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班级精神 提升道德品质

2009-05-31 03:01
广西教育·B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德育精神班级

杨 捷 陈 爽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人的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呕心沥血,辛勤劳动,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如何构建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背景下的德育工作体系,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仍然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努力探索。近年来,我校通过对《班级精神德育模式》的研究,确立了“培育班级精神,提升道德品质”的工作思路,探讨了如何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建立了“提出、评价、接受”的班级精神实施办法,强调要精心营造班级文化建设氛围,构筑学校班级建设工作体系,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一、培育班级精神的理论认识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学生的一切工作,尤其是德育工作,主要通过班级进行;学生的学习、交往和参加各种活动也主要是在班级中进行的,因此,班级德育成为学校德育的基础和主体。这个基础和主体的状况如何,决定着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优劣。班级是一种社会组织,如果说学校是班级制度化的,那么班级就是制度性的存在。制度本身就是以一定的文化价值取向而建立的。班级一开始成立,就担负着明确的教育任务,它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平台,更是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学生道德品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平台。因此,教育要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必须要借助班级这个集体组织。

学生来源于社会,而班级也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组织。班级就是一个社会系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状态;社会的价值系统和各种思想,也会以各种方式折射到班级中来。学生在训练中以各种思想来协调、整合,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班级生活,即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就是潜在的学习内容,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产生教育作用。如果我们把学生由于外在的影响而导致内部的变化,看作是教育的作用,那么“潜在的学习”,就是无形的教育的影响,班级文化作为学生潜在学习的内容,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班级文化要充分发挥对学生发展的效用,必然要经过精心的培育,形成班级的积极精神。可以肯定地说,班级精神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行为品质,具有重大的意义。塑造积极的班级精神,是班级建设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从德育新认识来看,培育班级精神,以此影响学生,可以说是解决德育主体和内化的主要途径,积极的班级精神能较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并通过它促进学生的内化。

二、 培育班级精神的实践体系

培育班级文化的积极精神,不是一个自然的或自发的“协商”过程,而是班主任自觉地作为主导者并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开展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培育班级精神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和结果,其基本过程是:提出——评价——接受。

(一) 提出班级精神,引导班级建设

1. 班级精神提出的基础。

班级文化的积极精神,不是自发产生的,也不可能自发产生,它是由班主任提出来的,或由班级成员讨论而提出来的。班主任遵照一定的基本准则,提出一种能够导致班级积极精神产生的价值观。班主任提出的目标或价值观,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上,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只有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在凭借现实的条件可能实现的情况下,学生才可能更好地接受。

2. 班级精神“提出”部分的主要内容。

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中最积极的部分,是主导的文化价值,它往往用激励、诫勉人们的词句表现出来,如“自强奋进”、“勤俭敬信”等等。它主要指道德情操、意志品质方面,是隐性的文化。它是班级成员奋斗的目标,是引领班级前进的旗帜。班级精神的软性文化目标,是通过一些具体可见的显性指标体现出来的,如班级管理指标、学习成绩、特长发展、活动类型等等,还常常表现在奖励成绩等方面。因此,班级精神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它在班级价值观总目标下可以分解为若干分目标,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班级精神的“提出”部分。

3. 班训是“提出”部分的主要表现。

班训,是班级精神“提出”部分的集中表现,是班级精神的载体。班训把教育文化的价值追求,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和班级成员的发展需要,用最简练的语言明确地提出来,使得班级成员有明确的进取方向,也使德育目标更清晰。

班训的确立有一定的原则,它应当体现班级的特征,并形成班级文化的个性。班训应以教育文化的价值追求为基本参照,应符合班级成员的发展特点,应与班级中特定的文化相适应。

班训的确立也讲求一定的方法。班级精神要发挥积极作用,能够指引班级全体成员或至少大多数成员开展班级生活,必须是班级成员们自己意志的表达。因此,班训的提出,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价值主导作用为前提的,班训的提出是班级全体成员“协商”的结果。在遵循学生身心特点的前提下,我们在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的班训。按照分类,起始年级主要是养成教育类,如“小习惯铸就大成功”、“驾驭命运源于改变习惯”、“好的行为,好的收获”;二年级主要是治学励志类,如“以静思进,以诚治学”、“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勤奋求知,成功做人”;毕业年级主要是责任拼搏类,如“责任荣誉,志在千里”、“学有所成,青春无悔”、“团结拼搏,超越梦想”。

