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
【考点讲解】
《考试大纲》关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便是深刻。深刻有三个基本规定:(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深刻”的这三个规定分别指向认识对象本身、认识对象与其他对象的关系、认识对象的发展走向。也就是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洞察事物的根本属性、内在规律;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归纳、推理、演绎等,找出共性所在,进而建立独特、有创新和有启发作用的观点。其中(1)(2)是关键,(3)是必然结果。
深刻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1)反映人灵魂深处最真挚的情感;(2)反映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3)具有一定的哲理和启迪作用;(4)具有宽阔的视野和民族情怀或国际视野。
笔者在此将就前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也就是说文章表意不能只停留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上,而要找出事物的根本特点、基本属性、内在规律等。这就要求考生的作文立意要多一层思考,反映事物的“本质”。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基本方法一般有两种:1.着眼于对人物精神品质和事件的意义、影响以及反映的哲理等进行发掘。2.透过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探讨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基本规律等。
二、揭示事物内在因果关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对本质的追溯是逆向的,而对因果关系的探求则是顺向的。考生所写的文章不但要让读者知其然,还要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认识事物的根源,才能称得上深刻。
揭示事物内在因果关系一般从三个角度进行考虑:1.探究并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2.探究并揭示现象的共同特征;3.探究并揭示现象的特殊意义。
【学生习作一】
说富
邓静娴
清静、闲适、恬淡……已悄然离我们而去;“贫而无怨”“富而不骄”的心态不知何时也开始渐行渐远了。
这种心态远了,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声不再存在;这种心态远了,陶渊明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铁骨不再显现;这种心态远了,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不再出现。
乾隆时期的和珅可谓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然而他又是极其贫穷的。因为,他对上百般谄媚,千般逢迎;对下则敲骨吸髓,肆意压榨,他最终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落得个被抄家砍头的下场。
纵然富甲天下,但因为富而骄横,富而无礼,和珅终究成了心灵的贫穷者,落得个身败名裂,背负了千古骂名。
香港大亨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一个贫穷的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打拼,他成为中国企业家的典范,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成功了,本可以享受奢华的生活,却依旧简朴度日;他本可以逍遥自在,却心系祖国大业;他本可以为子孙留下巨额遗产,却毅然捐出巨款建立“李嘉诚基金会”,致力于公益事业……
虽然身价百亿,但他“富而不骄”“富而好礼”,李嘉诚亦是精神的富翁。
深圳爱心市民、2005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丛飞,作为一名青年歌手,他生前的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为资助贫困山区的178个孩子上学,资助那些急需帮助的残疾人,丛飞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他自己却省吃俭用,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还欠下十多万元的债务。最后,当他自己病重时,竟然连医药费都支付不起。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不忘向社会奉献他最后的爱心。他立下遗嘱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光明的人。
古语说:“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一名歌手,丛飞以一个普通“义工”的身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用自己无私的大爱和默默的奉献,铸就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赢得了世人的敬仰和爱戴。他在物质上也许是清贫的,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是富裕的。
身富不是富,只有富而好礼,心系他人,才是真正的富翁;身贫不是贫,只要内心充实,自强不息,就能成就精神的富庶。
富的真正含义,不在财,而在爱!
【学生习作二】
忘本者,必败
郁歧
1644年3月18日,一个农家子弟登临大明帝国的宫殿。大明已死,大顺当立。
然而,入城出城仅四十天。山海关一战,之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顺军竟然溃不成军。闯王李自成也被迫自刎九宫山。
为何当初一呼百应的英雄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原来,那些当初被人们高唱欢呼“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英雄和他的军队到达北京城之后,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奸淫杀戮无所不做。一时间,农民出身的农民,摇身变成了强盗;李自成亦将当初给千万黎民许下的诺言抛到了九霄云外。
农民出身的起义领袖,为什么会成为屠戮人民的刽子手呢?
