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春
学生是学习主体,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包括观察、描述、操作、猜测、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才能纳入其知识结构中,成为有效的知识。本文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 讲究新课导入,激发主动学习
七年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他们容易被感性的、形象的东西所吸引,所打动。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在课堂上用新颖别致的导入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例如七年级数学《从不同方向看》这一课,先给学生看几张本校园的图片,然后问:“这些图片可以用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描述吗?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包含在这句古诗中,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又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十节,课一开始教师拿出一张0.1毫米厚的纸对折几次,让学生观察其厚度变化,然后说:“若把这张纸对折30次,它比我们教学大楼的三层楼还高,你们相信吗?”同学们被这个有趣的问题所吸引,纷纷展开讨论。
教师结合实际,巧妙地设计悬念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中心,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而吸引学生,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学习状态,主动开展思维,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得到充分发挥。
二、 尊重理解学生,鼓励提出问题
传统的教学讲究师道尊严,学生对教师所讲稍有异议就被视为异端,遭到讥讽。久而久之,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被打击殆尽,产生焦虑、紧张的心情,根本就谈不上提问题。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课堂上应允许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大力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学生的问题有错误,也应该在引导他们认识错误的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要多表扬、多启发,少批评、不挖苦。要善于利用讨论和争议来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当你重视他们提出的问题或解决的问题时,都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如上七年级数学的《日历中的方程》一节时,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书里给的三天的日期之和小于100,我取大于100的行吗?”很多同学笑了起来。这时,如果教师简单粗暴地对学生教训或讽刺、挖苦,必然会打击学生的求知欲,而表扬他认真看书,善于发现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启发、引导他,就能使他养成勤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他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进入了学习的主动地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 引导学生看书,学会自主学习
教科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有阅读教材能力的学生,学习表现得积极主动,学习质量也较好。因此,教师想方设法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愿望。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提出问题:这里有三根长分别是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木条,能不能用它们来钉成一个三角形模型?为什么?学生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待学生尝试后,教师引导他们阅读教材,从中找出答案。特别是在学生作业或测试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急于纠正,而是指导学生去看教材,让他们自己找到错误的根源。当学生通过阅读能解决某个疑难问题时会产生喜悦的心情,对阅读教材产生直接兴趣,会把无意识行为转化为有意识行为,学习就变得主动。
同时,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方法,如边阅读边演算,或者阅读完题目,自己先动手做,再对照教材的解题过程和方法,使学生领悟到使用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 精心设计练习,突出学生主体
练习题应从“激趣”、“启思”、“加深”这样的几个环节进行设计。课外练习应有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练习等多个层次。内容设计要有弹性,同一问题情境可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的问题,以便不同的学生通过练习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五、 学生独立反思,实现自我完善
在学习完一节或一章内容之后,让学生谈收获,如本章节学习的内容、知识要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动手写章后小结。通过小结将课本的相关知识加以系统化,发现还没有完全理解的问题及时弄清楚,从而获得对课本知识的整体认识,这样学习就由被动变为主动了。现代教学强调学习要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通过自己动口讲知识及动手、动脑归纳小结,知识自然会“深入人心”。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学生只有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参与教学活动,才能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责编王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