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雪
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妈妈在楼下的公园里散步。马路对面的路灯下,有一位大爷坐在装着柚子的板车旁边等待顾客。只有几个人在板车旁边停了一下,又走了,大爷的生意并不好。我和妈妈也想买几个柚子。
妈妈问:“这柚子怎么卖?”大爷语速很慢,但嗓门很高,说:“一块四。”妈妈觉得柚子有些贵,叫大爷便宜点。大爷不说话,只是将脸转向一个蛇皮袋里,翻找出一些皱巴巴的塑料袋。
妈妈又问:“能不能便宜点?”大爷说:“不能便宜了,集市上都卖一块七呢,再说,我这是……”大爷没有继续说下去。
借着灯光,我看清了,大爷满头银发,六十岁左右,身板还硬朗,穿着一身老式卡布退了色的军装,但是干净整洁。看上去,他不像是卖柚子的。
妈妈问:“大爷,您不太像卖柚子的。”大爷只是笑了笑,说:“你眼神真准,我真不是卖柚子的。”妈妈说:“那你……”大爷说:“实话跟你说吧,我是个退休干部,我们社区有个小伙子,无父无母,靠摆水果摊过日子。这几天,他生病了,不能出来摆摊。于是,我们几个老同志就想帮他卖点东西。价格由他定,我不会做生意,但也不报虚价。”
妈妈说:“大爷,您真好。”
大爷说:“街坊邻里的,互相帮助嘛。”
妈妈说:“大爷,我把这柚子全买下了,正好后天要去乡下走亲戚。”
大爷说:“那太好了。”
大爷挽起袖子,拿出秤,开始称柚子。我一看大爷的右手,惊呆了,原来大爷的右手像小孩子的拳头一般,没有一个手指。手臂皮肤像枯松皮一般,岁月如刀,在他的手上刻下了沧桑的印痕。
“您的手……”我差点就说出口,想问他为什么没有手指。但是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这一定是大爷不愿意提及的伤痛。
大爷站得很直,他拿出一根小女孩扎头发用的橡皮筋,笨拙地将自己的右手和秤绑在一起。我禁不住想,大爷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军人吧,对,一定是个军人。
他的手指一定是在战场上失去的,也许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场上冲锋陷阵,和敌人誓死拼杀……战争结束,他立功退伍转业当了干部。是的,他以前一定是个军人,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硬朗的身板,这么爽朗的声音?怎么会这般乐于助人?
大爷说:“一共154元。”妈妈拿出两张百元钞票递给大爷,说不用找了。大爷却坚持给妈妈找了零钱,并帮我们把柚子送到家。
临走时,大爷给我们行了个军礼,然后拉着车,慢慢消失在夜色中。
点评
“岁月如刀,在他的手上刻下了沧桑的印痕。”作者抓住了大爷的手進行描绘,他的手虽残废了但很有力,做生意时,“笨拙地将自己的右手和秤绑在一起”,这个描写给了我们一个深深的震撼。作者还对大爷的肖像、衣着、身板等进行了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身体硬朗的老者形象。大爷帮别人卖柚子,不让顾客还价,坚持找零钱给顾客等情节,浓墨重彩地塑造了正直热心的老者形象,大爷身上闪现着人性的光辉。作者在文中猜测大爷年轻时一定是位军人,也是有理有据。最后作者没有明确给出答案,而是以一个军礼证明了他的猜测。全文语言虽质朴,内容却丰赡隽永。
【指导并置评:王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