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你必须努力地说服自己,再耐心点,坚持下去,也许真要看到最后才能完全了解编导的意图。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了,他们有理由怀疑主创们过高地估计了观众的忍耐性……
沉寂许久的内地电视剧市场终于出现了一部热闹的戏——《我的团长我的团》。送鲜花的和拍砖头的,这两群人的态度格外地泾渭分明。随着各地电视台的陆续播出,这场争论还会长时间地持续下去。这对于国产剧市场是件幸事,我们好不容易才遇上了一部值得争论的戏。一部值得争论的戏,可能是深刻,但也可能是矫情。导演康洪雷希望观众别轻易说出好与不好,用眼睛去看,用身体去感受。但观众是否一定会听他的话领他的情,甚至真的如他所愿那般“心存亏欠”面对剧中那段陌生的历史呢?《我的团长我的团》成为了“小众电视剧”的代名词。
团长VS士兵
《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四大卫视上的播出彻底沦为了一场“闹剧”,这场恶性竞争对于这部戏的伤害是致命的。对有所追求的电视剧来说,如果没有几家卫视的狂轰乱炸,人们或许还有心情慢慢欣赏细细品味,但如今一切都变味了,满腔热情等待该剧的人感受到的可能是同样满腔的厌恶。
康洪雷本人有过多次从遭冷遇到被热捧的“过山车”经历。2000年他拍完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结果在看片会上竟然没人说好,这部描写一对夫妻从年轻到老的这些磕磕碰碰的生活的戏被说成“哪有故事?”。他被中央台退货了,得到的评价是“演员不会演,导演不会导,从里到外弥漫对中国婚姻法的践踏。”《激情燃烧的岁月》只能以最低的价格卖给了地方台,没想到从深圳台开始越播越得到好评,最终开创了军旅剧的新风向。2007年的《士兵突击》也是这样,是网络上逐渐扩张的好口碑带给了它后来在中国电视剧领域的一切声誉。
当初《士兵突击》红火时,资深电视制作人马中骏曾仔细分析过该剧的成功:“和我们过去比较强调情节和戏剧性不同,它非常注重生活质感,注重那种原生态的状况,尤其是它的语言和那种感觉。节奏很慢,甚至可以说没有故事,但它照样取得了非常大的影响力。”
如今人们对《我的团长我的团》的评价和马中骏对《士兵突击》的评价如出一辙,如假包换的兰晓龙编剧和康洪雷导演,但当年《士兵突击》的好口碑是拜网络上的口耳相传所赐,网友们有耐心等待和揣摩,如今在强大的商业操作下,同样的品质在另外一个传播渠道里遭到了“滑铁卢”。或者说电视剧再有个性,也需要考虑到大多数电视观众的欣赏习惯。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硬伤”就在于节奏拖沓、闪回过多、台词过贫、特写过全,完全是高收视率的敌人。他们是否走过了头?
其实,《士兵突击》的红火更多的也还是在口碑上。马中骏说,“我去了解了它在全国各地的收视率,在主流的电视观众群里,无论是在地面频道还是在卫视,还有之后的二轮播放时都不高的。我带着疑问还问过各台的朋友,如果以后再出现《士兵突击》这样的剧,你们会不会买?结果同志们的回答让我沮丧,不会买。虽然都看到它是一部拍得非常好非常精致的剧,但是为了考核收视率,我们还是不会买。”电视台从来不追剧,他们追的只有收视率和广告。一年后,他们终于逆势而行,高价买下《团长》,谁知,结局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妙。
“小众”电视剧
《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公开亮相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人们期待着享受它带来的惊艳。因为9家地方卫视为它的首轮播出权开出了150万/集的“支票”,更因为它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创作团队(导演康洪雷,编剧兰晓龙,和主演段奕宏张译们)。从电视播出平台到普通观众,因为喜欢《士兵突击》而更加信任他们。何况它还有一个值得期待的主题——60多年前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这是一段长久以来被有意无意中忽视、扭曲和掩盖着的历史。
然而,《团长》播出后,人们发现这部戏完全“出人意料”,于是收视率高开低走,争论则甚嚣尘上。有人说自己“咬了一口臭鸡蛋”,有人说自己“被征服了灵魂”。爱它的人爱它对这段“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展现、主创们的“心存亏欠”以及自《士兵突击》走红以来演员们个性鲜明甚至略微过火的表演方式;厌它的人则厌它的节奏缓慢、剧情晦涩、炫技多过了抚慰、始终灰蒙蒙邋里邋遢的人物造型和一群操着各地方言的“京油子”。它的口碑越来越呈两极化的趋势,两方观点交锋的惨烈程度以前通常只出现在《英雄》和《赤壁》这样的商业大片上。
《我的团长我的团》最大的争议就是“历史的真实性”问题。剧中的主角是一个炮灰团和一群溃兵,这样的一群人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吗?我们在各地媒体上都看到了远征军老兵们列举的剧中bug,很多人觉得它丑化了远征军的形象。在他们和一些评论家眼中,历史剧被抹去了文艺创作的功能,于是有人作出了如下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并不是田野上的牛粪,可以任意按照自己的喜好,随意插上荆棘或鲜花,这在一个有历史观的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康洪雷曾经遭遇过类似的问题。他拍完自己的第一部戏《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很多干休所的老干部写信说他,我们怎么是这样的,谁说我们是这样的?当时他说过一句话,“人不会去承认他落魄的一面”。这一次面对在世的远征军老人们,他说这些评论启发了他的是“离战争年代更久远的人怎么看战争?”《我的团长我的团》没有请过军事顾问,但编剧兰晓龙看了两架子的书和资料,导演康洪雷看的有关远征军的资料和图书也能有半大架子。
不过对于更多的普通观众而言,他们可不管什么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他们要的就是“好看”。然而,这一次,康洪雷和兰晓龙正是在“好看”上失了人心,《我的团长我的团》被主流收视人群抛弃了。业内有一种说法,一般一部20集的电视剧创作,前5集一定要好看,中间就可以注水了,只要在10集左右出现一两处高潮或紧张之处,到后面多注点水也没关系,只要最后有个精彩的结局,因为固定的观众群已经形成,再烂也会坚持看下去,这就是收视习惯。可《我的团长我的团》显然是在挑战观众的收视习惯,它不是轻易就能看懂,很多人不知道这部剧究竟想说什么。你必须努力地说服自己,再耐心点,坚持下去,也许真要看到最后才能完全了解编导的意图。很多人坚持不下去了,他们有理由怀疑主创们过高地估计了观众的忍耐性,或者说他们把电视剧创作变成了自我欣赏和自娱自乐,把对历史的呈现变成了哲人们的思考。而且,这并不是一个20集的剧,它最终呈现的形态长达43集,这个长度足以让康洪雷都无话可说。
当然也有不同意见。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很喜欢这部剧,“肯定有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电视剧,也有很多人会不喜欢这部电视剧,但它真的不需要这么多的人懂,这么多的人喜欢。否则,炮灰团就没有存在的基础了,龙文章们也早就不用当龙文章了”。“小众”的可能就是优秀的,正是这个理由支撑着康洪雷的信心,他强调:“我坚信这个讲故事的方式。你可能今天不太喜欢,不见得明天和以后不喜欢。”