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华明
2008年高考新课标地理试题的特点
1注重“双基”,突出能力考查
2008年高考新课标地理试题借鉴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在选择题的情景设置上,还是在非选择题的问题立意上,特别注重对“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较好地体现了能力考查的导向作用,符合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
2图文简洁,突出创新
从2008年高考新课标地理试题来看,尽管所考查的基础知识与往年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无论是试题量、阅读量,还是在问题设置上,都体现出简洁、创新的特点。文字资料和图表形式新颖独特,没有难以理解的文言背景资料,没有复杂的图表,显得简洁明了。如广东地理卷第21题:
上海、广(州)深(圳)、北京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三大中心。对我国航空货运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空货运量居三大货运中心之首
B三大货运中心也是我国的三大经济中心
C西北、东北和西南地区是我国航空货运的主要货源地
D我国航空货运主要集中在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
此题从我国航空货运的三大中心切入,考查我国航空货运状况,化繁为简,体现了活学活用的要求,也较好地体现了稳中求进、求改、求新的命题原则和向新课标指向靠拢的命题方向,为考生的正常发挥提供了空间。
3图文并茂,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的学科特色就是突出图形。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历年高考地理试题可以说是“无图不题”“无图不考”。新课标地理试题大多以“一图多题”的形式。考查考生从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调用储备的知识回答问题的能力,学科特色鲜明。如江苏地理卷,共有数十幅图和多个表格。地图类型多样,形式美观,成为试卷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8年高考广东地理卷非常注重对图像分析能力的考查。该试卷以地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为主体内容,题目容量较大,考试内容覆盖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没有偏题、怪题,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地理数据、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分析判断、计算能力等。注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如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能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问题等。同时。该试卷试题结合生活实际,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4体现新课标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
考查目标多元化。在注重知识和能力考查的同时。突出了情感目标的考查。地理试题充分体现自身学科的特点,重视学科知识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内容涉及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城市规划、人口迁移、气候与农业生产等。如江苏卷第27题:
图12“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13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______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此题以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为背景设置问题,充分体现实用性和创新性特征,有利于激发考生的创新意识,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考查方式。
突出探究性。为了全面体现新课标的探究理念,试卷以能力考查为着眼点,关注考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创设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运用具有发散性、开放性的试题,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语言组织的能力。如江苏卷第21~22题以“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背景。考查该国降水、用水概况,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该国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措施。该题材料简洁明了,命题科学规范,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实验与探究的能力、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增加自主性。新课标地理卷普遍设置选做题,方便考生发挥各自的优势。
体现时代性。如上海地理卷的试题围绕社会热点,从多侧面、多角度综合考查考生的能力,突出了地理知识对实际生活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安全、人文昌盛的浓厚气息,对考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引导考生关心我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新进展与新成果。试卷中有关胡锦涛主席出访日本、上海周边三座大桥的建成、武汉城市圈的改革实验、湄公河流域国际经济合作开发等题所占分值较高,启示考生学习地理不能死读书,而要开阔眼界,多角度考虑问题。
2009年高考命题走向
1继续加大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突出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查具有地理特色的思维能力。从2008年高考新课标地理试题可以看出,高考试题着重考查考生运用材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考生要淡化知识性记忆,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尝试一些新情景、新问题的学习,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3以时事类信息为载体,提供涉及时政热点和社会焦点的背景材料,引导考生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同时考查地理学科内的主干知识。在复习地理的过程中,考生应注意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掌握解题方法为主要目的。
4加大试题的开放性,培养考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继续增加简答题,加强考查考生组织答案的能力。进一步改进探究题和选做题,增强答题的灵活性。
5启发考生科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体验、适应、参与社会实践,辩证地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丰富的社会情感,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等。
(责任编校曾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