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政治安全地位简论

2009-05-31 02:28原良志
商情 2009年5期
关键词:政治国家

原良志 陈 瑞

【摘 要】政治安全具有维护国体、政体和政局的稳定,不受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的功能。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根本性、复杂性和发展性。在我国国家安全体系中,西部政治安全具有重要地位,事关我国国家领土完整,事关我国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固,事关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

【关键词】政治安全 中国西部 地位

我国西部有漫长的边境线,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蕴藏的石油天然气及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异常丰富。西部独特的地缘特点,决定了西部的政治安全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和谐发展的大局,决定了这一地区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一、政治安全及其特点

政治安全是由“政治”和“安全”两个词组成。政治就是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围绕着国家政权而形成的关系和展开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在阶级社会,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政治斗争历来是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一个阶级要取得自己的统治,必须掌握政权,才能建立自己对整个社会的统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达到维护和发展自己经济利益之目的。因此说,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在现代社会,国家政权是国家权力、国家机构和国家制度的体系,是政治的根本问题。安全,就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恐惧,使个人、社会以至国家处于被保护的状态,免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危险的威胁。

政治安全,就一般意义而言,主要是指国家政治体系具有对社会矛盾的变迁演化的调适功能,能在社会内外矛盾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中,保持原有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及时有效地保持社会张力,消除不安定因素,防止政治动乱,保证政治运作的秩序性、规范性和联系性。即维护国体、政体和政局的稳定,不受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可以认为,国家政治安全具体体现在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一是对外有效抵制来自国家外部的颠覆和干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尊严不受侵犯;二是对内有效克服来自国家内部的政治破坏力量,获取公民对国家和政府的广泛政治认同,维护政治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政治安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本性。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的三个最主要、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军事安全是保障、经济安全是核心。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维护自己现有的政治制度,是最根本的安全,是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更是国家的命脉。同时,主权的独立、政治制度的巩固,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经济的根本保障。所以,政权的稳定和主权的独立成为任何国家在任何时代孜孜以求的根本目标,政治安全是国家要维护的最高利益之一。二是复杂性。政治本身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与一国的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相互交织,维护政治安全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国内外的方方面面。维护国家政治安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既要积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建立良好的国际关系,也要妥善解决好国内问题,做好自己的事情,化解矛盾和风险,为实现国家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保障。三是发展性。政治安全是相对的,没有永恒的、绝对意义上的政治安全,只有暂时的、相对意义的国家政治安全。在维护、巩固国家政治安全的过程中,一时的威胁、危险被消除了,而新的、潜在的威胁、危险又会出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政治安全的危险因素逐渐演变,人们的危机意识、对危机的理解也相应随之发生变化。因此要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看到矛盾和隐患的存在,加大对国家政治安全的研究力度,并不断调整国家政治安全战略,防患于未然。所谓居安思危,就是这个道理。

二、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

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和国民安全称为国家安全的八大要素。八要素之间存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军事安全为保障,以经济安全为核心,以科技安全为关键,以国民安全为目的,融生态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于一体的关系,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综合国家安全体系。在这个安全体系中,政治安全是前提,为其他安全提供根本保障,同时,其他方面的安全也为政治安全提供支撑和动力。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不佳,国家安全的整体状态和其他方面的安全将受到根本性影响。

国家安全首先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支撑,但国家的政治利益对安全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一国的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外交,而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又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当一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十分强大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就成为决定本国和周边安全的决定因素,和平的外交政策可以使国泰民安,而好战的外交政策则会祸国殃民。而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即使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只要政治和外交手段运用得当,也可以同样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精神因素在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假如一国拥有相当的物质力量,但缺乏明确的战略,或者没有贯彻国家既定战略的坚定的决心和意志,那么国力则缺乏竞争力。相反,一国物质力量的不足有时会由民族士气的高昂和战略决心的坚定来弥补。不仅如此,军事能力、经济能力、科技能力等并不能自动地转化为效能,它都是靠人去掌握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凝聚力的加强,国人意志的统一和人心所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决定性的。在一盘散沙的环境中,国家不仅无法发展经济与科技,还会大大损伤其在国际舞台中的形象,削弱国家的总体安全。

