类而触发各种或新或旧的意义、情感,主体在这些意义与情感之中,理解力与理解之间的鸿沟暂得平复。主体有所品味地体验着当下的主要意义与情感,当下于是便似乎是段落性的存在了。但这其实只是表象,是我们的情绪相对于意义的延后性而造成的幻想。理解力在此时并未停步,理解活动也不停止:它们一刻不停地在奔涌,裹挟进已生成的理解,冲撼、融合着对象,不断地生成新的意义。所谓“新的意义”,也并不全是崭新的,有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这一部分与我们的距离太近了,以至于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它们的产生。而一旦新意义与我们的预期相符或大相悖谬,则会给我们造成冲击,前面的夸张幻象迅速消失,新的意义与情感便成为主导了。
在钢琴教学中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前理解不是把我们与真理和未知世界隔离,它是主体对未知世界的开拓,是主体向未知推进的已知参照系,它协助主体向新的理解开拓,它不仅使新的理解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向未知世界的开拓能力。它使我们在认知过程中,有意向、有知识贮备、有判断未知的能力。总之,前理解理论为我们的钢琴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以新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钢琴教学,对我们的钢琴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上的依据。只要钢琴教学把握住这些理论的真义并渗透到教学中,就能使学生对钢琴作品中所内蕴的意义不断寻求,从而获得丰富的“前理解”,取得更好的演奏效果。
责任编辑:李姝
参考文献:
[1]张首映 .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曹剑波. 论伽达默尔的先见学说[J]. 唐山学院学报, 2004(3).
[4] 陈本益.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简论[J]. 浙江学刊, 2003(1).
[5] 刘俊香,王中会. 理解的现时性语言——谈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语言[J]. 晋阳学刊, 2004(1).
[6] 刘习根. 试论伽达默尔的理解观[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S1).
[7][德]H.R.姚斯 [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金元浦.文学解释学[J]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To Interpret Piano Works from the Outlook of Pre-understanding in Hermenuetics
Zhang Bing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re-understanding in hermenuetics not only provides us a new outlook but also a theoretical guideline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piano teaching.
Key words:
pre-understanding (Das Vorstandnis) ; pre-possessing (Vorhabe); foreseeing (Vorsicht); pre-grasping(Vorgr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