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申党的宗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既是党在新时期保持政治优势、继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增进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的需要。伴随时代的变更,党的宗旨的目标指向与内容、精神实质与表现方式等,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内涵、特征和要求。当下我们弘扬和践行党的宗旨,必须从体制机制、组织建设、文化宣传以及个体修养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刻的调整与强化。
关键词:为人民服务;宗旨;时代特征;践行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12-009-04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就,毋庸置疑地已经书写在新中国6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回望历史,我们确应为党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然而在分享新中国建设60年创造的丰功伟绩、品味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谱写的辉煌业绩之际,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却着重强调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党性修养的六点要求中,胡锦涛同志首先强调了要“着力增强宗旨观念”①,把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看作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首要标准。在此,我党重提党性修养,突出强调宗旨意识,其时代意义何在?我们又该如何从变更的时代中体会、保持、弘扬和践行党的宗旨呢?
一、增强宗旨观念的时代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②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人民利益为重。其后,党旗上的锤头和镰刀更是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1945年,当党的七大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之时,它就成为了我们党一直坚持的唯一宗旨、始终高扬的一面旗帜。③
几十年的历史实践过去,党凭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带领全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而今,虽然党的宗旨依然不变,但践行宗旨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却早已随时代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要求。因此,面对新中国60年的巨变、面对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重申党的宗旨、重审我们的作风,的确是重要而紧迫的,它的时代意义既体现在党自身的发展要求中,也体现在党员个体的成长健康中。
(一)增强宗旨观念是党在新时期保持政治优势、进一步壮大发展的需要
如同个体生命的孕育、生长、壮大一样,一个政党或组织生命力的强盛与蓬勃,同样既离不开基础根脉的优良品质,也依赖于生长环境的宽广与滋润,还得益于自我不断地调节与历练。
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尽管其宗旨的阐述还在形成、探索和确立之中,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党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的,所以党的生命力必然有着一种渐强的趋势。又由于党高举的这面为人民谋利益的旗帜,正好出现在国家和人民身陷灾难最深重的时刻,所以它像黑暗中一盏光芒四射的灯塔,给劳苦大众以无限的希望,明显的政治优势,自然而然凝聚和吸引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其队伍中,也赢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
新中国成立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时期,三座大山被彻底推翻,旧的国家机器被打碎,党使人民得以翻身解放,不仅挣脱了被压迫、被剥削的枷锁,而且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同时,党在这一时期继续秉承人民的意愿,积极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使亿万人民干劲十足地跟着党,热情百倍地拥戴党,信心无限地支持党。由此,党的生命如青春焕发,党的事业蓬勃兴旺,党的政治优势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当然,党在践行宗旨的航程上也历经了风寒与水火的侵扰,甚至一度“搁浅”不前,这就是极“左”思潮与“文革”风潮的影响,这些潮流不仅背离了党的宗旨,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也使党自身蒙受了伤痛。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拨乱反正的开始,30年来,党以自己政治主张的优势,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让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的更多实惠当中。然而,党执政60年,有成就的光环,也有利益的考验,更有组织扩大后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与服务的参差不齐。
