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写作

2009-05-31 09:47韩锺恩
人民音乐 2009年5期
关键词:音乐学美学论文

本文题目:零度写作,一受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文论标题:《写作的零度》启发,二有我自己的写作历史。

关于罗兰•巴尔特用意,他曾经在1953年发表《写作的零度》,并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标记的书写语言,……文学中一组记号的表达与实现内容无关,语言也与风格无关,它们都在一切可能的表达方式内,确定着一种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②。

然而,本文将要进行叙事与陈述的零度写作,既不是仅仅指认没有变化特征的(语言)零形式(Zero)③,也不只是去中心不及边界的自由写作④,而是有特定的音乐美学学科建设与音乐学写作的考虑,即:如何通过切中音乐感性直觉经验,去成就一种具学科折返意义的,始终存在的形而上学写作⑤。

关于我自己的写作历史,主要有以下几则纪事:

2001.11.22,我在北京接受中国大陆新生代文化研究与展示的委约写作:《狂飙感孕的一代,何以摆脱暗示不再苦行……》,接着,又在2002.3.1进行修订。后来,该委约不了了之,我便择刊发表(载《艺术评论》2004年9月号,总第10期,2004年9月5日出版,北京,pp.12-15)。其中,首次提及零度写作这个概念⑥。其时概念意义所指:排斥传统,与本文零度写作概念意义所指不同。

2008.5.6,应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夏滟洲博士约请,为《1994—2004:谐和的同唱——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美学硕士学位论文集》(待出版)作序,提到:处于学科建设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协同共建关系,完全呈开放状态,风险大,前景也大(尤其对处于零度写作的人来说,几乎是一个全景)。其时概念意义所指:与本文不同,指可以不受制于教师设定的先入为主的理念束缚。

2008.5.24,在兰州主持“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5.18-20)期间,与《人民音乐》常务副主编金兆钧编审见面,应他跟我约稿之后回到上海,本想以《零度写作与脉续》命题撰写文章,当时,我即在自己的写作笔记上,写了这样一些文字:借用罗兰•巴尔特书名:《写作的零度》,意即还原已有样式,回到形而上学写作,进而讨论:还原什么?返回哪里?文脉学脉的接续,不管是照着说、接着说、换着说、借着说,零度写作同样需要寻求栖息与居住之地。同时,初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学科建设以及学术团队规划,文脉接续与学脉贯通,个性写作,粗放与集约,告别史论,告别意识形态。其时概念意义所指:同以上提及的涵义。

2008.6.18,提交2008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门就零度写作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其时概念意义所指:已有与本文一致的明确涵义。

2008.8.13,偶见陇菲:《“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印象》(写在2008.5.23-26,兰州,载《人民音乐》2008年7月号,总第533期,中国音乐家协会杂志社2008年7月1日出版,北京,pp.62-63),也提到零度写作概念,由“音心对映论争鸣”问题引申,表达这样的看法:中国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哲学研究,必须再度处于“零度写作”状态,才能在以往争鸣基础上,展开新论争,开拓新胜境。此概念意义所指:有突破旧局寻求新境的意思。

2008.8—9,在进一步确定零度写作概念的前提下,针对与围绕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并根据音乐的艺术特性直接将音乐学写作作为一个新的to be来面对,提出以下三个讨论问题:

How:如何写作?

Why:为什么写作?

in this way:之所以这样写作。

至于写作问题,目前国内专业音乐院校的本科音乐学系或者其他高校音乐学专业,都视其为主科,如同作曲专业学生写音乐作品和表演专业学生进行音乐会演出一样。更不用说,包括所有系别在内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必须通过论文形式申请学位。我所在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1982年建系不久,从入学一开始就实行个别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进行论文写作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眼下,又正在参与国家立项进行的课程标准制定工作,已初见端倪。前不久,我又借该课程申报上海市精品课程机会,专门就写作问题为音乐学系本科一、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堂示范演讲,通过概括的方式将写作程序归纳为10项,我把它俗称为4个台阶10个动作:

属第一阶层预备性程序:

1.选题,有渊源关系的学科历史,并不断凸显问题意识。

2.取材,有一定数量的,实际运用的,本论域范围内的有参考价值(理想者具经典与前沿意义)的文献,包括音响及乐谱文献。

属第二阶层构思性程序:

3.前述,概括研究课题与写作对象现状,并从中发现理论问题。

4.提问,在综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有学科意识与学术含量的问题,并且包含有自己的研究伏笔。

5.立意,公开表明自己的写作意图,这里存在有创新的可能性,但不能无中生有。

属第三阶层结构性程序:

6.结构,围绕提问拟定论文提纲,反复考虑论文逻辑之间的关联性,用一句话方式进行凝练操作⑦,用基本统一的笔调进行写作,包括引用、叙述、诠释、论证等诸多层次。

7.概念,以继承沿袭为主,辅之以诠释重组,以及少量的合理原创。

8.推论,具有严密逻辑的变换演算[1+1=2],而不是[1+1=1+1]的重复演算,通过[1+1=2]的有效性(确凿可靠的材料与充分有效的研究),进一步实现?眼1+1>2?演的强效性(据理力争的逻辑演进与强词夺理的能量跨越⑧)。