(二) 评价班级精神,形成共同认识

1. 评价的主要理论基础。

班级精神在本质上是一个班级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一个班级刚建立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给班级带来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文化习惯,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价值观,并形成对立、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级精神目标的提出,必然会引发碰撞,班级精神能否获得主体成员的认同和体现,就需要以学生的评价为前提。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从自身的文化价值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对班级精神的目标、内涵、手段、形式进行选择,并由此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态度,表现出参与程度的不一,而班级精神也在学生的评价中不断地调整、完善,从而达到既符合教育文化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学生主体性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随着班级精神的完善,学生文化价值的发展,学生的选择、评价也会不断调整,并学会以更高更合理的需要来评价。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可以说,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化价值也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实践,并内化成为品质。

评价就是参与、选择、调整、完善、提升,在评价过程中,班级精神尤其是班训逐渐成为班级成员的共同追求,共同的主导文化价值取向,并逐渐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

2. 制度规范是基础。

规范与制度是班级精神建立和产生作用的基础,也是各类班级文化发展的底线。德育过程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复杂的运动过程。德育的进行,班级精神的评价过程,必须要有教师、规范、学生三个因素发生联系才能产生矛盾运动,才能进入现实状态。德育之所以为德育,就是因为它有明确的规范,只有当德育三要素都正常存在、合理组合并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时,才能产生预期效果,而影响甚至决定德育三要素优化组合及其状态的因素就是管理。

要让管理产生作用,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班级常规管理制度。班级常规管理制度主要解决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的道德行为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不自觉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层次是自觉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第三层次是自动行为,是已经形成了的习惯。班级管理体系除了学习等内容外,在德育方式上主要体现为社会公德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而利用班集体的教育力量是加强管理的重要途径。班级精神的提出,明确了班级成员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明确了班级规范与养成教育对实现这样的目标价值的基础性作用,而且这样的班级规范与养成教育也是班级精神的具体表现。班集体的规范制度,使班集体有了共同的目标、统一的行动、共同的舆论和纪律约束,更易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集体具有极强的凝聚力,能够团结全班同学为争取班级荣誉而努力奋斗。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和道德品质,从树立道德观念到在集体生活中养成习惯,都有赖于集体目标的引导、集体活动的训练、集体舆论的影响、集体纪律的约束与保证。

班级管理制度规范产生作用,首先是全校要形成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严格实施,在全校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引领班级文化的积极发展。我们主要做的工作,一是德育工作目标化、层次化,先后制定了“班集体考评表”、“班主任工作计划表”、“班主任工作总结表”、“班级建设管理体系”、“班级目标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使各项德育工作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内容系统,减少了盲目性、单一性,增强了意识性和整体性。基础教育目标的完成,为一切更高要求的道德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二是健全德育工作流程管理,使之序列化、循环化。加强计划—实施—检查—反馈—总结—评价六个环节的管理,使德育工作过程完整;健全班务日志制度、班级日常管理评比制度、检查制度,使德育工作步骤清楚、管理规范,保证德育效能的充分发挥。三是德育途径立体网络化。建立德育工作架构,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立体的德育网络,校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校外则有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班主任按德育序列开展工作,在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同时,肩负德育的具体任务;各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最基本的途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形成起作用;团支部和班委会在开展各项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是一条最生动、最受学生欢迎,也最容易见效果的教育途径。如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举办各类竞赛、举办主题团日活动、拓展兴趣小组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四是德育评价体系科学化、民主化。德育评价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几年的实验,逐渐建立了科学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制定了“学生品德评定”、“班级管理评比” 、“班主任工作考核”等学校德育工作评估方案。

其次,班主任要重视班级管理,充分利用班级常规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尤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学生为实现班级建设的目标而去调整自己,并不断融进良好的班风中。班级管理工作非常繁杂,学生又有不同的潜力和特长,只有建立一种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每学期制定的目标要符合班级的实际,并分阶段实施。如在起始年级狠抓行为习惯的训练,可以组织示范性和模仿性的道德实践,加强程序管理,安排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程序,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接受的状态。这种自主管理使学生独立自主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强化了自己是班级主人的主观意识和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感。道德教育从要求开始,到要求的解除结束,当道德的要求变成了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以后,他立意依照道德规范去做,而且在这么做时他能体验到自由和愉快,虽然道德规范可能要他付出些许牺牲,但他是义无反顾的。

应该说,班级建设的过程,是学生个性与班级管理相冲突和调整的过程,而一个规范的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也正是学生道德水准不断提升的过程。一个有良好规范的班集体,必然是一个道德水准和养成习惯较高的班级。

