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她经历了酝酿期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长期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高速发展期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以及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个发展阶段。
中关村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基地
中关村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等为主的庞大产业群。园区生产的台式计算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笔记本计算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5%以上;软件、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产品、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等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
2008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关村保持了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上缴税费突破5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786亿元。
中关村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年来,中关村重大创新成果大量涌现,企业逐步成为创新主体,中关村企业先后获得1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制的国际标准20项,国家标准达100项。闪联标准已成为全球首个3C协同领域的国际标准,文档读写接口标准成为我国软件业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一批企业为“神舟七号”发射提供了通信、测试、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为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提供了卫星图像、移动通信等服务,六大类上百项自主创新产品应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此外,TD-SCDMA标准使我国第一次拥有了在全球通信领域的话语权;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一批节能减排技术每年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能源;一批技术和产品在航天工程、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核电站建设中得到应用。在科技部认定的首批243项国家自主创新产品中,中关村就有51项,占全国总数的21%。
中关村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代办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工作经过3年多的稳健运行,挂牌企业总数达到60家,为建设统一监管下的中国场外市场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关村有上市公司115家,其中境内57家,境外58家。与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合作和活跃在中关村的创业投资机构达到70多家。由中关村民营企业家发起的中关村企业家天使投资者联盟,开始探索天使投资支持初创企业发展的特有模式。
中关村高度重视社会公共资源和产业组织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中关村出现了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多种模式,由企业牵头、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成立的产业技术联盟达到36个;组建协会、商会组织40多家;面向中关村企业开放的重点实验室达59家。在中关村,以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础,依托强大的科技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专业服务资源,以及以创新型企业、行业协会、产业技术联盟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形成了我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善的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