属第四阶层修饰性程序:

9.修辞,以清晰而富有逻辑与明白而富有个性的方式处理术语、语句、上下文等,甚至不乏惟美的叙事陈述结构。

10.规范,引用材料、叙述事件、诠释理由、论证过程,以及注疏释解都必须通过严格的学术规范来加以体现,防止失重、失范、失信现象。

毫无疑问,这只是论文写作程序中的初阶性动作,当然属于知识传授与经验传承范畴。其适用范围,主要在音乐学专业的本科学习和研究生应用。而真正高阶性的动作,则关联上述的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所言——

世界上并不存在无标记的书写语言,……文学中一组记号的表达与实现内容无关,语言也与风格无关,它们都在一切可能的表达方式内,确定着一种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

对此,假设不用后现代主义颠覆性策略给予标记的话,所谓写作的零度,无非表明:

1.表达的形而上性,

2.表达的先验性,

3.表达的个性。

借此引申扩充,我这里提出的零度写作,除了需要回答如是一般性提问(3w)——

1.who:作者是谁?

2.what:写什么?

3.whom:给谁阅读?

——之外,最主要的还需要去明确表示(3w):

1.how:如何写作?

2.why:为什么写作?

3.in this way:之所以这样写作。

由是,有必要为之正名,即用音乐学写作取代与替换论文写作。所谓音乐学写作,简单而言:

1.不是用别的方式写音乐;2.不是用音乐学的方式写别的;3.而是用音乐学的方式写音乐。

由是,所谓音乐学写作to be,并关联音乐美学学科建设:

1.如何切中音乐感性直觉经验?关于对象问题;

2.为什么要折返学科原位?关于方法问题;3.之所以始终存在的形而上学写作。关于主体实在问题并及音乐学写作to be追问。

问题一:如何切中音乐感性直觉经验?回答:通过作品修辞并及整体结构描写与纯粹感性表述。其后续问题:切中音乐感性直觉经验之后,是否依然与实现内容以及风格无关?

问题二:为什么要折返学科原位?回答:总有一种纯粹对象是存在的。其后续问题:折返学科原位之后,是否依然在一切可能的表达方式内?

问题三:之所以始终存在的形而上学写作?回答:作者惟他不可以及独一无二的写作。其后续问题:进入形而上学写作之后,是否依然呈现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

概括而言,就是:通过切中音乐感性直觉经验,去成就一种具学科折返意义的,始终存在的形而上学写作。

①案,本文写在2008.6-8,上海,系提交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2008.11.24-26,上海)论文:《零度写作,并及音乐美学学科与音乐学写作to be问题,三个讨论:how,why,in this way》中的第一部分。

②[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Editions du Seuil,1953/1978/1985)导言中的有关叙事,李幼蒸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一年二月五日初版,台北,p.17。

③[英]R.R.K.哈特曼、F.C.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R.R.K.HARTMAN and F.C.STOCK: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1972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TD LONDON,Reprinted1973)(黄长著、林书武、卫志强、周绍珩译,李振麟、俞琼校,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上海)词条零形式(ZERO)中的有关叙事:一种形素变体(Variant),它的特征是没有变化(p.392)。

④案,往往被指认为一种具后现代性质的行为或者行为方式。

⑤案,关于形而上学写作,可参见李幼蒸:《<写作的零度>导读》中的有关叙事,认为:对语言深度的特殊敏感和锐利的意义剖析能力,又使他(指罗兰•巴尔特)成为一种新文学形而上学实体——“写作”(écriture)论的提出者,从此开辟了文学形式主义研究的新途径(同注②,p.9)。

⑥案,该文中直接相关叙事:无所依托的行为最终也将被历史拒绝,尽管零点方案(从头开始)有其抽象的合理性,但对于每个具体的当事人来说,零度写作(排斥传统)的可能性几乎不在。办法无非是接着走,关键是要通过真正的自觉去尽快结束在别人暗示下的苦行,并将逢时感孕到的狂飙精神与时俱进地加以溶解融合,以不断地出新(p.14)。该文中间接相关叙事:《圣经》巴比伦寓言的意义,就在于说不同的语言。要是把它倒反过来,它的负面就是说同一种语言。在这里所显示的正是人文化进程的永恒逻辑:不断地走出去走进来,在一个先在的时空界当中,在被限定和规范了的范围与幅度当中。于是,即使语言死了,即使又一代断层出现,只要说还在,就总会有新的复原和显现。也许,这就是远古仪式一再延宕的内在驱动:一种自觉的变相,一种无终的更新(p.15)。

⑦案,所谓一句话方式,首先,用一句话表明全文意思,进而,用一句话表明各章节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用一句话表明各段落乃至各语句之间的关系,由整体宏观循序渐进触及局部微观,理清思路。

⑧案,这个理念是我从2004年调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担任系主任主持系务以来,反复给历届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乃至博士后合作者灌输的,所谓据理力争,就是表示理论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推导求新,所谓强词夺理,就是表示理论推导必须依托有明确意义指向与学术直观力度的术语概念来驱动。

韩锺恩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音乐学美学论文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