班级常规建设也是班级精神得以体现为行为的载体。

3. 文化活动是平台。

班级精神是文化价值,因此它也应当在文化活动中形成。班级文化活动是班级精神形成的平台,也是主要途径。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精髓部分,而班级学生文化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学生文化总是通过他们喜爱的活动表现出来。要建立起一定的班级精神,就要重视表现学生文化的活动,并努力实施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

班级文化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开展的,能反映出分阶段的自主性和情感愿望的活动;二是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中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特点所设计的班级特定活动。创设班级文化可以从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着手: 班级的标志性物品以及优雅的人文环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空间文化,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启迪。精心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

4. 班级文化的形成与影响。

软环境的创设主要利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进行。从具体分类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班会课活动、主题活动、团队活动、课外实践活动、科技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纪念日和节日活动。在活动中要围绕班级的目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加。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和班级进行组织管理、指导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民主生活的重要形式。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集体活动最能体现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道德教育越具体,越切合实际,活动就越有效果。针对社会文化传媒崇洋媚俗的时尚性误导,我们用优秀的文化影响人,把学生引导到较高的精神层面。

(1) 引见优秀的人。

我们陆续请来一些很优秀的作家、学者走进学生的视野,就“你需要什么样的人生”和他们进行交谈,使学生获益匪浅。这些面对面的交流是极具冲击力的,这使学生懂得了:即使上不了大学,也不要错过与那些优秀灵魂相遇的机会。

(2) 推荐优秀的书籍。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推荐大量的励志书、工具书和人文科学书。这些行动无声地激发了他们读书的热情。

(3) 营建有质量的文化阵地。

成立班级读书会。读书会有成立宣言、会员制度、会员卡、书虫家园文化角、读书行动跟踪档案等,读书交流会全部让学生自己操办,每个月还有一次综合评比,推选出“最佳气质书虫”、“最具潜力书虫”、“最有实力书虫”,营造了浓郁的读书氛围。

学科园地,常换常新。各学科科代表轮流组织出板报。班级板报是最能体现班级文化风格、最能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种途径。我们采取宣委负责、小组承办的方式,每次确定一个主题,轮流承办,保质保量。

班级视窗荟聚班级精神。发挥榜样栏的激励和辐射作用。确立 “榜样的高度就是班级的高度”,班里各方面的榜样人物都可以在上面贴上自己最得意的一张照片,并附上自己的格言,激励全班争优创先。

(三) 接受班级精神,实现德育内化

班级精神在经历了互动、评价后,取得了主导地位,为班级全体成员接受。班级精神作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具有了权威性,能影响其他的学生文化。学生主体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去主动地同化班级精神,对它进行吸纳、改造、加工,使新旧知识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结构的建构与改造。在此过程中,积极的班级精神就逐步被主体接受并被同化为品质。学生主体接受班级精神, 不是被班级精神固定在僵化的思维与桎梏中,恰恰相反,融合着学生的个性思维与独到的价值文化。班级精神必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学生进而形成创造性的人格,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也就内化成为学生的品质。

班级精神是共生的,但又是鲜活的,在班级不同学生身上又体现出各自的个性风格,并在不同的实践活动中呈现出多样性。

在“接受”阶段,既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并强化品质,又要容纳学生品质展示出来的个性行为。

作为班主任,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以及个性化的交流活动,广泛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去认同班级精神。班主任对学生要宽容,因为班级精神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的个性风格,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教师要创造各种机会,让不同的学生都充分展示自己的道德品质,并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的宽容与尊重,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班级精神的同化,并更好地将其内化为品质。

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与习惯不是自发形成的,班级精神的形成更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有赖于教育者的教育智慧。我们在实验中做到: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即把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觉努力的目标,使之产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动机;通过系列认知、评价自我的活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道德评价,不断修正自我积极进取,与其他班级成员共同完成奋斗目标;指导学生进行道德情操体验和自我教育的方法。

班级精神的形成与作用,班主任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它必须要班级全体成员参与建设,同时班级精神的建设过程,就是把各种个性文化价值整合一致,这本身就是极具实效性的德育活动。

三、 《班级精神德育模式》实施成效

我校建立了培育班级精神的德育模式,确立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活动,学校德育水平整体提高了,形成了学校德育工作思想、体系、品牌、奖励、扩展幅射,建立了我校现代学校班级德育规范+特色的理论体系;构建了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和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学生与成功之间搭建桥梁,为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才能;使班集体建设水平得到提高,呈现出一种学生与学生、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比学赶超、万马奔腾创一流的局面,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环境。一批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被评为各级各类优秀班集体,极大地促进了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并不断得到规范,学校整体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责编马超勤)

猜你喜欢
德育精神班级
班级“无课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拿出精神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