有人说,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有人说这是知识的先天缺陷造成的。其实并非如此,正如清茶的味道是苦后又甜,但不品,就永远不会有甜的感觉。
历史上此类事件有之,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际,在李后主风花雪月、醉生梦死之际,也如在李自成进入大明皇宫、坐享洪福之际,摆在他们面前的那一杯清茶,恐怕早已冷却,再也品不出丝丝苦味之后的余甘了。于是,对于他们来说,苦的延续依旧是苦,就算他们曾经有过一丝甘甜,也很快被全部丢掉了。
阶级的局限性只是造成其失败的其中一个因素,人的忘本亦是重要因素。这里的忘本就是忘却本分的意思。周幽王忘却了自己的本分是一国之君,是一个需要治理好国家从而为人们带来福祉的人,结果他只得出奔,最终被杀;李后主忘却了自己的本分是个帝王,沉湎于诗词中,结果只能吟着“问君能有几多愁”在亡国之痛中被人毒死;同样,李自成忘却了自己的本分是推翻暴政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的传奇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诸葛孔明没有忘本,小小的蜀国得以在三分天下的局势中占有一席之地;唐太宗没有忘本,所以成就了“贞观之治”,他扬名万世;袁文婷、谭千秋没有忘本,所以他们用自己的身躯托起了一轮轮崭新的太阳。
人啊,只有牢记本分,才能取得成就。任何忘本者,都必败!
【考点总评】
《说富》的作者采取三例三议的方式,分析“富”的实质。和珅有财,但“贫穷”;李嘉诚有财,也“富裕”;丛飞无财,也“富裕”。对比和珅之“贫”反衬李嘉诚、丛飞之“富”;探寻李嘉诚和丛飞之共性才发现真谛——“富的真正含义,不在财,而在爱!”和珅的“贫”是“富”的反面表象,李嘉诚和丛飞的富都是“富”的真正内涵的一个侧面。正反两面表象背后的联系、规律才是“富”的本质。作者在深入到表象后,抓住事物的实质进行分析,如此巧妙的运思,使得文章深刻了许多。
《忘本者,必败》这一文独辟蹊径,写他人未写之事。李自成起义的失败,被无数学者探讨过,也得出了无数的结论。作者没有沿袭别人,而是抓住失败这个“果”,追问原因。作者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回避了自己的知识弱点,而采取了类比的方式,从周幽王、李后主、李自成的共性中推断原因——忘本,进而得出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结论——忘本者,必败。由果溯源,有时正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网友说:“伤害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幸福的也是自己。”她离婚多年,独自带女儿生活,她说她很幸福。一老师说:“成功的途径是没有欲望,幸福的途径是没有幻想。”但他却是一位相当成功的老师。朋友说:“没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的人生是黑暗的人生。”他凭自己的执著办起了公司,成了企业界的名人。听到这些,很多人迷茫了。年轻的你清楚吗?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幸福/成功的源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标题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制胜策略:
材料中的观点从现象上看是相反的,从结果上看则是相同的。为什么相反的现象会有相同的结果呢?考生可以采取追溯原因的方法,研究现象背后的共同特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生活才是“幸福/成功”的源泉。也可以落脚为成功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只有以良好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才能获得幸福,取得成功。在当下这个日趋浮躁的社会,以上两种立意既具有时代感,又有深度。考生也可以采取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来立意,探究“没有欲望”“没有幻想”“没有理想和追求”等的真正内涵。以“没有欲望”为例:没有欲望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认真做好当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自然到天涯。这个立意也是对世风的匡正,有时代活水的注入,华美的篇章自然会呈现。这是一道记叙和议论都比较容易写的文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
同步素材:
1.一艘到英国的轮船,途遇暴风,很多人都惊惶失措。一位老太太却在非常平静地祷告。风浪过后,人们好奇地问老太太:“您为什么一点儿都不害怕?”老太太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被上帝接走;二女儿还住在英国。如果上帝接我去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住我的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能与我最心爱的女儿在一起,我怎么会害怕呢?”
2.只有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才能享受到幸福。
——塞·约翰逊《漫步者》
3.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真正幸福。
——柏拉图《理想国》
4.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5.要获得事业的成功,必须奋斗,而不是乞求。
——[英国]菲·马辛杰
6.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春秋]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