纵观现实,党面对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与考验:一方面,党自身的生命循环有可能因不纯“杂质”的混入,而使“党的形象”并非时时处处都光鲜照人;另一方面,历经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的眼界也在不断提高,思想的解放、文化的开放、价值与信仰的多元态势,都会使人们对党的要求更高;还有一方面,时代的开放与进步,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与便捷,使世界不再单一、地球不再无垠,鸡犬声相闻已不能老死不相往来,而世界璀璨、灯火辉煌,也会令人眼花缭乱。由此,党如何在新时期保持自己让亿万民众爱戴的政治优势,确已到了必须慎思的关口。
反观民众的某些需求,当下“庙宇保佑”之风似有盛行,人们求神也好,拜佛也罢,甚或迷恋某些一知半解的所谓西方的“先进思潮”,无非是想祈求实际利益的满足与保障,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党的宗旨所努力追寻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向人民诠释的,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制度与能力建设、我们的政策与指令发号等,是否都渗透与铭刻了党的宗旨意识和观念?如果我们疏忽了,那损害的将是党的形象,而如果我们忘记了,则威胁的就是党的生命。所以,宗旨观念的增强不仅关乎党的执政优势,更左右着党的生存发展。
(二)增强宗旨观念是党员及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修身养性、完善自我、增进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党的形象是在党的事业发展中凝结而成的,也是千千万万个党员共同筑就的。党员个体的行为是否时时处处显现了党的宗旨要求,归根结底,都将融会于党的形象之中。应该说,每个党员在举手宣誓之际,就都已庄严地认同并接受了党的纲领和要求,然而是否把这种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求,在不同的党员个体之间却有着一定的差异。
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不会因时、因地、因事而对宗旨要求产生丝毫动摇的,他们是经得起一切考验的人。但如果对党的宗旨仅仅停留在认同的状态上,那这样的人就很难说经得起更多的考验。毛泽东曾经对这样的人有过很具体的描述:“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④这是战争年代、艰苦岁月我们队伍中就有的现象。
时至今日,在历经了“生死”考验、“糖衣炮弹”攻击、“个人主义文化”侵蚀等沟沟坎坎之后,我们党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利益空间和诱惑磁场,其对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考验,不仅仅是党性的,还有人性的;不仅有一时一地的饵利,还有持续不断的刺激。并且,接受考量的,不光是个人的胆识、决心,也越来越触及人的心智、能力和灵魂。事实上,历史已不乏前车之鉴: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不一定经得起糖衣炮弹袭击,经得起糖衣炮弹的人,也不见得经得住名利、权力的敲打。
在党率领人民迈向新世纪的现实中,我们也确实不情愿地看到了一些党员思想不纯和行为不坚的现象,其表现较之过去似有更严重的倾向;另有某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在弱化,甚至丧失殆尽。比如,斤斤计较名利,念念不忘自我,事事关注“政绩”;心浮气躁地为学,媚上苛下地待人,“花拳绣腿”地做事。一些贪腐大案的暴露、“豆腐渣”工程的频现、对民众利益诉求置若罔闻的状态等,不仅激起诸多的民愤、民怨,也着实在一定程度上伤了民意、寒了民心。
因此,尽管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和组织制度建设不断深入、扎实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也卓有成效,但具体到每一个党员和党员干部身上,如果不能调整心态、摆正自我、提升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则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期盼的事业就会遇阻受损。而要加强党员素质的教育,则必须回归根本,只有让“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牢记、深扎在党员的头脑,并融入其血脉,我们的党员干部才可能真正做到全身心地去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二、党的宗旨的时代特征及内涵分析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永远不变的宗旨,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永恒的要求。但不同的时代,“为人民服务”的目标指向、内容、特点、方式方法等是会有所不同的,而且每一个时代也都会形成或呈现其一定的、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党的宗旨的目标指向及内容的时代性分析
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服务”会突出地体现在为人民求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广大党员不惜浴血奋战,为的就是推翻三座大山,消灭剥削制度和压迫制度,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在新中国建设时期,“为人民服务”着重在谋求人民政治地位的确定和生产生活利益的制度保障上。为此,在遭受外部封锁的环境和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我党继续倡导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并积极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定和巩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稳定的政治地位。
而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为人民服务”则定位在以改善人民生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的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党改变之前的“阶级政治”方向,坚定地转向“经济政治”,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并把发展看作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突出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⑤
