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宾 李 静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结合心理素质训练课探讨怎样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心理素质训练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与基础,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结果。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要,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身心发展日趋成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步入大学校园后,他们为能有机会结识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感到兴奋;同时,从以往人际交往相对简单的中学和家庭中走出来,独自面对突然扩大的交往范围、更丰富的交往内容、更高的交往频率,他们又有些不知所措。因此,如何改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有利于增进身心健康
我国著名心理卫生学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大学生通过积极、良好的人际交往,诉说各自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在倾诉过程中减轻心理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
(二) 有利于提高个体幸福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生活的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成功、名誉和地位。良好的人际交往将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自身幸福感。
(三) 有利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自身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发展起来的,这个过程在我们一生中一直进行。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 认知障碍
由于认识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自制力不强,加之社会阅历有限,对社会、对他人的了解都不够全面,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尚存在认知障碍,具体表现为:
1. 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理想化。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常常会把交往对象过分美化、理想化,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不能辩证、客观地看待人和事,思维方式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从简单肯定到简单否定。对人际交往的认识理想化还表现在,青年期的大学生对自己要交往的对象,会在心中划有条件和界限,他们觉得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人,才适合与自己交往,这无形中就把自己的交往范围缩小了。
2. 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社会成长环境无形中助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意识的形成。他们一直以来受关注较多,在心理上有较多的优越感,习惯于肯定自己,否定别人,各种场合都希望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表现为自私自利,只强调自己的感受,不太考虑别人的需要,致使别人不愿意与之接近,从而造成人际交往不顺利。
(二) 情感障碍
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情感互动,交往中的情感满意度往往决定交往的亲疏程度。大学生感情丰富,情绪易波动,情感障碍具体表现为:
1. 自卑与自负。自卑是对自我的一种过低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进入大学后,在与其他同学相处过程中,有些同学感到自己在学习、经济、社交甚至身材相貌等方面不如别人,就变得紧张,产生强烈的失落感,甚至不接纳自己,丧失自信心。自负是极端的自信。自负的大学生想问题、做事情都是从自我出发,只关心个人需要,强调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傲气轻狂、自夸自大,觉得只有自己的决定、见解才是正确的,受不了一点批评。因为这种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出现问题。
2. 嫉妒与害羞。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从羡慕转为嫉恨,内心产生不平、痛苦、愤怒等感觉;看到对方面临困难或陷入灾难时,则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害羞则属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感应性反应。害羞的大学生在公众面前讲话时,往往表现出脸红,动作不自然,不能流利表达,严重者对交往采取回避态度。
(三) 人格障碍
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稳定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会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等。
三、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实践与训练
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许多学校采取的对策是举办相关讲座,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不定期举办“大学生心理咨询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班”等。多年的教学表明:要真正了解教育效果,还是需要实践检验。笔者所在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面向大一新生开设了心理素质训练课。下面笔者就结合心理素质训练课的实践,谈谈如何在训练中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一) 促进自我意识的形成
苏格拉底曾说过: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人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于个人的心理生活、行为表现及协调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1. 自己眼中的自己。笔者在课堂上开展“20个我是谁”的活动,要求学生回答“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尽量写出反映个人特点的20个句子。其实把“20个我是谁”的答案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自我感觉。课堂中很多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写出答案,且写出的答案往往偏重于身体或社会状况,心理状况的表述较少,说明他们对自己的了解还是不够清晰、全面。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学会从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状况三方面认识自己。
2. 别人眼中的自己。开展“人际关系中的我”活动,让学生分别描述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老师、同学眼中的自己,引导学生从不同人物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学生在对填写内容的认识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现在所处的状况,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3. 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价值观。开展气质类型测定,让学生了解每种气质类型的基本特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气质特征。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克服不良性格,通过开展“我的五样”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让学生在五张纸上分别写下自己觉得最珍贵的五样事物,在经历了四次留下还是舍弃的痛苦抉择后,只有一样东西留在纸上,那就是学生心目中最珍贵的东西。知道了什么对自己是最重要的,学生在面临抉择时才能做出明确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奋斗。
这些探索活动让学生从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方面认识了自我、了解了自我。在活动的分享过程中,学生们惊喜的发现大家写出的答案有很多共同之处,获得了人际交往的认同感、安全感,同学间更增多了几分亲密。同时他们也注意到,即使同龄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没有两个人的答案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二) 训练交流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交流信息。只有信息无障碍、准确地传递和接收,人们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素质训练课以活动课为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每次课都能给学生带来切实的收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每次课的小组活动环节,每个成员要发表感言,而且还要轮流选派小组代表在全班分享活动感想。笔者还制定了相应的激励加分办法,鼓励学生们多发言、多锻炼,为学生们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日常生活中非言语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通过“彩绘心情”“察言观色龙虎榜”活动,让学生们认识到学会辨识、理解他人情绪的重要性;通过“情绪调控训练”,引导学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他们学会合理、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 教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应对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课中看似简单的活动,却蕴含着为人处世的知识、道理。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产生内心体验,进而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1. 正确对待人际交往中的挫折。大学生的交往对象有老师、同学、朋友、家人、学生干部等,由于交往范围大、交往对象不固定,在交往中难免会出现不愉快,遇到挫折。笔者开展“心有千千结”活动,全班几十人一起来“打结”,形成象征人际交往中出现的“结”。在活动中学生们发现,无论多大多复杂的结,只要大家“动”起来,齐心协力想办法,最后都能解开它。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学生们感慨地说,如果每个人都站在原地不动,相当于出现了矛盾不去解决,当事人都躲着,这样的话结是打不开的,而且有变得更难解的可能。活动中的“动”,就是要大家去面对事实,去主动沟通,解结的过程是需要努力和付出的。在最后对对子“心有千千结”活动中,学生对出的下联虽各不相同,但都离不开“千千解”的主题。这个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深切体验是,只要努力,生活中产生的人际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没有解不开的结。
2. 主动沟通,友善待人,学会赞赏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学生应学会主动向他人传递自己友善的态度,主动沟通,这样才能打开交际局面。在开展“优点轰炸”活动后,学生们在回答被别人赞美的心情时都大呼“爽”,每个人的脸上都乐开了花,体会到了真诚地赞赏别人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3. 善于求同存异,常怀感恩的心。针对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障碍,学生了解到不同气质类型、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具有不同基本特点后,在与宿舍或班级成员的日常交往中,学会了接受其他同学不同于自己的生活或学习方式。教师在感恩教育中引入生命价值的观念,提倡学生们常怀感恩的心,珍惜现在的所有,心中时刻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做到知恩图报,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朋友的友情之恩;试着停止抱怨,以宽容的心看待一切;做到施恩不图报,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谢炳清,伍自强,秦秀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3]蒋燕宾.大专生生活事件调查与分析[J].柳州师专学报,2008(6):87
[4]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工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凤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6]黄群瑛.构建高职高专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工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12):90
【作者简介】蒋燕宾,女,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应用。李静,女,实验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责编黄鸿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