国家的政治安全也是经济安全等的有力保障。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既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往往成为左右经济发展、停滞或者倒退的决定性力量。政治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前提条件。在政治功能不断强化、政府权力不断扩张的当代社会,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良好的国内政治环境,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稳定的政治,就没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国重视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经济的发展需要政治的有力支持和有效服务,需要完善的国家政治制度抵御全球经济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风险,减少经济动荡。国家的政治安全是经济安全的前提和重要的保障。

在国际政治中,战争是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在当今国际舞台上进行的现代战争,无一不包含极为明显的政治意图。从广义上讲,军事因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素,国际军事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国际政治关系,因为它反映了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国际政治关系的表现形式。从狭义上看,军事因素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二战后军事集团的建立及其相互对峙反映了国际政治关系的现实。军备竞赛和裁军谈判是国际斗争的重要表现,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手段。军事力量的集结、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也是为了通过炫耀其军事实力,向对手施加政治恫吓和心理压力,以军事形式进行国际政治的博弈,从而达到迫使对方就范或让步的政治目的。二战后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连绵不断,这从正反面证实了现在存在的战争仍然是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手段,至少战争的发动者是坚持这一观点的。

三、西部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

西部与东部密切相连,无稳定的西部,断无中国整体的安全。一旦西部政治安全环境出现问题,对我国安全战略全局将具有重大影响。

1.西部政治安全事关我国国家领土完整

国家的领土是国家根本利益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最重要、最基本资源。因此,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不受侵略、分割、分裂、流失,是实现西部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土地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702公里。近代以来,西部地区上曾遭受过许多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蚕食、渗透,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外国占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部周边接壤的许多国家经过外交谈判,划定了边界线。但在有些地段还存在领土争端,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时日。尤其是近年来,“东突”势力发展组织、操纵舆论、制造事端,企图分裂统一的中国和中华民族,达到成立独立国家的目的。“藏独”势力,耸动国际舆论,漠视西藏的建设成就,鼓吹建立所谓的“大藏区”,对国家的统一构成影响。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看,民族分裂活动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策动的,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从来都是外国侵略势力割去我国边疆领土的内应力量。时至今日,这些分裂势力的背后仍有敌视、图谋我国国家利益的国际因素。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与解决,西部政治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最终会影响到我国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2.西部政治安全事关我国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稳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的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在边疆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均处于西部地区,自确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这一制度有效地保证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从政治体制上为边疆政治本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疆政治制度的核心,是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制度原因。

国际反华势力和“疆独”势力,制造、传播所谓的“新疆是中国的殖民地论”;达赖集团公开鼓吹“西藏实际上曾经一向是独立的”,否定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不断煽动“独立”的梦想。这些分裂势力,企图混淆视听,制造人们的思想混乱,以达到分裂中国、攫取新疆、西藏,进而否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野心。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昭示,统一和分裂关系着汉族、藏族、维吾尔族等56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合则共荣,分则俱伤。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制度选择。在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坚持这些政治制度,毫无疑问,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3.西部政治安全事关我国国家意识形态的稳定

国家意识形态对于形成全体国民的政治共识,维护国家政治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而搞乱人们的思想,动摇人们的政治共识,制造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常常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动乱、分裂的前奏。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接壤国家多,而且在我国的55个少数民数中,有将近50个是居住在西部地区,其中还有跨境民族。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历史背景,以及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的差异,加之外来宗教的传入和国外敌对势力的影响和支持,西部地区“泛蒙古主义”有了萌芽、“大哈萨克主义”有所抬头、“泛突厥主义”及“泛伊斯兰主义”开始泛滥。这些都会对人们的思想统一带来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不失时机地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各个领域向独联体国家全面渗透,希望借“颜色革命”,建立亲西方政权,在地缘上遏制俄罗斯和中国,进而“演变”中国。西部地区正是距离发生“颜色革命”的中亚地区最近的地方,也是西方企图打开“演变”中国缺口的前沿地区。“颜色革命”说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西化”、“分化”的颠覆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迷惑性,他们尤其重视从意识形态、从价值观上寻找突破口。局部地区的成功,坚定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我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决心。要有效粉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保证西部政治安全,就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在统一人们的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2.

[2]倪健中.国家安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287.

[3]赵楚.北京专访:21世纪中国安全战略和八大安全威胁.国际展望,2001,(3).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XGJ001。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社科系)

猜你喜欢
政治国家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政治机关必须突出政治建设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返璞归真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