迈向新世纪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成效的显现和提高,党又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让“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融会在新时代党的执政要求中,即“为人民服务”的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充分反映了党的宗旨及要求所具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特征。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中不断涌现的金融、能源、环境、贫富差距、地域差距等危机与问题,我们党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指向了更具有战略意义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它从“以人为本”的核心出发,不仅关注现实,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而且还考虑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满足,力求从思想意识、行为能力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显然,这也对党员干部的“服务”素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
(二)党的宗旨的精神实质及表现方式的时代性分析
对于不同时代的党员个体而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质和精神表现,也有着鲜明的时代要求和时代内涵。比如,战争时期,宗旨观念主要集中在革命意识和革命精神的坚定上。是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冲锋在前,“为人民服务”浓缩为战斗的号角,广大党员在流血、牺牲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并以此践行着“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生死观、价值观。
建设时期,宗旨观念突出闪耀在公仆意识和奉献精神当中。是共产党员,就意味着吃苦在前,“为人民服务”转化为言行的指南,千千万万个党员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的利益奉献汗水、奉献时间,以公而忘私、爱憎分明、夜以继日的态度、情感和作风,履行着人民公仆所应有的工作观、事业观。期间,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都是当时践行宗旨精神最典型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宗旨观念更多地落实在革新意识和求是精神上。是共产党员,就意味着思想解放在前,以身先士卒的勇气,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与此同时,“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口号、是奉献,还要讲求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能力与技术。真正的共产党员,是能够“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⑥的人,并能够在充分理解“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最大的政治”的执政理念中,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富观、政治观。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宗旨观念则着重体现于民本意识和求实精神中。是共产党员,就意味着联系群众在前,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由此,“为人民服务”更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理性协调、真抓实干,在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中,在不断解决与发展稳定相关的深层矛盾、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突出问题中,抒写政绩观;在进一步树立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公仆就是奉献的观念中,端正权力观;在自我成就意识的完善与公众事业大局意识的追求中,协调利益观、重塑价值观。
从生死价值观的寻觅,到利益价值观的呈现,我们可以看出,新形势下坚守宗旨观念,已超越“口号”和单纯“好人好事”的意义,也不再仅仅是靠流血、流汗的奉献就能担当和诠释的,它强调的是共产党员的思想和情感素质,考验的是共产党员的工作作风和能力,寻求的是共产党员的信仰归属和心灵提升。
三、党的宗旨在新时代的弘扬和践行
着眼于宗旨丰富的时代内涵,是我党执政60年之际再一次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旗之审时度势的必要,我们只有充分把握时代的召唤和需求,我党这面不变的旗帜才能更好地在未来的道路上招展飘扬,既保持其鲜艳夺目的光辉,也焕发其永恒不衰的魅力。为此,弘扬和践行宗旨,笔者以为尤其应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从制度层面建立科学的服务体系,让权力运行于阳光下,让职责落实在细则里
在综合国力增强、社会总体财富增加的条件下,执政党手中握有的权,就代表着“利”和“力”。如何分配手中掌控的利益,使其真正归还于人民,如何使用手中握有的力量,使其全部倾注于老百姓,这是我们党践行宗旨中面临的一种新的考验。
单靠个人的觉悟或为民办几件好事,已不能担负社会总体的发展愿望,也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况且,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机关作风,公款大吃大喝、贪污浪费、行贿受贿的腐败行为之所以民怨极大、民愤极强,不单单是因为屡禁不止,还因为它不乏滋生的空间。所以,从体制机制入手,建立科学的服务体系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建立健全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准确定位政府职能,严格规范行政审批等等。再比如,对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制定严格的细则,减少行政成本开支,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刹住群众深恶痛绝的吃喝之风,还可以用行动还利于民。只有让权力运行于阳光下,让职责落实在细则里,我们的政府才能“真正成为优质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⑦。
