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锋
构思一节习作指导课,指导学生有创意地描述生活中常见的一样食品——大肉包子。
一切的流程都已成竹在胸,唯有开头的一句导语苦苦寻觅不得。
若是将就一下,这句导语也好说:“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大肉包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若是学生犯难,无从下手,不妨再给些明确的提示:“大家可以看看大肉包子的形状、颜色以及给你的感受等。”
总觉得这样的导语太直白、太絮叨,且这样的导语又能激起学生多少表达的欲望呢?
冥想中,都是大肉包子白白胖胖的脸,脸上道道皱褶。忽然间,顺着这道道皱褶,仿佛看到了白白胖胖的脸上出现两只眯缝的小眼睛。这不是坐在最后一排的患了近视的周与麒惯有的神态吗?
哈哈,索性就跟学生开个玩笑吧!
于是,修改导语:“大家看看,大肉包子这副尊容像咱们班哪位同学呢?”
料想,学生一定哄堂,一定万众瞩目周与麒,一定小手如林、不吐不快。
若是再追问极其简单的一句:“为什么呢?”学生一定能迅速而准确地指出大肉包子与周与麒的共同特点:白、胖、眯缝眼。
实际的课堂,就是这样的效果。只不过,学生们瞩目的是具有同样特点的张天鑫,而不是周与麒。
又有担心了,这样的导语会不会造成对张天鑫的“伤害”呢?这一点,不能不顾及。
好在当学生用“可爱”对大肉包子作感受总结时,顺水推舟:“你们看,正是因为张天鑫同学长得很可爱、讨人喜欢,所以大家一下子就想到他了。”
学生们笑了,“郁闷”的张天鑫也笑了。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艺术的魅力,在于含蓄。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