(二)从组织生活角度创立民主的沟通平台,让组织文化和组织活动充满魅力与活力,让组织建设与组织功能彰显凝聚力和吸引力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精神生活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普通党员、干部亦是如此。日甚一日,人们恐惧的,或许不再是物质贫穷,而是精神贫困。人们在忙碌中始终不忘对家的眷恋,因为它意味着放松、平等、温馨,可以尽情倾诉,可以充分表现,还可以得到最好的休养、调整。由此,联想到党员生活,我们每一个党员也都有自己的“党员之家”,如何能让党员对这个家也同样有归属之感、快乐之感,或许还让党外的群众有向往之感呢?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员之家”最常有的内容,所以,营造“家”的魅力,组织生活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达文件、学习文件,只讲要求、不讲需求,只提工作、不提情感的“老一套”上,应让“组织生活”真正回归生活。而生活不是一个平面,它是多面、立体、缤纷而实在的。要让组织生活添活力,就必须根据新时代党员的需求,创新我们的活动内容。除了发挥组织的学习功能和教育功能之外,还要注重组织的服务功能、交流功能,有困难找组织、有困惑找同志。也可以创设健康的娱乐功能,以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变组织活动“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打破组织生活的“老面孔”,这实际上是让“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力”也践行于组织活动中,并且,让群众也看到加入这个组织真正的优势所在:得到的是更多心灵的互助,享受实实在在的快乐和帮助。
(三)从民众需求和社会文化领域开拓宗旨的宣传渠道,让宗旨精神感染每个人的心灵,让宗旨光辉普照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
提起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浮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光有那日理万机的工作形象、朴实高尚的人格形象,还一定有总理胸前时刻佩带的那枚“为人民服务”的徽章,而想起雷锋精神,所唤起的雷锋形象也一定有他手捧领袖著作或手握钢枪时的音容笑貌。虽然无论伟大或平凡,他们的典范形象都是靠自身的努力谱写出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典范形象之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依然能够在人们脑海中被生动地唤起,也还得益于那时的有效宣传以及对其经典形象以各种方式所进行的广泛传播,以至于典范的形象和典型的精神融为一体:见到具体形象,就想起精神形象,想起精神形象,则又会不自觉地浮现出具体形象。
可见,精神不是虚无的,也不仅仅是靠说教传扬的。精神可以附着在生动的画面里,人们看得到,也追寻得到;精神也可以见之于朴实的文章中,像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等篇章那样,言之有物,不避俗字俗语,人们读得懂、读得进;精神还可以融入现代时尚中,人们追逐到哪里,哪里就有“为人民服务”的“广而告之”。当然,这“广告”应该是艺术的、文化的、心理的。比如传扬一种信念: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能获得快乐;经常帮助他人能够使自己的心理更健康。再比如,像影视偶像的宣传一样,以各种渠道,包括卡片、徽章、挂历等,推出宗旨的典范、印刻宗旨的象征等等。只有把宗旨的宣传放在民众的需求上,并融于民众的文化中,群众才能对党思之深、爱之切、行之坚。
(四)从心灵修养境界拓展党员党性修养的时代胸襟,让党员的情操纯洁高尚,让党员的生活丰富充实
当今,我们正面对的是一个存在诸多利益诱惑,也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社会,同时,这个社会还越来越鼓励人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与过去不同,现在人们可以大胆地追求自我的利益、关注自我的价值、寻找自我的幸福。然而,同样的追寻中,不同的人却收获着不同的体验。有的人得到了物质的幸福,却沉迷不能自拔;有的人一直在寻求自我,但又似乎迷失了自我,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也开始怀疑。
其实,对于自我和自我的价值,马克思早就给出了追寻的方向,这就是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写下过的一段话:当我们把个人精力投入到一个公众关注的事业的时候,我们的痛苦有人分担,我们的快乐有人分享。这就是说,我们追寻自我,是不能脱离大众,更不能忘怀大众的;同样,我们献身于公众事业,也并不等于不求个人的快乐、成就与荣誉。事实上,这两者是相依相伴、融合统一的。所以,开放我们的胸怀,修养我们的身心,提升我们的品味和情怀,以平常心看待世事的变迁,以奉献心平衡利益的获取,让自我实现与公共事业的发展相结合,才是我们的正确之道。
注释:
① 本书编写组:《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③ 肖芳林:《中国共产党党章历史发展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页。
⑤ 王金玲:《中国共产党党章发展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⑥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632页。
⑦ 马凯主编《科学发展观》,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作者简介:胡江霞,女,1961年生,黑龙江虎林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教授,湖北武汉,430077。
(责任编辑 刘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